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极度厌学的探讨教育社会热点

田园泥土香教育理念:为何让学生减负不难?(中)

2018-03-23  本文已影响206人  田园泥土香教育

田园泥土香教育理念:为何让学生减负不难?(中)

 第三篇 我们的教育,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

 今年二月份党刊《半月谈》发文说“贫穷限制了想象力!家里没个上学的,根本不知道补课有多贵!”上海市人大代表李飞康在建议中写到:“每个孩子每月课外补习、培训等费用少则几千,多则几万,甚至十几万,这对一个普通的家庭来说,怎么承受得了”(“贫穷限制了想象力!家里没个上学的,根本不知道补课有多贵”!2018年2月26日《半月谈》)

 据中新网北京3月2日消息,近日在北京发布的一则针对中小学生减负问题的报告指出,中国中小学生学习时间过长,课外补习时间“领跑全球”,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行为仍十分普遍

 如今,为了不让自家孩子输在起跑线,各种补课,兴趣班已经占据了孩子们的休息时间,而补课的高额费用也让家长们都直呼吃不消。

据统计,我国中小学课外辅导行业市场规模超过8000亿元,参加学生规模超过1.37 亿人次。

可是,如此补课,我们的学生对于学习,还是没有学习“精神”,厌学、逃学、辍学,玩游戏、发脾气、吹牛皮,动不动就离家出走、还动不动就……

我实在写不下去啦,只好……,方才止笔。

 我们的教育,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

 我们中国式的教育之所以能走到今天,与中国教育传统原则上有着极大的关系,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毛泽东主任在1920年6月7日写给黎锦熙的信中说中看出:“我一生恨极了学校,所以我决定不再入学校,自由研究,只要有规律,有方法,未必全不可能。”

从此,毛泽东结束了他的学生生活。随即进行了组织新民学会、组织勤工俭学等等活动,开始了他投身革命洪流的新阶段。

现在,我们的学校教育,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

 看“45分钟”的课堂,我们的“牛”老师,在哪里“指山画虎、指手画脚、指桑骂槐、口若悬河、喋喋不休、滔滔不绝”地讲50多分钟,可以这样说,如此教学,再精的学生也被教傻,再聪明的脑子也被教糊涂。

一次次考试,一次次淘汰。这种教育是故意生产“差生”的教育,现在的“差生”是现在的教育有意生产的。

 我们只知道埋怨“差生”,却不知道学生坐晕车,听不懂,学不会,不想听,不愿学,坐在教室里百无聊赖,闲得发慌,急得发慌,如坐针毡。

在这种情况下,做动作是正常的,不做动作才是不正常的。 现在,我们想一想,许多学生竟真地在听不懂学不会不想学不愿学的情况下,不迟到,不早退,不缺课,从早坐到晚,他们需要多大的毅力和忍耐力呀。

 现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一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忽悠口号,它就象马拉松体育赛场上发令枪声,震惊了我们家长的脑神经,于是我们家长在这个口号的忽悠下,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孩子一岀生就被各种各样如“英语、奧数、美术、书法、国学、钢琴、古筝、舞蹈、象棋、围棋、珠心算、跆拳道、快速阅读、超级记忆”等“特长班”、“兴趣班”所包围,来往穿梭,如此教育,容易让孩子死“起跑线上”。

中国是全世界最“重视”家庭教育的国家,同时还是教育上最“失败”的国家,由于家庭教育的“失败”,再加上学校教育的“失误”,社会教育的“失控”。

为此,中国教育,制造了5000多万“差生”学生,产生了4000多万“网瘾”少年,流出数百万“边缘”青少年。

人们禁不住要问:今天,我们教育,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一、我们的教育:就是重“智”,轻“德”的教育

古人的“教之道,德为先。”“立学必先立德,成才须先成人。”

无论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要“育德”。

 这充分说明首先“育德”的重要性,为什么?

 据2014年5月28日的《新快报》报道:“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公开发布的《2013年度北京市法院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工作报告》(简称“白皮书”)中的未成年人犯罪数据又引发关注。白皮书称,过去五年,北京少年法庭判处的未成年罪犯人数呈下降趋势,但其中在校生犯罪率却一直超过未成年无业人员犯罪率。”(北京高院:学生犯罪率连续5年超未成年无业者《新快报》2014年5月28日)

 据报道,2015年12月4日早晨,在父母眼里“内向乖巧”的他,当着母亲李秀珍(化名)的面,杀害了班主任滕昭汉。为了解这桩骇人听闻的血案,记者来到邵东县,独家采访了小龙、他的家人,以及邵东县某中学的师生们。(18岁学生当着母亲面杀死班主任 因老师妨碍其看小说睡懒觉 2015年12月10日南方日报)

 孩子为什么当着母亲面杀死班主任?

16岁尖子生26刀弑师 。

是什么让16岁优秀学生要用26刀捅死自己的优秀老师?

 为什么说学校中的“学生犯罪率连续5年超未成年无业者”呢?

 可以这样说,如今“学生犯罪率连续5年超未成年无业者”,说明我们的学校教育是“只育分,不育人”。

“只育分,不育德”教育,是什么样的结果?

 我们接着看6月3日的《华商报》报道—— 2014年6月3日的《华商报》报道——6名高三学生撕书被制止围殴老师,打断3根拖把。5月30日上午,因不满老师制止撕书行为,陕西长武县中学6名高三学生围殴一名50岁老师,将三根拖把棍打断,造成老师头部受伤。(高考生撕书被阻围殴50岁老师 打断3根拖把 2014年6月3日华商报)

 这是又是怎么回事? 这是学校中的高中生围殴正在教育自己的老师!!

 我的天呀,你能相信这是真的吗?

 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千真万确!

 陕西6名高三学生撕书被制止围殴老师,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身为学生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是学生本身素质问题还是老师没教好呢?尊师重教!无论老师有多大过错,作为学生都不应该辱骂甚至殴打老师! 陕西6名高三学生撕书被制止围殴老师,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身为学生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是学生本身素质问题还是老师没教好呢?

