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产品产品思维Interesting Business Models | 有趣的商业模式们

Tinder for X |生于社交,但不止于此

2015-05-18  本文已影响16782人  钛点在简书

[利申:文中提到的HomeSwipe(Skylight)创始人Michael 和本文作者我属于私人朋友关系。还欠他一顿饭钱,但这不造成取材上的偏向性...另外像这种不作为全文中心出现的应用以后就不写利益申明了]

这个以颇具趣味的男女社交方式起步的应用早就有了广泛的关注。但有意思的是,那些以Tinder for X 之名出现的众多后来者大多不在乎社交,而把重心放在了以不断左滑为中心的快速选择上。

--现代约会法则

很多很多年前,日本或者韩国的某个综艺节目曾经做过一个挺有意思的设置。男女嘉宾分别坐在有桌面显示屏的长桌两边,选择自己心仪的对象,而只有互相选择了对方的人才会在桌面上显示一条红线。

很多年后,在原版HotorNot——一个让所有浏览者快速评价照片上人长相的网站——被青年实名社交网站Facebook完全压倒之后,连续创业者Sean Rad决定推出在智能手机上运行的某款简单直接的社交应用。

简单直接的意思是,使用者能在整个屏幕上看到的只有对方用户的照片。如果你感兴趣,右滑/点爱心,没兴趣的话,左滑/点“X”。

当然,对于大多数使用者而言,这种模式到后来就变成了——不断左滑,在所有看起来还不错的照片前右滑,不到一秒内发送一个可能不会有回应的好感,然后继续左滑找下一个可能。

这种极端坦率的只看长相而忽视其他一切简介,爱好,兴趣等人物组成因素(还记得那个用算法+试错优化了婚恋网站档案来找到未婚夫的女博士吗?)的社交方式,无疑放大了现代文明中某种不可言说的阴暗面。在推出之后,和汹涌而来的关注及活跃用户一起出现的,就是来自主流社会/中老年阶层的大肆声讨和忧虑。

当然,如果伟大的爱尔兰毒舌家王尔德还在世的话,大概可以借笔下人物亨利勋爵的话为这群青年辩护:“只有肤浅的人才不以貌取人(It is only shallow people who do not judge by appearances.)”。可惜的是,这个作家包括那个人物都不怎么受主流社会欢迎。

所以在那群最多接受用Facebook的人的眼里,所有Tinder的用户,都属于新生代的肤浅年轻人。他们完全只看长相,不愿费心了解任何深入的东西,甚至懒得使用免费的站内信写一条搭讪的话,而只打算右滑一下表明态度。

——Tinder for X 社交模式

当评论家看到年轻人的蠢和烦躁的时候,商人们看到的是这个特性后的赚钱可能。于是一众以Tinder for xxx为名的应用出现,其中一些大概只是借这个名头,但另一些,或者说很大部分都完美地诠释了Tinder背后隐藏的时代模式。

Tinder for X中的一部分仍属于社交领域。只不过进行了用户群体上进一步的细分,比如专门为LGBT市场打造的。或者是转移了主要用户的重心,比如为专业人士提供的职场社交——相对于原Tinder主打青年约会的定位。

虽然职场专业人士的Tinder看起来和原创者Tinder本身的定位非常不搭调,宣传时也容易遭到评论者的质疑嘲讽(据个人记忆,我当年也在Reddit上的某条帖子里嘲讽过此类应用,naive)。但在Google上搜索一下“Tinder for Professionals”,竟然能发现很多参与者,包括Belinked, LinkedUp, Weave等。前两者在取名上就把Linkedin的份都占了。

上中下分别是LinkedUp,Belinked和Weave。

相对而言我更喜欢Weave,它真正体现了Tinder模式在职场社交上的应用可能。另两个看起来和专业人士或者职场社交毫无关系,而只是将看脸社交这一个特点,或者说Tinder广为人知的噱头照搬到了Linkedin的使用者那。

这种风格总是让人想起一个早已被下架,叫放倒你朋友(Bang your friends, 有意者自己查,为了文明用语请允许我随意翻译了)的应用。

Weave看起来是很不错的尝试。这是一个尝试在本地连接想要认识的职场人士的。

在Tinder原有的单屏幕了解对方的模式上,它放入了一些简单的文字简介,同时还加入了共同认识的人这个比较有趣的设置(这是Linkedin用户们比较看重的信任感背书)。

