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古罗马文明

2017-10-31  本文已影响25人  WindyLiu

古罗马文明也是起源于印欧人,他们学习希腊文化,将“主权在民”的思想融入到了国家当中。

罗马推崇以人民名义来行使国家的权利。其中有决策机关元老院,执政机关公民大会。由元老院设计方案,通过公民大会让大家表决。其实和现代国家比价,元老院就相当于如今的参议院,而公民大会就相当于众议院。

那时候罗马也并不是完全的民主,它也是有国王的,但是国王不是世袭的,而是终身制,相当于国家的总统。

由于这种民主与国王的矛盾并存,在公元前509年,罗马的国王体制终结,一个新的角色创造了出来,就是执政官,它是由元老院所选择出来的。这个官职是有两个人任职,期限为1年,相互之间必须合作才能达成统一的意见,而且若观点不一致,双方可以否认对方。这就有了一个牵制的作用,而不容易存在独裁的情况。

从此,罗马结束了国王的时代,开始了共和时代。

当时罗马和希腊一样,最后都面临着阶级不平等的问题。罗马的元老院和公民大会都是由贵族世袭所控制,连军队也是分成了各个等级,贵族组建的骑士团和第一等兵掌握着决策权,而平民组成三四五等士兵则是比较弱势。

这种不平等,造成了在公元前494年,在罗马遭遇外敌的时候,平民兵撤离了罗马,要另立山头,不再听从骑士团和第一等兵。这让贵族们傻眼了,只能去跟平民谈判。而谈判的结果就是,他们新设了一个官职,就是保民官。必须保证保民官的人身安全,而且他有对不公平决议否定的权利。

最后出现了成文法,也就是制定出法律条文,对于决议进行记录,从而也刻录出了首部法典,十二铜表法。从此之后,平民的权利越来越大,可以参与到公共机关中担任职务,甚至可以当执政官。

最终,罗马走向了共和的政体,与希腊的民主不同,罗马人追求不同的族群,不同的阶级以及不同的利益集团,大家和谐相处,共谋发展。

罗马是各种体制的混合体,元老院代表着贵族制,公民大会代表着民主制,而执政官则代表着君主制。几种制度集中在一起,既可以发挥优势,又可以解决自身的一些问题,

这种共和体制,跟当今世界的政治体制有高度的关联性。

这种共和政体,通过各方势均力敌的可交换性平等谈判,最终达到共求发展的目的,就像平民与贵族骑兵的对抗,其实并非真的要脱离,而是为了争取自身利益的对策,完全是有商量探讨的余地。这样的体制最后就能够形成一个稳固的政体。

罗马解决了自己的内部问题,在土地不断扩张的过程中,因为国家众多,罗马的外敌也非常多。他们因为战争获得了荣誉和财富,相比于波斯,罗马比较宽容地对待被征服者,通过文化同化这种低成本的方式来让征服者和谐共处,比如战败国的人可以进入元老院,战败国也可以成为盟友。而另一个也是通过文化同化异族的国家,是中国。

对外扩张之后,罗马将国家分为五等,第一等是罗马国自身,第二等是加盟国,也就是兄弟国,第三等是自治国,第四等是殖民地,第五等是同盟国。因为罗马特别重视人权法定,信奉法律,依法办事,等级不同的国家,享受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也各不相同。而法律存在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公民权,制裁违法者。在罗马,这样的法制发展出了公民法和万民法。公民法是针对于罗马人,而万民法针对的是所有公民,有点类似于现代的国际法。

随着土地的不断扩张,罗马国力越来越强盛。但同时共和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公民大会因为人口剧增而不再适应,内战加剧(将军独立门户),对外战争也越来越多,必须有统筹大局的人,而且要唯一,因为民主效率低下,所以无法完全民主。

所有这些问题,造成了一种新的官职产生,就是独裁官。独裁官有绝对唯一的权利控制全部的军队,为了防止独裁官演变成国王,所以规定了他的官职期限只有6个月。但问题是,一场战争往往不止打6个月,可能甚至还要好几年,而独裁官又不能随时换掉,所以渐渐地,独裁官就变成了终身制,国王的时代又开始兴起。后来终于有了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屋大维。

屋大维对于罗马有非常清楚的认识,罗马的三个基本原则是共和,宽容,法制。其实,这些基本原则都是虚拟的东西,虽然有着无形的文化力量,但却并不关注于实权的归属。所以屋大维特别强调权利属于人民,将所有权利归还给人们。这让罗马人民特别拥护他,从而成就了他的皇帝之位。

屋大维就把富裕的行省都归属到了元老院,而比较贫困的行省则握在自己手里,这样看似元老院受惠,其实这让兵权重新回到了皇帝手里,因为贫困的行省都是边疆地区,这都需要极大的兵力去维护秩序。

在没有代议制,也没有总统制的时代,帝国可能是古代国家最好的制度。那时候的帝国和今天的体制其实很像,所以罗马在那时经历了全盛时期。比如有句话叫做“条条大路通罗马”,那个时候罗马的公路有八万多公里,这就将很多贫穷的地区带了起来,而那些国家有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等,这样整个欧洲很快就被拉起来了。

在这个全盛时期,艺术和建筑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有雄伟的桥和剧院,有自身丰富的文化,从而也给这个世界划上了绚烂的一笔。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