尊师重教!无论老师有多大过错,作为学生都不应该辱骂甚至殴打老师! 光天化日之下6个高三学生围殴自己的老师,这是什么行为,这是违反法律、极端恶劣的野蛮行为。

从性质上讲,它甚至比北京那3名群殴他人的光膀“边缘少年””更令人气愤。毕竟,后者是尚未成年的孩子,所接受的教育与高中生是截然不同,是应该原谅的,可是高三学生已是具备完全行为能力的准大学生,未来的天之骄子!!

 相信不少人从小都被教导,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关于书的名言警句都听过不少,可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在学习使用了三年之后,对书的讨厌如此之深?以至于每年高考前夕,撕书烧书甚至是砸书桌成为了“毕业典礼”,老师劝阻都压制不住学生内心的压抑与冲动,最终拳脚相向。

这些就是教育的“育分”,不“育人”、重“智”,轻“德”的结果!

 如今,各种各样的校园暴力事件为何频发?

重智轻德是主因。

将学生当作一台会考试的机器,实际上,学校教育是捡“育分”的“芝麻”,而丢了“育人”教育的“西瓜”,真是得不偿失。

教育孩子,重在教之道,德为首,其次才是学文,品性不端,必毁其一生幸福,且累及他人。

这样的教育我们谈何减负?

二、我们的教育:就是只教“身”,不教“心”的教育

在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

一句话,那就是,我们常说道“身在曹营,心在汉”,是指关羽与刘备失散后,不得已降了曹操。

曹操对关羽优礼有加,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封侯赐爵。但关羽不为所动,最后挂印封金,不辞而别,过五关斩六将,与刘备、张飞相聚。

 这是典型的“人在心不在”的教育故事。

如果孩子没有“心”学习、不用“心”学习,虽然“身”天天在学校,但是“心”不知道开小车跑那里去了?

父母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谁谁跟你一个老师教的,他为什么能考第1名?我的老祖宗,一考试那就是倒着数,你昨不操“心”学习呢?

你让我的面子往能搁?

你不是存“心”气死我吗?

其实,孩子们学习成绩差,并不是存“心”气死父母的,父母也知道这种情况,只是一种“恨铁不成钢”心里情绪的发泄而己。

可是,孩子们不学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许多成绩差孩子,并不是因为头脑不聪明,而是没有用“心”去学习,一句话就是在孩子的“心”里已“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只有“教心”,才是教育孩子的“核心”。

 言教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境教不如心教,心教是最好的教育。

心教,是让孩子实现自我教育最好途径。

古人云,“浇花浇根,育人育心;浇花浇到根上,帮人帮到心上”。

可是,今天,我们的教育,不教“心”,只教“叶”这个”智“。

这样的教育我们谈何减负?

三、我们的教育:就是远离大自然最好的老师与教科书的教育

 由于,今天我们的教育远离大自然这个最好的老师!

 我们的教育远离大自然这个最好的教科书!

 所以,我们的教育离开教育的“田园”!

我们的教育离开教育的“泥土”!

我们的教育离开教育的“农作物”这个活生生的“根”!

 所以,我们的教育怎么能够闻教育硕果的芳香?

 如此,才出现了女博士微博称“毕业后死都不下基层”的教育之“果”!

 于是乎,我们教育出来的女博士明目张胆的在微博上抱怨说:“吃的一点都不好,什么乱七八糟的,菜全部被吃光。哎,小地方,做事不行,而且他们显然不把我们学生放在眼里!”“破地方,过得太憋屈了!每天的饭都是那几个菜,一个重口味的师傅,县宾馆的厨师该换了!下午出去找吃的,也没个超市,买的尽是瓜子豆子好利友!”求:“1.统战部配个好车送我们;2.航班返回厦门一切顺利!”

所以,就是大学毕业、博士毕业,感到也有负担!

这样的教育我们谈何减负?

 四、我们的教育:就是“种别人田,荒自家地”的教育!

有一句话说得好“种别人的田,荒自家的地”。

 我们现在的教育,就是“种别人的田,荒自家的地”的局面!

想想看,我们的教育,把种子都播种人家的的田去了,自家的这亩地哪里会有收获?

这样的教育,由于学生学习知识没有装进自己的脑袋里,怎么会学习好?没有把种子种在自己的田地里面,怎么会有收获?

由于,没有心思学习,所以,学生就是学习一门课程,负担也是非常的重!

这样的教育我们谈何减负?

五、我们的教育:让学生不知道“为谁”学!

 现在我们的教育,错在哪里?

 错在,让学生不知道“为谁”学! 错就错在,让学生“要我学”上,学生越学越不想学!

 现在我们的考试,错在哪里? 错就错在,让学生“要我考”上,学生越考越不想考!!

现在我们的教育,如果让学生“我要学”,越学越“想学”!

现在我们的教育,如果让学生“我要考”,越考越“想考”!

今天的教育——

如果让学生,“我要学”,那么,学生就会越学越“想学”!

 如果让学生,“我要考”,那么,学生就会越考越“想考”!

如果让学生,既“学”,又“习”,那么,学生就不会“厌学”!!

要知道,这些都是学生发自内心的“我要学”,学生能学不好吗?

 要知道,这些都是学生发自内心的“我要考”,学生能考不好吗?

 这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然的学习者、考试者,没有不爱学习的孩子、没有不喜欢考试的孩子,只是我们教育者,无意识的、有意识的,把孩子喜欢学习d的开关、考试的开关,给关掉啦。 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可是,今天我们的教育,却无视了孩子的“我要学”、“我要考”的“天性”——

让孩子们“上这培训”?“上那培训”?

 “上”来“上”去,“上”出个厌学、逃学,离家出走……,这是什么上学?这是什么教育?

让孩子们“择什么校”?“择什么师”? “择”来“择”去,“择”出个“异地高考”,这是什么高考?难道说不可悲吗?

 这样的教育我们谈何减负?

 六、我们的教育:就是“学非所用” 的教育

根据一项数据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毕业就业率连年下滑,甚至不敌本科生,这已成为了一个社会共识,这些媒体都有报道。

有的名牌大学毕业女硕士,“自降身价”去“冒充”本科生找工作?这是不是说学历越高,找工作越是困难呢?

 这样的新闻太多了,岂能在疼心列举? 这样的考试浪费了我们的孩子的多少青春? 多少生命? 谁能说得清?

