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文化与中国文人
国人好饮,古来如此。中国的酿酒工艺,甚至可追溯至远古时期。商纣王“以酒为池”,使宫女裸奔其间,固然奢靡荒淫,从某种程度上也可见商代酿酒工艺。周公制礼,诸事以成制度,商亡前车之鉴,大概饮酒也有了规矩。历代沧桑,自天子以至庶民,饮酒也逐渐形成了文化。
酒桌之上,诸多讲究,谓之酒桌文化。进门排座次,大概总要依职位,叙年齿,互相谦恭一番,而后分宾主落座。酒菜上前,常先喝茶,如是小辈倒茶,须知从主位开始,依次而来。一圈下来,茶壶若放在桌上,壶嘴不可冲人,不礼貌。菜中如有鱼,鱼头要朝向主座,以示敬重。倒酒如茶,有始有终,酒缓缓入杯,须斟满,除非酒过几巡,宾客实在不胜酒力。遇人来斟茶倒酒,当虚扶杯子,彼则敬,我则恭,方不为失礼。敬酒碰杯,后辈酒杯压低,这大概是我们都知道的。酒桌之规矩,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众人聚饮,常行酒令。酒令无高下,倒也可分俗与雅。俗令本来是指简单的拆字游戏,甚或说个歇后语,出个顺口溜之类。今之所谓酒令,划拳猜拳尚属其列,荤段子也能作数实不敢苟同。雅令则为文人饮酒常行,吟诗作对,当筵唱和,乃风雅之事。接的上来则延之下家,接不上来或接错则罚酒一杯,当饮与否,适才度量,图个哈哈一乐。席间游戏也时常有。古有所谓射覆,覆之射之,或中或不中,当依规矩饮酒。此类猜谜游戏,更文雅一些的,当是灯谜,上元会饮,席间常见。其他游戏,听闻有一种三国类的,类似现在话说的角色扮演,谓之捉曹操。席间诸客抽签,暗自为曹操、诸葛、关羽、张飞等三国人物,诸葛点将,去捉曹操,捉到敌国人则对方饮酒,捉到己国人则自己饮酒,如此下去,直至捉到曹操为止。
饮酒本乐事,适量而定,最是惬意。小酌怡情,大酌伤身,这番道理或许都懂。然今人饮酒,尤以公私事相交者,盖无不过量。酒桌上尽兴了,求人才好开口,甚至无需过多言辞,你心知我肚明。酒桌上聚的多了,似乎也成了朋友。不须言利,但讲交情。朋友相交,酒肉本以助兴;酒肉而成朋友,这多是成人交际的手段。
中国古代的文人,越是留名百世的,往往在当时越是蹭蹬失意的。郁郁不得志的文人,所借以抒发者,一为诗文,一为饮酒。世传李白斗酒诗百篇,李白之文采自不必言,其酒量想来也不差。一朝为帝王弄臣,埋没了报国之志,索性让力士脱靴,贵妃捧砚,游戏人间,不失文人风骨。宋代大文豪苏轼是我向来敬重的文人,他写下“酒酣胸胆尚开张”时,正值贬居密州。飞鹰走狗,跑马出猎,却只纵情于表面,实则仍心系朝阙。如此相较,总觉少了些洒脱。文人又酒徒,名士风流者,当推魏晋。魏晋名士,风流潇洒于当时与后世者,有所谓“竹林七贤”。虽则山涛之辈出仕而为嵇康不齿,然而载酒驾车、死即埋我的刘伶,醉生梦死以避世,心中当常念《广陵散》吧。
文人说,士为知己者死;文人也说,良禽择木而栖。要么风骨,要么权谋,文人之于饮酒文化大概就有了不同的发展方向。非但文人,就每个人而言,往哪个方向走,是否择人择局而饮,乃至一概不饮,就看各人的秉性与欲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