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读书谈写作

体验阅读之美——读毕飞宇《小说课》

2017-09-13  本文已影响112人  坏蛋胡胡
小说课

写作的人必先要学会阅读。

阅读决定了写作的高度,读出多少,才能写出多少。阅读所得之韵味,所作文字之韵味只比其少、不比其多。

海明威有一个著名的冰山理论,说他的小说像“冰山”,往往只写八分之一,其余的八分之七在水下。且不论这个自信的大胡子硬汉对于数字的夸张说法,和他将冰山压入水中手法的老道,能不能看到水下的冰山则需要靠个人的天赋与阅历。

常说“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在阅读这里,我不禁怀疑是“五分天注定”,阅读也是及其需要才华的,阅读的才华几乎对等于写作的才华,作家的才华既已高出普通人,在作家里,有天赋、有直觉、有灵性的又高出几分。剩下的五分,大部分人如若找不到方法、通不了慧根,怕是一辈子都无法真正享受到阅读之乐趣,即使找到方法,愚笨如我,可能也只能多个一两分吧。

毕飞宇老师的《小说课》正是一本教会阅读、提高阅读审美的绝佳范本。跟着他的节奏阅读,酣畅淋漓,醍醐灌顶,受益匪浅的同时,又只能望其项背,哀己之渺小。原来看似朴实无华的房间,经过他的点拨,像是打开了无数的暗门,通向一个又一个探险的秘密花园;原本波澜不惊的一汪湖水,经过他的解读,挖掘出了一条又一条错综复杂而又精心布置的河道。这些花园鲜有人至,这些小河泉水甘甜,是更真诚的交流、更高级的乐趣。

用一句他形容汪曾祺的话来形容我对毕老师的称赞,便是他的阅读才华“不是用来学的,是用来爱的”。

老话讲: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我真的读出了自己的味道了吗?大多时候,我只是人云亦云、浅尝辄止,勒令自己深入时,也仅仅限于揣测作者的意图,把自己的想象与乐趣禁锢在狭小的时间与空间里。

毕飞宇老师不关心作者,只是阅读文本。“小说是公器。阅读小说和研究小说从来就不是为了印证作者,相反,好作品的价值在激励想象,在激励认知。仅仅从这个意义上说,杰出的文本是大于作家的。”

这个能把霍金的《时间简史》当成小说读的可爱的作家,在解读小说时,把小说作者的写作自觉、逻辑与技巧提升到苦心孤诣的经营高度。或许作者当时这样想过,或许没有,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能够通过严谨、理性的逻辑自圆其说,并能收获一些东西,阅读的乐趣不就在于此吗。

喜欢他对红楼梦里反逻辑情节的解读,比如凤姐刚刚探望完病危的秦可卿:

探望结束了,因为悲伤,王熙凤眼睛红红的,她离开病人秦可卿。生活常识和生活逻辑告诉我们,一个人去探望一个临死的病人,尤其是闺蜜,在她离开病房之后,她的心情一定无比地沉痛。好吧,说到这里,小说该怎么写,我想我们都知道了,曹雪芹也许要这样描写王熙凤了:她一手扶着墙,一手掏出手绢,好好地哭了一会儿,心里头也许还会说:“我可怜的可卿!”——是的,当着病人的面不好痛哭,你得控制住自己,现在好了,都离开病人了,那你也就别忍着了。然而,对不起了,我们都不是曹雪芹。王熙凤刚刚离开秦可卿的病床,曹雪芹突然抽风了,这个小说家一下子发起了臆症,几乎就是神经病。他诗兴大发,浓墨重彩,用极其奢华的语言将园子里美好的景致描绘了一通。突然,笔锋一转,他写到:

凤姐儿正自看院中的景致,一步步行来赞赏。

上帝啊,这句话实在是太吓人了,它完全不符合一个人正常的心理秩序。我想告诉你们的是,这句话我不知道读过多少遍了,在我四十岁之后,有一天夜里,我半躺在床上再一次读到这句话,我被这句话吓得坐了起来。我必须在此承认,我被那个叫王熙凤的女人吓住了。这个世界上最起码有两个王熙凤,一个是面对着秦可卿的王熙凤,一个是背对着秦可卿的王熙凤。和林冲一样,王熙凤这个女人“使人怕”。把我吓着了的,正是那个背对着秦可卿的王熙凤。“一步步行来赞赏”,这句话可以让读者的后背发凉,寒飕飕的。它太反逻辑了。

我敢说,大部分人读到这里的时候,往往一眼扫过,或是最多感慨一下世态炎凉。但是毕飞宇读懂了,而且读的时候还吓得坐了起来,这境界与敏感度,立马就和我等凡人不一样了,由这种反逻辑与“飞白”,他能看到小说中因虚实距离产生的美,从而追溯到由《诗经》唐诗宋词建立起来的、属于中国人的伟大的审美系统。最重要的是,他能讲出来,名著为什么是名著,好在那里,并能被大众所理解。

作为一名作家,他也在创作与阅读中成长。他虚构的人物对于他本人也进行了反哺,就像他在创作《玉秀》时谈论小说家的权利,说道:“毫无疑问,想象力是最神奇的孩子,他白衣胜雪,光芒四射,万千宠爱在一身。我爱他。但是,即便如此,我依然要说,你不能为所欲为。在任何时候,为所欲为都意味着邪恶。”这种克制与清醒,对于当下一些鱼龙混杂的文学作品,毫无疑问是一记警钟。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能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这令人沮丧,但无疑也是一件好事。我羡慕像毕飞宇这样有才华的人,他能进入到常人难以企及的关于语言与文字的极乐世界。就像普通人吃饭,吃到高兴时最多说个好,《舌尖》导演陈晓卿不一样,地震了房子大晃,品尝美食的他自岿然不动,“死而无憾矣”,他必定有着能开出花来的味蕾。

名著之所以流传不衰,靠老百姓的口口相传,更要靠这些优秀读者与作品的惺惺相惜。借用毕飞宇的话,“杰出的文本是大于作家的,读者的阅读超越了作家,更是作者的福。只有少数的读者和更加少数的作者可以享受到这样的福。”

对于我们来说,在大家的带领下到高山流水之地看一看,或是自己习得后在阅读过程中灵光一现,打开暗门一道,获取副本一个,这种快乐与幸福感,千金不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