这样的考试让我们学生如何搞发明创造、如何破译钱氏天问?谁能道得明? 想想看曾几何时,父母告诉孩子、老师告诉学生,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将来长大了考上好大学,这样就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从而出人头地。

 于是我们孩子、学生开始好好学习,读完好小学,读好初中,读完好初中,读好高中,读完好高中,读好大学,读完好大学,上好研究生大学,然而当我们好研究生大学毕业,甚至考博士的时候,这时才发现找工作还有“冒充”本科生去找工作、甚至还要…… 甚至本科生、研究生还要什么?

甚至本科生、研究生还要回炉读技、上专科,这是真的吗?

 现在大学生、研究生回炉读技早已不是新闻报道了了,“硕士不如中专生”!

学而不用,用非所学,专业不对口,想一想,辛辛苦苦换来的却是一张不管用的学历,还要回炉上技校,他们能不痛心吗?

拿着一张不管用的学历,有的既便是上岗了,也是用非所学,学非所用,这不是在糟蹋我们的教育吗?

 “硕士不如中专生”,这我们就是“学非所用”的教育导致的,这样的教育难道说,不是在加重学生是学习负担吗? 这样的教育我们谈何减负?

七、我们的教育:就是只知道“吃渔”、“捕鱼”,不会“养鱼”的教育

 现在,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学生“厌学”?

一句话,我们的教育,教得学生不知道为谁学习! 因为我们的学生只会“收获”,不会自己“播种”。 因为我们的学生只会“吃饭”,不会自己“做饭”。

因为我们的学生只会“吃渔”、“捕鱼”,不会自己“养鱼”。

教育者如何将真正的“养鱼”技术授给学生?

我们都知道,教育也是有规律的。作为教育工作者,按照规律办事会事半功倍,如果违背了教育规律,也将会受到教育规律的惩罚。

违背了教育规律的教育,我们的教育,就永远不能给学生减负!

 违背了教育规律的教育,我们的教育,只能是学生的负担,却越“减”越重!

 那么,教育规律的教育是什么?

教育规律的教育是我们的老师把课堂这块“责任田”里,让学生自己去播种,做这块“责任田”主人,做学习的主人,把学习的权利、学习的责任还给学生,让学生做真正的主人。

 为什么? 我们作为教者,应该把“播种”、“做饭”、“养鱼”技术授给学生。

 我们作为教者,应该是时候“隐退”了,把学习的权利和责任还给学生,这样学生就有了承担,这对学生来说,实在太重要了,学生能够拥有一个独立学习的过程,才是一节课最根本、最核心所在。

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这块责任田里的“主人”,这对我们这些习惯了做主人的教师感觉为难,“放权”后地里还能有收成吗?

我们的学生能不能“自己是自己的老师”?

 其实,学生能不能“自己是自己的老师”这些教育理念,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1929年就提出了“学生自治”的主张:“让学生团结起来,学习自己、管理自己。”

不能事事老师说了算,形成有老师就“转”,没老师就“乱”的局面。”

 我们的学生一旦进入“为己师”的角色,就会主动地以“为师”的自我,去引导“为生”的自我,以“理想”的自我激励“现实”的自我,以“奋起”的自我教诲“落后”的自我,以“完善”的自我修正“残缺”的自我。

正是“我是我的老师”这句话真正撞开了孩子“自我教育”的大门,将“他教”变为“自教”,将被动的“内化”变成主动的“自化”。

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其呼唤出了孩子“为己师表”般的“自教”、“自律”的教育热情。

 所以说,对于孩子的教育、孩子的学习,一旦进入“自我教育”、“我是我的老师”的角色的话,任何高超的教育方法、任何独特的教育理念、任何优越的教育环境,在孩子们面前将黯然失色、相形见绌。

教育就是老师要点燃学生“自我教育”的激情!

 教育就是老师要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动力!

教育就是老师要唤醒学生“以己为师”的内驱力!

 教育就是老师要对学生的教育角色的转变!

将我们的学生领进“以己为师”、“自我教育”、“自我学习”、“向他人学习”、“向大自然学习”的“大门”。

如此,我们的学校教育能不“教学相长”吗?

我们,何必“填鸭”式的满堂灌? 我们这样的教育岂不是用“热开水、凉开水、冰冷开水”在浇花吗?

这样的花能盛开吗?

事实上,我们这样的教育,用的就是“热开水、凉开水”在浇这朵含苞待放的“花”。

 这样的教育我们谈何减负?

八、我们的教育:就是“牛不吃草强按头”的教育

“要我学”的教育效果如何?

 无数个实践证明——让学生“要我学”的教育,学生越学越不想学;于是,我们大部分的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有的对于学习,那是严重“厌烦、厌倦、厌恶”,有强烈的抵触学校教育心理,具体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问题一:有的学生,不想上学“装病”请假;有的学生,即便是上学,也没有学,课堂上,有的睡觉、有的吵闹、有的玩游戏、有的开小差、有的做小动作、有的……,可以说这种情况农村学校占60%以上,尤其是初中的学校,你要是不相信的话,就可以到学校“微服私访”看一看,就明明白白。

问题二:有的学生作业偷工减料“少做、漏做”,有的学生作业抄袭,有的学生作业甚至干脆不做。

问题三:有的逃学,借故旷课,外出闲逛;有的,不请假,翻院墙,上网玩游戏等,有的甚至成为问题学生。

这就是“要我学”的教育,其实,这是“牛不吃草强按头”的教育。

这样的教育我们谈何减负?

九、我们的教育:就是让学生“学”,不让学生“习”的教育

为何中国教育错在让学生“学”,不让学生“习”?

 现在我们的学校,错哪里?

 现在我们的学校,错就错在让学生“学”,不让学生“习”,学生越学越“厌学”;于是,我们的学生就出现了“逃学”与“弃学”等不良的现象。

为什么?

中国有句谚语说得好,哪句谚语?那就是“暴学三年,走遍天下;再学三年,寸步难行。”这个谚语说明了理论跟实践相结合重要性:学习是为了应用,学而不用是无知、是无能。

 理论一定要跟实践相结合,寻找真理的方法在书中,真理藏在实践中。

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毛泽东思想理论跟实践最完美的结合:毛泽东主席在他的《实践论》中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吃一吃”,所以说,你想要获得知识,就要去学、去读、去研究;去习、去实践、去检验——实践岀真知,实践又是导师。

学习的作用,就是用,就是应用,就是实践,“习”方为学习之真髓!

