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

关于吃的记忆

2020-03-23  本文已影响0人  草长应飞

        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吃的也越来越丰富,可是回想起来,最难忘的还是那些朴素的瞬间。

        想到吃的,我就想到了这样一个画面。我在我的桌子上写作业,准确的说是一个装米的桶,这个桶有一米左右的高度,刚好够我写作业。这是一个两室一厅的出租房子,厅中一角用木头和木片简单的搭出了一个小隔间,就在这样一个出租屋里,住着三户人家,我们家就是住在小隔间中,而我妈正在忙着做饭。我是周末的时候才能回家,每次回到家,我妈都会为我准备丰盛的饭菜。我见我妈一会儿到厨房,一会儿到客厅,为了做顿好吃的,总是忙来忙去,每次我问我妈有什么要帮忙的,她总是说不用。我妈总是这样默默的做事,也不太爱说话,仔细回想起来,她好像都没骂过我。

        小时候,我总是肆无忌惮的向我妈发脾气,一旦她不满足我的要求,我就大哭大闹。我甚至用“把喉咙喊破”的方法来威胁我妈,我妈心疼我,流露出担忧的表情:“傻孩子,嗓子都哑了!”。可是我仍然“不依不饶”地哭个不停。于是我妈把我带到西瓜地里,直接用手敲开一个西瓜,把其中的一块放在我手里,对我说:“不哭了,不哭了,吃西瓜咯!”这是我们自己种的西瓜,长得不好,瓜肉红里带着些白色。不过,我妈办法起效果了,我吃着西瓜,脾气渐渐平息。

        民以食为天,我们的家庭虽不富裕,可是总是盼望着每顿饭能吃好些。而且,我们平时生活中也总是喜欢拿吃做参照,比如:“又浪费钱,有这么些钱,我都可以吃顿鸡肉啦”、“今天挣的钱多些,可以吃顿好的”……从小到大,爸妈都没带我下馆子吃过饭,在他们眼里,饭店里的饭又贵又不卫生。而且,饭店里肯定是有加工费的,爸妈的钱都是血汗钱,所以无论他们多累都会自己煮饭做菜。去饭店吃饭都是亲戚办喜酒时才有的待遇,像“结婚酒”“满月酒”等。有一次,我爸不让去酒席,说是按照规矩家里只能去一个,我妈去了所以我不能去,于是我就生了一天的闷气。我爸还专门去帮我买了一瓶饮料(饮料也是过年过节才能喝到的奢侈品),可是我赌气一直没喝,直到我的伙伴来劝我,我的眼泪才刷刷的流了下来。现在想起,不免觉得好笑。

        有一段时间,我爷爷在学校里当保安。每天早上,他都会从学校食堂打好米粉送到家里来给我当早餐。小时候,米粉是村里赶集的时候才能吃到的。我想吃米饭的时候,我妈就买“团团”米粉回来,然后自己做汤汁,把“团团”米粉冲洗干净,放入汤汁即可。可是妈妈做的没有外面卖的好吃,外面卖的有秘制卤水,又香又美味。而爷爷从学校带来的米粉,虽然比外面卖的味道差些,但是比我妈做的好吃。爷爷每次都给我带三两米粉,我吃不完,我妈就吃我剩下的,为了让我妈吃多点,我总是故意少吃点。

        我们家以前,每年都会种一些菜拿来卖。也因此,地里种了什么菜,我们便吃什么菜。常常是一个月吃菜花,一个月吃莴笋。有时候我爸心情好些就会买些卤菜、肉丸。我见肉丸就这么几个,我在心里已经盘算好了自己能吃几个,一碗饭能搭配几个肉丸。我爸夹肉丸给我,想叫我多吃点,我急忙拦下,告诉我爸:“这是留给下碗饭的!”

        可是小时候,我并不觉得日子有多么艰苦,因为村里小伙伴的生活都是这样。爸妈也没有让我挨过一次饿,每天三餐,一次不落。小学是在村里读的,学校离家就几百米的路程,每天中午放学回家,爸妈已经去地里做事了,我掀开锅盖,看见为我留好的饭菜,我一边吃一边看着我喜爱的动画片。自从上了初中,我就在县里的学校寄宿了,到周末才能回家,也是这个时候,爸妈从村里出来打工,住进出租房。每次回家,爸妈都要给我准备好吃的,说是补充营养,于是每次回家,不是吃鸡就是吃鸭,不是火锅鱼,就是炖猪脚。在我的印象中,炖猪脚是吃得最多的。

        关于吃的记忆还有很多,很多岁月已经淡忘,那就让它们留着岁月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