一开始就是冲着线下见面发展,所以有细分的小组方便发现感兴趣的人。另外还保留了他们的匿名表示感兴趣或者拒绝的功能。Tinder的在双方都选择爱心后自动建立联系(A Match)是一个神奇的社交创新。不主动不负责的年轻人喜欢它,实际上,那些经常在Linkedin上发出没有回复的站内信的人,或者一直迟疑应该是自己主动还是等对方联系的人也喜欢它。

从这些方面来看,撇开看脸社交这一点,Tinder模式并非是青少年的专利。不管是通过简单滑动快速了解所有可能对象,还是这个通过自动连结感兴趣双方来降低(主动方的)心理成本的设计都适用于所有人。

与其说它是青少年社交工具,不如说是这个新时代本身的社交法则。而且这个模式的应用似乎不局限于社交领域。

——Tinder for X 快速选择

以Tinder for xxx为名的应用中,有一部分是属于和社交毫不搭界的时尚及消费领域。比如服饰推荐平台Grabble,发现身边好餐馆的Nibbly,租房帮手Homeswipe等。

相对于发挥双方爱心连线这一特点的社交领域Tinder for X而言,这类时尚,消费,甚至餐饮类的Tinder for X则强调了原版以图为重点快速选择的特性

这或许也来源于选择餐馆服饰和青少年约会异性的一个微妙共同点——你总是有很多选择,最吸引你的其实就是长相/外表,你实在懒得花太多时间在选择上。

那么这种左右滑来做决定的方式,完全契合了使用者在大量选项前进行快速选择的需要。Homeswipe就直接把这个动作嵌入了自己的名称里。这个应用属于纽约市新创企业里常见的房地产相关创业(该市另一常见类别可能是订馆子)。神奇的是,同属于此类的另一个纽约新创Doorsteps也采用了用Tinder模式来找公寓的方式。

正如那些消费类应用抛去Tinder的社交特性而扩展了看图选择这一点一样,一些神奇的涉及投票的应用则抛开了看图这一点,只应用了滑屏快速选择这一因素,比如Verto和Candidate。

虽然失去了大幅图片这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这类应用似乎还是依靠快速选择的方式发挥了他们的作用。每一屏都是一条简单的政策,目标用户——那些不太关心时政的选民——通过快速判断自己在每一条政策上的意见来找出更符合自己心愿的候选人。

就如那个验证码项目能通过众包进行电子录入一样,这种左右滑选择则可以用简单快捷的方法进行一些数据搜集和判断,包括确认个人倾向(这点也应用在之前的服饰类喜好分析里),以及群体投票的统计等。

——结尾 模式的出现

从青少年社交到职场人脉,到时尚消费以及房屋类应用,再到这种投票和统计类。Tinder for X的应用看似离原版那个满溢荷尔蒙的东西越来越远,但在模式上反而愈发清晰。

每一个应用,都符合了这个时代最典型的手机人——那些单手持机不断在各种空隙滑一下屏幕的人——的行为特征。

最后,让我们回到本文诱因:一个前几日登上Product Hunt热榜的应用Tinder for Tinders(tinder4tinders)

这个应用让你用Tinder模式来浏览(或者说表决)Tinder for X应用们。看起来似乎有种俄罗斯套娃的诡异感。 但从这种角度看,不管是应用里搜集的那些Tinder for X应用,还是这个奇特的应用本身,都表明当后来者用Tinder来类比的时候,他们说的早就不再是一个社交有关的东西。

他们说的或许是为了挑出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消费类),或许是表明自己的倾向(个人喜好分析类),或许是进行一些表决(投票统计类)。

总而言之,这个词因那个社交应用而生,但早就远远不止于此。

[注:本文于5月13日通过公众号发布(链接为原文)。 目前正在往这里搬的是过去的文章。微信用户可以关注钛点(taipoint)的公众号,非微信用户可以关注推特@taipointfun,或者TNW Index上的档案(在逐步建立中,话说我真的有在认真建立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