可是,如今的教育,是强迫学生“要我学”教育,这样的教育是难受的教育!

这样的教育我们谈何减负?

十、我们的教育:就是失去自己“根”的教育!

 我们的教育“根”在哪里?

 我们教育的“根”在大自然的“田园、田野、泥土”里,一旦我们的教育离开这个教育的“根”,便闻不到“田园泥土里的芳香”。

那么,我们的教育就是缘木求鱼式的教育,只能南辕北辙、掘地寻天,这样的教育是“存分数、灭生命”,让孩子们在无休止的考试中失去了“天性、人性、心性、灵性、悟性、理性”,这样的教育到头来将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有何用?

 可是,现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恰恰失去了自己的“根”!

 我们的教育,没有顺应了孩子的成长的教育规律,完全是“做反季节、反天性、反人性、反个性”的“毁人不倦”教育。 如此教育,我们谈何减负?

这就是为什么越“减”负,学生负担却越“减”越重的原因!

 正如2013年8月2日至6日,我们的《人民日报》在要闻版显著位置连续刊发“如何走出减负困局”系列报道,刊文大声疾呼:为什么总也搬不动孩子身上的那座大山?

 “减负”难! “减负”难!! “减负”之难,难于上青天!

 “减负”,为何比“上蜀道还要难”?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50年前写的一篇《我如果当教师》的短文。

叶老说:“我如果当中学老师,觉不讲我的行业叫‘教书’。好像我与从前书房里的先生没有什么区别,我与他们其实是大有区别的:他们只须叫学生把书读通,能够去应考试,取功名,此外没有他们的事儿;而我呢,却要是学生能做人,能做事,成为健全的公民。在这里,我不用一个‘教’字,因为用了‘教’字,便表示我有这么一套本领,可以把这套本领双手授予学生。难道我的做人做事的本领能狗说已经完全无缺了吗?难道我能工可定地说我就是一个标准的、健全的公民吗?我比学生只过年纪长一点,经验多一点罢了。他们需要得到他们所需要的经验,我就凭年纪长一点,经验多一点,哥他们指点一些方法,提供一些实例,免得他们在迷茫中探索,走了许多冤枉路才达到目的——不过如此而已。所以若有人问我干什么,我的回答将是‘帮助学生得到做人做事的经验’,我绝不说‘教书’。”

今天,我们的教育,不但如此教育自己的学生,而且还走入了“增加学习量──考出高分数──升入好学校”的“教育产业化”怪圈。

 于是乎,我们的出现“教育产业化”新观念,我们的学校就像工厂一样,整个学校的教育开始被什么“及格率、合格率、优秀率、达标率、上线率”等各项考核所左右。

并且,喜欢用一把尺子(分数)来检验产品(学生)的质量; 这一检验不要紧,有5000多万产品(“差生”)不合格,难道说,教育非要用一把尺子(分数)来检验产品(学生)吗?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接着看教育的是工业?还是农业?

第四篇 教育的是工业?还是农业?

 中国教育的根在哪里?

 当我们乡村教育走向凋敝的时候,那一定是中国教育出现危机的时刻,因为教育的“根”在乡村的“田园泥土”里!

我们的教育就是种庄稼,养孩子,就得像种庄稼,浇浇水,驱驱虫,用心栽培,不能心急。

农业面对的是生命,生命是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的,因此我们应该满足、顺应、引导,而不能任其发展——这应该是农人对生命的期待吧!

1.教育的是工业?还是农业?

 教育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呢?是工业化?还是农业化? 吕叔湘说教育的性质类似农业,不像工业。 据此,叶圣陶也提出了“教育是农业”的观点。

可以说工业是一种程序,是人为的设计的标准,然而我们的学生每个人的差别是很大的,不同的人我们要把他们按照统一的标准来“制造”,教育很容易成为统一模子统一规格的工匠制作或工业生产,那么我们怎么谈创新?

怎么谈思想的发展?

怎么谈学生的因材施教?

 教育和种地,虽是不同的两个问题,但是所表现出来的特质是相同的。

种地和教育的相通之一是,两者都不需要花架子;两者都是面对有生命的东西,可是我们的身边还是存在着一些不科学“种田”的人,揠苗助长的有之,乱施药肥的有之,疏于管理的有之,种地需要好把式,需要象叶老这样的教育家。

教育需要成本,种地也如此,成本过高就不合算。

种地者负担重,就要减轻负担,所以农民免除了农业税;同样,教师负担重,也应该免除教师过重的负担。

所以, 教育不是工业,是农业,教育只能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式的农业性劳作。

由此可见,教育还不能失去了她的"根"——“ 农业 ”!

不过,今天的教育好像 失去了她的"根"!

 2.“撤点并校”为什么让教育失去了根?

 2013年1月04日《中国青年报》以“十年‘中国式撤点并校’,农村教育出路何在”为题报道了“辍学之痛”创“新的历史高峰期”——“十年撤点并校后,我国的小学生辍学率倒退回十年前?”(《中国青年报》2013年01月04日)

 拥有数千年农耕文化的中国,靠什么维系农村道德秩序,保存文明火种,化怨解困、和睦乡里? 靠的是乡村私塾!

新中国成立后,乡村教书先生依然受人尊敬,排解纠纷一言九鼎,婚丧嫁娶指点仪轨,代写家书咫尺天涯……小学校书声琅琅,听着就让村民踏实,一村老小,“就近”也能熏着点儿书香,多少儿时微贱后来成才的栋梁,都有早年在村小窗外听课的偷师经历。

关于农村教育的重要性,2000多年前,西汉大儒董仲舒给汉武帝献的国策之一就是“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太学是国家级教育,庠序则是设于地方特别是乡村的学校。而教书并非设庠序的唯一目的,教化乡邑,才是根本。

《红楼梦》里,秦可卿死前托梦凤姐,说“永保无虞”的法子,就是在祖茔边多置田产、就近设家塾,便能保住家族最后的退路。 而城市中的学校一样,那些曾经的乡村学校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都承担过教化乡邑的潜在责任——传承文化、维护社会安定、培育有凝聚力的民风民俗——只是现在,它们都消失不见了。

 如今,“ 在我国农村,平均每一天就要消失63所小学、30个教学点”,这样的消失速度几乎是批量式的。

当村子里没有了朗朗的读书声,没有了知书达理的教书先生,这座村庄精神和文化的主心骨将安放于何处?(一所学校,是村庄的灵魂 2013/5/31辽宁法制报)

 现在,大量小学搬离了村庄,中学搬离了乡镇。

没了活蹦乱跳的读书郎,没了知书达理的教书先生,没了就近的学校,乡村的文化主心骨何处寄放?当孩子们翻山越岭奔向遥远的学校,他们的父母在城里胼手胝足打拼,祖父母则孤守于空荡荡的村落倚门盼归,靠谁来振兴中国乡村?

