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还是“逆”,就在倏忽间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73期“顺”专题活动。
大学毕业十年,曾经的同学,有些越走越近,有些却越行越远。同学群已经沉寂了许久,但奇怪的是,不管有没有联系,这个群就是没人退出。
今天一大早醒来,打开手机微信,意外的是,同学群有八十几条未读消息。爬楼看了一下,话题是从组织十年聚会开始,一开始似乎并不活跃,直到一个人的出现,徐亚楠。
想当年,亚楠可是我们英语系的系花,可人家不仅颜值高,还学习好,更是能歌善舞。学校的文艺晚会,她总是压轴出场。看着她在舞台上翩翩起舞,宛若天仙,别说是男生,就连我一个女的都禁不住会爱上她。
大学四年,我俩确实“相亲相爱”,从大一第一天开始,我们就是上下铺的姐妹。大学第一晚,宿舍里就我俩先到,我从楼下打水回来,推开宿舍门,房内只有一盏台灯亮着,窗外一轮弯月挂在树梢,亚楠静静地坐在窗边,聚精会神地折着千纸鹤。画面实在太美,以致以后每每回忆起大学生活,那一刻的亚楠总会浮现在我脑海。
亚楠确实是上帝的宠儿,美丽、大方、聪慧,似乎我们女生向往的她都拥有了。然而,她对自己的这些令人羡慕的外在并不在意,唯一的爱好似乎就是跳舞了。至于为什么选英语系,纯粹是父母的意愿。从小到大,她就在身为教师的父母的严格要求下,做着一个乖乖女该做的事。而她也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不费吹灰之力就考上了我们这所名校。
远离父母,亚楠终于有机会追寻自己的梦了。她每周都会去一家舞蹈室学习舞蹈,大学四年的时间,她几乎达到了一个专业舞蹈演员的水平,这对于一个不是从小就学舞的人来说,并不容易。但她就是做到了,有时我都在想,只要她要,这世上还有什么是她得不到的。
对于这么一个光芒四射的女生来说,她的追随者自然可以排几条街了,从校内延伸到校外,甚至不乏外国友人。于是,在一次朋友聚会中,她遇到了彼得,一个来自德国的小伙子,比亚楠大五岁,当时是过来商务出差。据他后来形容,在见到她的第一眼就彻底沦陷了。之后在看到她美轮美奂的舞蹈后,更加一发不可收拾,一向沉稳精明的他居然将回程机票一延再延,誓要追到亚楠为止。
后来,大学毕业没多久,亚楠就随彼得一起去了德国,那时候我们还经常联系,每每聊天,她都是一脸的幸福。再后来,她怀孕了,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儿,再再后来,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联系越来越少。这次当她说要回来参加十周年庆,我才意识到我已有好多年没有她的消息了。
聚会选在七月的某个周六,来的人并不多,更多的是在群里聊表问候,同时对不能前来表示抱歉,原因无外乎是工作或家庭。
我走进久别的校园,感到既熟悉又陌生,好多回忆涌上心头,大多是和亚楠有关的,因为那时我们真是形影不离。我慢慢地踱到教学楼前的大喷水池前,那是我俩经常坐着聊天、听音乐的地方。忽然,前面一个熟悉的背影映入眼帘,就在她转过头来的一刹那,那张依然亮丽的面庞让我一下仿佛回到了十年前。
亚楠也看到了我,脸上立刻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拎起手里的小包,向我奔来。我们激动地拥抱在一起,好像之前断了联系的几年只是一瞬,完全没有陌生感。
她看上去还是那么美丽,除了眼角生出了细微的皱纹,脸上多了些沧桑感,眼神却是比以前更坚定更自信了。我问起彼得,问起她的两个孩子,她沉默了半响,抬起头跟我说了这几年发生在她身上的事。
令我惊讶的是,在他们结婚后的第五年,亚楠选择了离婚,独自带着两个当时才三岁的孩子。原来,她去了德国后,一直生活在一个小城市,语言不通,环境不熟,加上孩子的出生,她成了一个家庭主妇。整整五年,她的生活里只有柴米油盐和孩子,“连我自己都快要嫌弃自己了,彼得又怎么可能不厌烦呢?” 她自嘲着。我的心里说不出的酸楚,只能握住她的手,听她继续说下去。
“或许我俩都做了一场浪漫的美梦,当生活回归现实,我不再是那个舞台上发光的舞者,我们的婚姻也就走到了尽头。” 她苦笑着说。
“为什么没有在那儿继续跳舞呢?” 我问道。
她无奈地回答:“哪有那么容易啊,我也尝试了,可那是一个小城,我语言也不好,家里还有两个孩子…… 我也说不来,反正就是耽搁了好几年,到后来,我更加没有自信,真正成了一个黄脸婆。“ 她停了停,抬头看向天空,一行白鹭正好从头顶湛蓝的空中飞过。
她笑了笑,继续说道:“就在那时候,我发现老大贝儿有些问题,去医院检查,是抑郁症,我的心像是被撕裂了一样,一下懵了。彼得也慌了,尽管没说什么,但之后我们的交流越来越少,家里的气氛越来越沉默。我们就这样耗了一年,最终不得不分手。我主动提的离婚,主动要的孩子。“
我惊讶地看着她,不敢相信这是那个曾经什么都不缺,什么都能轻易得来的亚楠,但她现在的状态除了有些沧桑,看上去还是那么神采奕奕。
她似乎也看出了我的疑惑,笑着说:“我现在很好,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好,我花了三年,重新站了起来,重新回到了我的舞台。“ 说到这里,我仿佛看到了她眼里的星星。
和彼得离婚后,亚楠一度沮丧、绝望过,但两个孩子不容许她放弃,她心底的舞蹈梦也不容许她颓废。她离开了那个小城,来到慕尼黑,经朋友介绍,在一家舞蹈室开始边学习边打工。她的底子都还在,加上天赋和聪慧,一下就找到了感觉,越跳越好,不久就成了那儿的舞蹈老师,还经常参加商演。
在国外的这么多年,她的事业开始有了起色,和孩子的生活也很安宁,可对家乡的思念越来越浓。于是,就在一年前,她下定决心回国,如今,她也有了自己的舞蹈室,教授孩子们学习舞蹈,平时也会组织参加一些大型演出。
听到这里,我打心里为她感到高兴。我俩走在校园的梧桐树下,手拉手,前后摇晃着,就像大学时一样,她看着我,笑着说:“我的人生前半段顺风顺水,好像什么都能轻松得到,但后来经历了那些事,让我真正地开始为自己活,我最在乎的人,我的孩子们正在慢慢长大,贝儿的身体也好多了。我最爱的舞蹈,也回来了。其实,现在的我才是最踏实,最幸福的。“
对面跑来两个女生,一路嘻嘻哈哈地一前一后,往食堂的方向奔去。我俩相视而笑,同时转过身,勾着手臂,也朝食堂的方向走去,就像十年前一样。恍惚中,好像什么都没变,又好像变得越来越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