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集市
2019-02-01 本文已影响69人
非要叫安娜
记得小时候,去赶集对我来说是个很新鲜的事。那时我住在镇上,相比那些村里的人,我家离集市已经很近了,走路10分钟就到了。乡里的集市并不是每天都有。我们镇上的集市分为红集和背集。红集就是开放集市的时候,背集就不开放。日历单数就是红集,双数是背集。
因为我家只在镇子的边缘,也算是现在的城里的近郊吧,所以镇子附近的村民都会来赶集都会路过我家门口。路上有提着篮子的,有骑着三轮车的,有开着拖拉机拉化肥的,好是热闹。小孩子看到这阵势也都跟着兴奋起来,我也总是拉着外婆要去赶集。 我们家去赶集的阵势也不小。外公骑车三轮车,我和外婆一人坐在两边。这待遇算是有“私家车”了。
我很喜欢跟在外婆后面,看她买菜。一般卖菜的人也都是认识的街坊邻居,碰到了就会多聊几句,我就在一旁看着这些各式各样的菜摊,听着周围热闹的声音。对于大人来说,赶集不过是买菜,买些生活用品。但对于小孩,更像是一个观察外界生活的窗口。看着大人们买卖之间的交易,菜摊上村民自家种的菜,卖猪肉摊上的大砍刀,自己老母鸡下的土鸡蛋,便一切都那么新鲜,想着可以和小伙伴们模仿着玩赶集的游戏。
现在长大了,住在城里,去类似沃尔玛那样的超市大概就是赶集吧。相比起来,现在的超市也感觉不出儿时的新鲜,人少时就逛一逛,人多时反而想着买点自己需要的赶紧离开吧。
小时候的集市上很嘈杂,但感受到的是一种人情。而现在的超市,听到的都是促销声。我想这之间隔着的大概就是一种无法逆转的流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