 对遥远的乡村来说,每一个学校,是一堆火;每一个老师,是一盏灯,那光虽是暗淡,却明明灭灭地闪了几千年,是烛照中国乡村的一线微芒,让人温暖且踏实。

 “学校就是村子的魂”。其实对于很多偏远农村的孩子来说,一所学校、一个老师,都是他们希望的灯火,帮助他们照亮通往外面世界的路,让人温暖又踏实。这样的灯火尽管微弱,却已经闪了千年,别让它们就此灭了。

 一所农村小学也许看起来并不起眼,存在或是消失也似乎无关痛痒,但其实它关涉到教育公平的大命题。而且,还意味着更多。

一所小学,对于一个村子来说,究竟有何特殊含义?

学校就是村子的魂,意味着一种精神。

村庄中的学校,绝不是有几间教室、一个操场这样简单的概念,而是整个村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这个村庄的希望所在。

我们很难想象,如果一个村子里没有了学校,每天再听不到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这个村庄还能“存活”多久?

由于教育的等级制,“公平”本应是义务教育的生命,但长期以来我国的农村教育一直都是薄弱环节,有能力的家长带着孩子搬离村庄,离开后,他们慢慢融入城市的人群中,于是就形成了一种向上层流动的态势,村里的往乡(镇)流动,乡(镇)往城市里流动,不愿再回到原来的村庄,于是村庄就会变得越来越虚弱,这就使得很多农村小学最终成为“空壳”,甚至消失。

为了孩子的教育所以,你能说一所小学对于一个村庄不重要吗?

 据报道,在发达国家,小规模学校往往意味着“小而美”。相反,中国农村的小规模学校则往往成为“小而差”的代名词,意味着办学资源匮乏,教育质量低下。

 我们在朱永新的《政府工作报告和教育改革》报告看到“我去年到俄罗斯去,俄罗斯学校平均的规模是600人,而且它的学校是从小学一直到高中,所以它的学校,俄罗斯的学校都叫中学,但是它的学校是从小学到中学从一年级到十二年级,一直在这所学校里面,一般只有600人的平均规模,每个班级的人数都非常少。

另外,学校的规模很少,校长几乎能叫出所有学生的名字,更不要说所有老师的名字。现在我们很多学校校长连老师都不认识,这个问题非常之大,他不便于建立良好的教育,另外,不同年代的孩子在一起,他有一个相互学习、相互成长的过程。就是说,高年级的学生帮助低年级的学生这样一个过程,是一个相互学习的小社会,我觉得它是更符合教育的内在发展规律。现在我们都把学校搞得规模很大,那也是效率优先的结果。同样造学校,我不要造十所,造一所就够了,一千人的学校和一万人的学校,那不是一所和十所嘛,事实上是不符合教育规律的,另外不符合把学校办在学生的家门口,学生要走很远很远的路。我刚刚到贵州一个县城去,他们正在建教育城。

一个县城都要建教育城,今后所有的孩子都跑到这个地方读书,学生还是应该在自己的家门口,像我们小时候一样,走几步路就到学校去,这才是符合教育的内在规律的。”( 政府工作报告和教育改革 朱永新2014-3-5)

事实上,“撤点并校”一直在违规,后遗症难补救!

 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我国实行“一村一小”,农村孩子越田塍、吹着麦笛就上学或者放学回家了,孩子们一日三餐在家里,放学后还可为家里干点农活——这是一种学习、锻炼、劳动有机结合的成长过程,不需要校车,也没有校车安全的问题。

就近入学,不过是一条回头老路,在家门口接受教育,理应是农村孩子的一项权利。

把年底突击花掉的数万亿财政预算投入乡村教育,相信这样的政绩会更得百姓的称赞。

不管学生多还是学生少,教育部门认定资源集中就能办好学校。

实际情况如此吗?结果又会是什么?农村孩子都集中读书,果真是他们和父母所愿吗?

记得陶先生在1927年元旦来临之际,饱蘸激情地写下了《我们应当向谁拜年》的名篇:

  我们充饥的油盐柴米是从哪里来的?

 我们御寒的棉花丝绸是从哪里来的?

我们安居的房屋所用的木石砖瓦是哪里来的?

 都是从乡下来的,都是乡下人的血汗换来的……我们今天不应该下乡拜年,下乡送礼,下乡报恩吗?”

从美国学成回国的陶行知本可以在城市里立脚,到北大清华等高等学府谋求让人艳羡的职位,但他满脑子都是乡村乡村乡村,因为他想到乡村去开创一番事业。

他认为中国教育的根在乡村,乡村师资与乡村教育,是中国教育的根基与命脉!

于是,陶行知先生于1927年3月创办并任校长的晓庄试验乡村师范。

同年10月,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任学校董事长,并在校执教,且亲书“教学做合一”校训,从此,在南京便诞生了中外闻名的晓庄师范学校,被誉为“中小学教师的摇篮”。

 中国教育的“根”在农村的“田园、田野、泥土”里,一旦我们的教育离开这个教育的“根”,便闻不到“田园泥土里的芳香”,那么,我们的教育就是缘木求鱼式的教育,只能南辕北辙、掘地寻天,这样的教育是“存分数、灭生命”,让孩子们在无休止的考试中失去了“天性、人性、心性、灵性、悟性、理性”,这样的教育到头来将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有何用?

 所以说,中国学生教育的总“根”在我们广阔农村!

让我们的学生“在劳动中学习、在劳动中进步;在实践中发展、在实践中成长”,这是“体验中学习”,终身难忘!

