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父母带给孩子最“完整”的爱
![](https://img.haomeiwen.com/i8220573/76beacee5e95ecc1.jpeg)
两样东西,是父母带给孩子最“完整”的爱!神奇的是,能通过和孩子一起“涂鸦”中逐渐体现出来。
6岁左右的孩子,开始有了自我与外在关系的心理觉察。于是画中除了花草动物外,会出现人、房子、树的内容。
父母通过这些内容,能对自己孩子的身心现状有个更深入了解。(如:情绪、人际交往状态、家庭状况、人格特征、心理能量等)
我们分别就这三者做一下分析:人、房子、树。
一、[人]
(1)顺序:孩子在画人物时,“当下”是喜欢或更亲近于谁则先画谁。比如说Ta喜欢自己那就先画上自己。
成员有时候是家庭成员都在,但有时是自己与妈妈,或自己与爸爸。从中会观察到孩子内在一些亲子关系的情况。如果与爸爸比较亲近就画Ta和爸爸。
(2)大小:人物画得过大(占纸张的2/3),或人物处于纸中心,可能表示孩子强调自我存在、自我中心、好动。
(3)距离:比如画有自己、爸妈在,在人物与人物之间距离较远,可能表示家庭关系疏离、安全感缺乏。
![](https://img.haomeiwen.com/i8220573/e78c4f3b352d1cd1.jpeg)
三、[房子]
(1)“基线”代表家庭结构和安全感;
(2)“门窗”的大小与形状代表孩子内心的渴望和沟通的意愿;比如:没画门窗,这可能是孩子还不善于交流的表达。
(3)附近“道路”的长短与形状,则代表孩子内心与外在(与人交流)敞开的距离;
(4)“烟囱”的烟状态则代表孩子对家庭和谐温暖感受。
(5)人物与房子的距离,也同样表示孩子看待当前的家庭关系。
(但一切不需要急于纠正,孩子的内在建构是需要一个过程的,父母只需清楚原因并“观看等待”就好。有句话:静等花开)
三、[树]
树则代表孩子心理能量、内心力量。
特别要强调的是,绝对不能单凭一幅画给孩子贴标签,孩子的实际情况,孩子作画的过程也需要特别关注。
其实整个成长中,[接纳与陪伴,对孩子来说,就是最“完整的爱”]。有“爱”,生命就有了向上生长的力量! 有了“成为Ta自己”的力量,Ta能完成自我,选择适合Ta的天空去翱翔!
![](https://img.haomeiwen.com/i8220573/84d7d66ae23332d0.jpeg)
END
【推荐阅读】点击文章标题即可阅读
欢迎来评论区和我分享你的看法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