商业纪事@IT·互联网

相互宝、水滴筹、轻松筹引央媒质疑,公益与商业要泾渭分明?

2019-12-03  本文已影响0人  商业纪事

这几日,人民日报、光明网、检察日报、钱江晚报等中央和地方权威媒体对水滴筹线下筹款失范现象发声,希望平台要正视乱象问题,守护好公众信任和爱心,让真正困难群众得到帮助,做好公益与商业的平衡。

其实,每当类似的事件出来,都会引发公众讨论。11月27日,蚂蚁金服旗下“相互宝”成员破亿,也引发媒体质疑该模式是公益还是商业。

更早的是,轻松筹也因收取2%的平台服务费,而引发公众广泛质疑,最终在舆论的压力下,轻松筹对个人大病求助实行0手续费。

公益与商业一定要泾渭分明?

围绕此次事件,有一种声音指责“筹款平台利用公益赚钱”,认为筹款平台不该以筹款业务获客,转化后为保险业务牟利。

这种声音就认为,公益与商业是泾渭分明的,公益的归公益,商业的归商业,二者是割裂对立的。这确实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少媒体的观点和网友的声音。

不过,对于真正从事公益行业的专业人士来说,公益与商业并不是那么泾渭分明,甚至两者会相向而行,合二为一。

在知名主持人白岩松看来,公益与商业是融合的,未来经济都是“善”的,“善”“公益”将成为未来的商业模式,商业与公益不仅不会背道而驰,反而会“相向而行”“合二为一”。

他还认为,当下公益研究要跳出壁垒,不仅要研究公益,也要研究商业。他提出四点思考,提醒人们要转变观念:第一,但凡好企业都是公益的;第二,新商业模式正在呈现越来越强的公益属性;第三,现在大规模的公益活动,都具有极强的商业模式,未来大健康产业、文化产业将诞生大的商业组织;第四,未来所有的公益都要呈现越来越强的商业性。

华民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卢德之谈道,在一个商业社会,无论干什么,要完全脱离商业是不可能的,关键要看目的是什么。公益和商业的关系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可以用商业的手段去实现公益的目的。

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在其《公益向右商业向左》一书中表示,公益与商业的边界渐趋模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会殊途而归。当两者交集于社会企业时,公益和商业已经浑然一体,成为一边赚钱一边为社会谋福利的新模式。

没有商业支持,公益岂能长远?

回到水滴筹医院“扫楼”事件中来,很多人认为,水滴公司首先是一个创业公司,需要盈利,公益行为也需要商业力量的支撑,必须需求其他盈利途径,才能保证水滴筹健康持续的运营下去。作为一家商业公司,由筹款业务向保险业务的转化这种发展模式无可厚非,何况这也是保险保障教育场景下的合规动作。

水滴筹创始人沈鹏谈及公益与商业关系也表示,“我们要可持续地做公益,如果只有公益就不可持续;只有商业,公司发展就会偏离初衷,同样地不可持续。”

光明网评论员也认同,公益事业的确会产生巨大的成本,互联网众筹行业至今也没有比较良好的盈利路径,而且作为一家公司,水滴筹还面临着同行的竞争。在此前提下,扩大市场份额,用规模效应来缓解经营压力,不是什么不正义的事情。如果它能够覆盖更多的困难群体,本身也是一件益事。

钱江晚报撰文《扫楼募捐,水滴筹如何守住公益本位》认为,商业手段是激发慈善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互联网技术越来越先进,也为传统公益慈善转型提供了广阔前景,应当允许和鼓励互联网公司、商业组织积极摸索和尝试新的公益慈善模式。只是在商业手段和公益慈善之间,应当建立一道防火墙,不能让商业化直接介入公益活动,确保公益慈善不走形、不变味。

红网在《水滴筹模式再遭质疑:公益与商业如何“携手言欢”》评论中称,在现实生活中,公益模式似乎一旦与商业盈利挂钩,难免会引发争议。我们也应该反思,是否对于公益的思维观念过于狭隘,认为公益就只能是无私奉献不求回报,公益与商业能否携起手来,更好地为处于困难中的人提供帮助。对于合理盈利的公益企业,我们也应转变观念,不必过分苛责,以更开放的心态和理性的思考去审视公益与商业的合作,社会各方聚合力,营建良好的公益生态环境。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