那种“读呀、背呀、考呀;评呀、比呀、罚呀”等“吊瓶式”的枝叶教育是要不得的教育。

 教育发展到今天,教育改革推进到今天,许许多多的问题,从宏观到微观,从教育到教学,还需要我们去思考,去研究,去追问。

为什么《中庸》说“道不远人”呢? “道不远人”就是说教育之中的“道”,离我们并不远,不要寻觅,就在自己的身边,只要“以身践道”就行,这才是真正的实现“道人合一、天人合一、道行合一、知行合一”中的“体验式学习”。

我们为什么不去寻觅我们教育的“根”呢?

让我们的学生“在劳动中学习、在劳动中进步;在实践中发展、在实践中成长”呢?

非要择什么名校?

择什么好班?

择…… 择来择去,我们的父母将孩子择到哪里?

择到农村的田园里、泥土里、大自然里。

不是吗?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了武汉七个家庭去农村的“桃花源”寻觅我们教育的“根”—— 他们“远离城市的喧嚣繁华,逃离升学和考试的压力。近日,武汉7对父母放弃城市的优质教育,在乡下找了一所废弃的小学,自己教孩子诵经读典、练习书法。” 他们“7对家长坦言,此举实属无奈,只因对现行的教育体制失去信心,不得已只好去摸索一条能够保护孩子们天性的教育之路。”(武汉七个家庭“桃花源”式教育引争议 2013年01月04日 《中国青年报》)

试问,7对家长在农村的田园里、在农村的泥土里、在农村的大自然里,他们是否寻觅到我们教育的“根”呢?能否闻到“田园泥土教育"硕果的芳香吗?

 任何事物只要按照她的规律办事,就能够成功,尤其是教育更是如此,因为这 7对家长在农村的田园寻觅我们教育的“根”,可是,教育的“根”就在农村的”田园“里。

3.教育为什么离不开“田园”?

大自然的“田园”里,就是活教材,真正的教育是“不教”的教育! 我们每个人的思想领域,就像一块田。 只有因地制宜,才能种好这块田。

农谚有 “高地芝麻洼地稻,沙土地上花生,黄岗坡上红薯,不高不低种黄豆”说法,也就是说“高的田地种芝麻,低的田地种水稻,含沙土适合花生,红薯适合黄岗坡土壤,黄豆播种在不高不低种土地上。” 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好,读大学, 读研究生,读博士生,当科研人员,从事文学、医学、艺术等方面工作。

 有的学生成绩一般,读职专,学技术,当工人,当技术工人,当技术尖子,当白领,当高级白领等。 有的还可以学经商,当商人,干好了,就能够当老板,当企业家,当总经理,当董事长 等 。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才能,只要善于挖掘自己的潜能,在各方面都可以获得美好的前途。 学生就象一块“田园”,种什么就收获什么,不种就荒芜,光长野草不长苗。 学生就象一块“田园”,不是一张张可以随意涂画的“白纸”、也不是一个个能够随便灌输的“容器”、更不是一块块任意开恳的“土地”,而是一个个看得见、摸不着的鲜活的“心田”。

教育者在孩子的“心田”里播种什么,就会发什么芽,开什么花,结什么果。

 播下阳光的种子收获灿烂的笑容;

播下学习的种子收获技术的花朵;

播下个性的种子收获创造的硕果;

播下良善的种子收获诚实的果实;

 播下贪婪的种子收获罪恶的野果;

播下歧视的种子收获仇视的苦果;

播下仇视的种子收获报复的恶果。

 正如法国教育学家卢梭在他《爱弥儿》一文中写道:“人生当中最危险的一段时间是从出生到12岁,在这段时间中还不采取摧毁种种错误和恶习的手段的话,它们就会发芽滋长,以至以后采取手段去改的时候,它们已经扎下了深根,以至永远也把它们拔不掉了”。

一句话新闻,那就是教育者只有在孩子“心田”里播撒美的种子,我们的教育才能够开出美丽的花朵、结出香甜的硕果! 为什么? 因为,在乡村绿色的“田园”里,那里“蕴育生机与美丽”,那里播种着“美好的、希望的、生命的、快乐的”种子,那里播着“阳光的、向上的、健康的、明天的”种子!

 因为,在乡村绿色的“田园”里,那里是秋收春种回报的地方——只有在秋风送爽的时节,学生才能体会到“大豆粒粒饱,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硕果飘香的“田园泥土”芬芳的气味;只有让我们的学生亲眼感受到收获的气息,才能懂得“春种秋收”的道理,才能明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含义!才能悟出“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哲理!

我们的教育,只有让我们的学生“认识田园、体验田园、热爱田园”,才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热爱国家、热爱父母”的美好情感,才能培养学生“乐于实践、勇于探索、敢于创造”的进取精神,进而在亲历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

让我们的教育者努力地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田”里,播下阳光、学习、发明、善良的种子,使其“心田”不荒芜,让可爱的孩子们在阳光明媚的时刻,茁壮成长、春华秋实、硕果累累。

孩子的心、我们的心、天下人的心,只有心心相印、万众一心、心平气和,才能心悦诚服地、心旷神怡地学习,才能心甘情愿地、心满意足地创造这个美好的世界!

让我们的教育者,将教育的春风吹拂孩子的“心田”、把教育的阳光植入孩子的“心田”。

关键的问题是——学生这一块“心田”的“田园”里,谁来播种?播种什么?

如何播种?

 所以,教育离不开“田园”!

 4.教育为什么离不开“泥土”?

 何谓“泥土”? 就是在大自然的大地上的普普通通“泥土”,我们不要轻视这普通的泥土,你看她默默无闻,从不炫耀自己。

在花园里,人们赞美的是芳香的鲜花,而养育鲜花的泥土却不为人知;高楼大厦盖起来了。

 普普通通的“泥土”,是它承载了万物,孕育了生命,生长着希望,寄托着人类的美好未来。种子在泥土中等待,因为它渴望光明;泥土,没有花一般的妩媚,也没有草一般的翠绿,更是没有树一般的强壮。 这些,我们教育根本就不知道!

如今,我们的教育,孩子仍然没有摆脱“万般皆下品,唯有分数高”教育的思想,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从一出生起,便走上传统的教育之路的那天开始,就注定背上光宗耀祖沉重的十字架。

 在加上目前“应试”教育的“火爆”,整个社会都在重视“分数”的教育,促我们的教育,没有让我们的学生体味到生活艰难,体味到生活中的“五味”,生活中的跌宕起伏。

整个教育脱离了“地气”,变成了“地狱”般的死“学习”,让孩子成了“分数”下的“奴隶”:急功近利、拔苗助长。 可以说是教育脱离了教育的实践,教育的发展有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丢掉了这样的教育理念,使教育这块“阵地”变成了吃人“魔鬼”,孩子的前途令人担忧。 如果我们把老师当做“农民”,学校教育当做“泥土”的话,那么,学生就是一颗生命力非常旺盛的“种子”,当我们 走进学校,感觉的在这片神奇的“泥土”里,到处充满生机盎然,好像在每一个草根里,都能冒出顽强向上的生命力来。 什么是教育的“泥土”?

 教育的“泥土”是“家长、学校、老师、社会”,在学生的“心田”里播下“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父母、热爱生命、热爱他人、热爱祖国”阳光向上种子!

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有“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的坚定信念,不断拓宽夯实教育的“泥土”,时刻警记“为山九仞,功亏一蒉”的经验教训,永不懈怠,最终成就教育之伟业。

 其实,学生就象一块田地、孩子是我们的责任田、我们种什么就收获什么?

播什么种?

就结什么果?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一颗神奇的种子、一颗魔术的种子,这些种子开出什么花?结出什么果? 基本上取决于父母事先在孩子心田种下一颗什么样的种子?

父母在孩子心田播下的是“智慧、高分、金钱、物质、吃喝、玩乐”等等,父母播下的种子不同,这些种子开花、结果就不一样,孩子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所以,孩子长大后的格局就不同。

 是呀,我们的孩子是一粒种子,他的成长需要“泥土”、他的发展壮大需要“泥土”、其归宿更需要“泥土”。

 也就是说,要让我们的孩子知道在他成长过程中,是这片默默无闻“泥土”把他养大,无论成功与否?每一个人都离不开“泥土”的属性、“泥土”的芳香,否则,就是空中楼阁。 教育离不开“泥土”,“泥土”为什么能够“朴实无华、质朴坚强、博爱无私”?

是因为它承载了万物,孕育了生命,生长着希望,寄托着人类的美好未来。

“泥土的芳香”是一切生命的希望,我们岂能轻视这普普通通的“泥土”?岂能不闻在默默无闻“泥土的芳香”?

 是的,让万物回归“泥土”。

让我们的教育回归“自然”,走进“田园”,脚踩“泥土”,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在“泥土香”这片广阔的世界耕耘、播种。

让我们的教育“学以致用”,最终,使理论与实践真正的相结合。 由于脱离了教育的实践性,学生走向社会之后很多都是彻头彻尾的书呆子,难以适应相关工作,大多数是学非所用、用非所学。

 所有这些,都是当前中国教育的软肋,以至于出现了、培养了——“毕业后死都不下基层!”这样的天之骄子。 “毕业后死都不下基层!”,这是厦门大学一位湖北籍女博士因对暑期基层实践条件不满,在微博上“吐槽”,引发风波。

现在有很多的孩子10多岁,鞋袜不会穿,鞋带不会系,书包还要让长辈代为背着,出门心打的,吃必肯德基,喝必高级饮品,穿必世界名牌。

还有诸如——网聊、偷菜、玩游戏,吃饭、睡觉、发脾气;吃一碗,端一碗;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 现在的小学生、大学生、博士生,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天书”教育环境下生长,缺失教育的“泥土”气息,高楼大厦能够盖起来吗?

 所以,教育的“泥土”是“家长、学校、老师、社会”,在学生的“心田”里播下“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父母、热爱生命、热爱他人、热爱祖国”健康的、阳光的、向上的“种子”!

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有“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的坚定信念,不断拓宽夯实教育的“泥土”,时刻警记“为山九仞,功亏一蒉”的经验教训,持之以恒、永不懈怠,以完成教育之伟业。 所以,教育不但离不开“泥土”,还 离不开农作物 ?

 5.教育为什么离不开农作物 ?

 为什么说教育离不开农作物?

 因为教育就是“农作物”!

为什么?

如果说教育就是“农作物”的话,那么,老师就是“农艺师”,学生就是“农作物”的耕耘者,学习的课程就是各种各样的“农作物”。

下面我们将各种各样的农作物与学生学习课程的关系—— (注 农作物与学生学习课程的关系 只是个不恰当的比喻 )

语文:小麦

 数学:玉米

 英语:芝麻

 物理:大豆

化学:花生

生物:白菜

地理:萝卜

历史:苹果

 政治:水稻

做为一名教育中,我们应该象农民一样,守护着自己的“责任田”里的“农作物”。

 做为一名教育者,我们应该象农民一样,知道自己的“责任田”里,那一快“田”高?那一快“田”低?播种什么“农作物”?

上面我们说过“高的田地种芝麻,低的田地种水稻,含沙土适合花生,红薯适合黄岗坡土壤,黄豆播种在不高不低种土地上。

事实上,”万物都是环境的产物,生态环境质量不同,物种自然会存在差异。 我们就拿中成药来说,不同的药材原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及积累活性药物成分所要求的生态质量是不同的,有的喜阴,有的喜阳,有的喜水,有的耐旱等。

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环境对于植物生长的重要,本质好的事物、人到了不合适的情景、环境会受影响而发生质变。借喻人受到环境的影响,品质变坏。

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

为什么同一个班级,同一个老师,孩子的成绩不一样?

其实主要是指这个孩子的父母与那个在的父母的不同。

所以,不同的孩子家庭教育环不同,教育的孩子就不同。

 所以,做为一名教育者,我们应该让—— 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读大学,读研究生,读博士生,当科研人员,从事文学、艺术、医学等方面工作。

 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读职专,学技术,当工人,当技术工人,当高级技术工人,当白领,当高级白领等。

 不想从事上面的工作还可以学经商,当商人,干好了,就能够当老板,当企业家,当总经理,当董事长等。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才能,只要善于挖掘自己的潜能,在各方面都可以获得美好的前途。

 学生就象一块“田园”,种什么就收获什么,不种就荒芜,光长野草不长苗。

 学生就象一块“田园”,不是一张张可以随意涂画的“白纸”、也不是一个个能够随便灌输的“容器”、更不是一块块任意开恳的“土地”,而是一个个看得见、摸不着的鲜活的“心田”。

同时,农民都知道一般农作物都有个“蹲苗”期。

农谚说:蹲苗如施粪。作物蹲苗增产的例子举不胜举。

 所以,“蹲苗”是农民种田上的一句俗语。 农民们在庄稼出土后,长到一定的时候,一般并不急于浇水,而是先让它旱一旱更好。

因为越是旱,小苗越是往深处扎根吸收水分,逼着自己的根系发达起来。

别看此时的小苗蔫头蔫脑的,可一场透雨下来,它立刻精神起来,遇风还不倒伏!

所谓“蹲苗”,就是让禾苗拚命地往下扎根,用根去吸取土层深处的水分,让禾苗更粗壮,促其生长健壮,缩短节间,抗御倒伏、促进根系发达、深扎于地下、提高植株的抗倒伏能力,这样过一段对间以后,它们的根就能扎得牢牢实实的,再一浇水、施肥,就会长得又壮又稳。

这就是蹲苗的好处!

 农民伺候庄稼和老师教育带学生是一样的。

 庄稼需要“蹲苗”,学生也要适当地“蹲蹲苗”。

不要剥夺孩子的需要感。

让他适当地饿一饿、冻一冻、累一累、痛一痛有好处的,因为蹲苗的孩子了更健康!

 农作物的生长需要“蹲苗”,学生的教育与成长成长也需多“蹲苗”。

这是教育学生的必经之路,只有“蹲好苗”,打牢基础,积蓄正能量,“苗子”方能茁壮成长,成大器、堪大用,成为祖国和人民的栋梁。“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

 明代宰相张居正从小就天资聪慧,深得湖广巡抚顾辚欣赏,称之为“将相才也”。

 张居正13岁考举人时,虽然考得不错,顾辚却给监考官打招呼,希望不要录取他,理由是“张居正是一个大才,早些发达,原没有什么不可,不过最好还是让他迟几年,等到才具老练了,将来的发展更没有限量”,张居正自然落榜了。

3年后,张居正考取了举人,顾辚还是觉得他太年轻,告诫他“要做伊尹、颜渊那样的人物,不要只做一个年少成名的秀才”。

张居正对顾辚的做法不仅没有怨恨,反而感激终身。这种有意让人才“蹲苗”的做法,就是教育之道,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所以说,教育之道,根在“蹲苗”教育,学会正确的家庭指导教育,给孩子充分发挥成长的健康空间,那么孩子的“根”会格外的粗壮,更加有力的面对成长的狂风暴雨。

可是,现在的教育,都是“拔苗助长”,哪里还有“蹲苗助长”?

 回过头来看我们的家庭教育。说起来,中国父母“望子成龙、盼女成龙”那是世人所公认的。

果真是“望子成龙”吗?

大多数中国父母的“望子成龙”只是盼子女考大学,而不是盼子女做大事,成大器。

你看:人家学钢琴,咱也学;人家学舞蹈,咱也学;人家上美术班,咱也报,一句话,绝不输在别人的后面,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孩子还未出生,很多妈妈已经“产前焦虑”,生怕孩子胎里发育得不如别人;不到1岁,开始进入早教中心、识字、绘画,刚会说话就背唐诗、学外语、学算术,2岁开始学乐器,3岁开始学小学课程,提前3年就要去到幼儿园排队报名;刚进了“幼儿园”,紧接着就要给孩子物色“名小学”,刁钻古怪的“幼升小”考试题目足以让大学生无可下手;还有“鬼门关”一样的小升初,家长陪着孩子端坐在奥数课堂上和自己的年龄较劲……几乎所有家长聚在一起谈论的都是“报了什么英语班”“奥数学得怎么样”。

 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学校,为了孩子的考试成绩、为了学生的考试分数,更为了学校的升学率、上线率,也更为了教育部门的政绩,我们的学生没有了“双休日、节假日”,只有拼命地补习功课、做作业、考试。

哪里有锻炼的时间?

谁人让你锻炼?

想的臭美!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2-3岁,不,有的从1岁就不惜血本、不惜重金、下决心、下苦心,带着孩子穿梭奔波于各种培训班、补习班、特长班、琴棋书画班、天文地理班、奥数英语班、文学写作班、MBA班,无所不包,无所不为。

 人的成长与生物有同样的规律可寻。

“拔苗助长”者失败的教训,古来有之,但人们往往置失败的教训于脑后,犯着世世代代类似的错误。

而且在铺设着营造明星和富豪平台的当今,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在违反人才成长规律的“拔苗助长”的错误道路上愈走愈远,大有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势头。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才能,只要善于挖掘自己的潜能,在各方面都可以获得美好的前途。 学生就象一块“田园”,种什么就收获什么,不种就荒芜,光长野草不长苗。

学生就象一块“田园”,不是一张张可以随意涂画的“白纸”、也不是一个个能够随便灌输的“容器”、更不是一块块任意开恳的“土地”,而是一个个看得见、摸不着的鲜活的“心田”。

事实上,教育孩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绝对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

这与我们农民种庄稼一样,禾苗什么时候发芽长叶,什么时候开花结果都有一定规律,我们施肥浇水也要有科学的计划和管理,过度了就会伤苗、枯萎、甚至死亡。

同样的道理,孩子的成长也是分阶段的,该玩耍时就应该培养他们天真活泼、可爱纯真的性格,真的不知道,我们的父母为什么非要推着孩子向前跑、向前追、向前冲,军训场摔跟头才怪吗?!

这样最终害的是自己的孩子! 大自然的“田园”里,就是学生最好的教材,真正的教育是“不教”的教育。

 所以,身处都市的孩子,哪里会参与农作物种植、培育、收获的全过程?哪里会有亲近自然、体验生活经历?

所以,教育离不开、田园、泥土与农作物!

可是,今天,我们的教育恰恰远离孩子们需要的教育。

如此教育,谈何减负?

田园泥土香教育理念:为何让学生减负不难?(中)

附录——

 第五篇 田园泥土香教育理念:为何让学生减负不难?

(注 《田园泥土香教育理念:为何让学生减负不难》一文,2014年3月9日,为中国教育人博客【聚焦两会】征文,今天重新修改于【简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