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桃花相映红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最美人间四月天,万紫千红舞翩跹。踏青郊游好时节,无限风光在山川。
一
初夏时节,姹紫嫣红,莺歌燕舞,正是外出游玩好时节。
“少爷,咱们到前面找一户人家讨碗水喝吧?出来游玩半日,咱们带来的水早就喝完了!”一位书童模样的少年用衣袖擦了擦顺颊而下的汗水,抬头问马背上的一位玉面书生。
“好,少爷我也正有此意!”玉面书生望着半山腰,隐约可见一处茅草屋掩映在一片桃花林中。他从怀中掏出一方洁白蚕丝手帕,擦了擦额头上细密的汗珠儿,“这艳阳高照的好天气虽适宜外出游玩,但唯一的憾事就是得需要多备一些茶饮。其实,少爷我也早已口渴难耐了!”
“大壮,望山跑死马,咱们得加快脚程,早点儿赶过去。不然,我们至少还得忍耐一个时辰不可!”马背上的玉面书生艰难地吞咽了一下口腔里的津液,立刻催促道。
“好咧!少爷您坐稳了!”书童又擦了擦两颊小溪般流淌的汗水,牵着马缰绳,加快了步伐。
顺道蜿蜒盘旋的山道,二人又将近走了一个时辰,终于来到了那处半山腰的茅草屋院落前。
一些大大小小的石块儿垒就了五尺多高的院墙,一扇用胳膊粗细的木棍扎成的木柴门半掩着。院子外的几株粉红色桃花开得正艳,真乃一方世外桃源啊。
“请问一下,屋里面有人吗?”大壮把马拴在外面的一棵木桩上,拍了拍柴门。
“谁呀?”随着一道百灵鸟般动听的声音,一位身穿土黄色粗布衣的女子从茅草屋里闪出来。
玉面书生顿时觉得眼前一亮——哇,好清秀的山野村姑!虽然没有城里那些大家闺秀绫罗绸缎的穿着打扮,但是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棵山中的小野花。朴素,淡雅,清新脱俗,给人一种天然雕饰的自然之美。
“这位小姐好,我们主仆二人今日来此游玩,之前所备的茶水已饮用殆尽。现在依然口渴难耐,特来讨碗水喝!”玉面书生赶紧上前躬身施礼。
“噢,你们——想喝水的?”穿着粗布衣的山村少女连忙打开柴门,“快点进来吧!”
“多谢小姐!”玉面书生主仆二人跟随山村少女来到院内。但见小院内一棵桃花树下摆放着一张石桌,两块儿十寸左右见方的石墩分列两旁,应该算是石凳吧。院内陈设虽然简单,但是收拾得干干净净,井井有条。可见,女主人应该是一位非常勤快的持家有道的妇人。
“给,这个是我父亲早上从山上打的山泉水,很甘甜的!”玉面书生正在四下打量,那位宛若夜莺啼啭的山村少女从屋里转身出来,手里捧着一个粗糙的瓦罐,向玉面书生走过去。
“多谢多谢小姐!”玉面书生赶紧去双手接过来,再顾不得许多斯文礼节,一仰脖咕咚咕咚喝起来。
“啊——”玉面书生从怀中取出蚕丝手帕,擦了擦嘴唇上的水珠,“真的太甘甜了!”
说完,又把瓦罐递给他的仆僮。仆僮早已口渴难忍,接过瓦罐如牛饮,一口气喝干罐中山泉水。
“两位吃过中饭了吗?”山村乡姑接过仆僮还回的空罐,笑问道,“时值中午,如果两位不嫌弃我做的饭粗糙难咽,就留下来吃过中饭再走吧!”
“好,好,那我们主仆二人就多讨扰了!”玉面公子赶紧报拳作捐。
“那你们先坐屋里休息一下吧,我去给你们做午饭!”山村姑娘把他们主仆二人让进茅草屋里,自己转身就去外面柴房做午饭了。
二人打量了一下屋内设施,实在是太简单了——两排竹篾做成两张隔栅把茅草屋分为三间,中间算是客间,只有一张石桌和两张石凳,靠北边的墙角放了一张木桌椅。
屋内陈没虽然简单,倒也干净整洁,可见主人的确是一位勤俭持家的能手。
二人正谈话间,山野村姑已经做好中饭,于是赶紧招呼二人用饭。
“你的动作真麻利,这么快就做好了?”玉面书生由衷赞叹道。
仆僮倒也不客气,接过饭碗三五口又吃完了饭。
“没有想到姑娘的手艺这么好,我们主仆二人真的是太幸运了!”玉面书生啧啧夸赞。
“我们这里哪有你们家的饭好吃?不过是粗茶淡饭而已。”姑娘很直爽地回答道。
“我爹爹上山打完猎先下山去卖一些山货,等傍晚才回来!”山野村姑见二人吃完饭没有说要走的意思,就委婉地下了逐客令。
“噢,好吧,那我们就先下山去吧!”玉面书生对仆僮说。
下山的路上,玉面书生兴奋不已,直夸山村姑娘长像秀美,手艺高超。一路之上,还时不时回头遥望着那隐约可见的茅草屋。
等回到府中,老夫人笑问二人这一日游赏的景色如何。玉面书生却一直在向老夫人诉说山野村姑如何优于府中的丫环婆子,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老夫人见他眉飞色舞,滔滔不绝,就随口说道:“我儿如此喜欢这位山野村姑,不如把她纳入府中,服侍我儿日常起居。”
玉面书生闻听,顿时欣喜若狂。本欲直言想告诉母亲要她作自己的夫人,又唯恐母亲不同意。心想先把她请来做服侍丫鬟,等时机成熟,再让她成为相府第一少夫人。玉面书生第二日用过早膳马上起启,与仆僮一起前去寻找那位姑娘,问她是否愿意到丞相府,将来可是会富贵滔天的。
然而,当他与仆僮兴冲冲赶到昨日山中茅草屋院落外,下马之后却发现柴门紧闭。
玉面书生用力拍打柴门,院内却无人应答。等了半日,仍不见有人出来。
玉面书生就与仆人耐心等待。然而,等到日过三竿,还不见有人出来。
正当主仆二人焦躁不安之时,忽闻身后有人沉声问道,“两位公子在这里有何贵干?”
二人回头一看,但见一位满目苍桑的老伯背着一大捆干柴,额头上豆大的汗滴正如断了线的珠子滴滴答答落下。
玉面书生赶紧上前一躬倒地,“老伯好,我们主仆二人是昨日在此借水讨饭的,今日前来专门感谢此院中的女主人!”
“哦,”那快请进去吧,满头大汗的老伯闻听赶忙把主仆二人带进院中。
“两位公子先请坐,我把这些木柴放柴房去!”老伯说着,转身往柴房去了。
“老伯,请问一下,昨日为我们做中饭的姑娘是您什么人?”玉面书生见老伯回转来,忙上前打听。
“哦,你们说的是我的女儿——桃红吧?”老伯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满面含笑道:“这孩子今天一大早就下山去了!”
“下山去了?干什么去了?”玉面书生闻听顿时紧张起来。
“哦。她说她要替我把昨天打的山货进城卖了,然后买一身好看的衣服。于是我就让她进城卖山货去了!”老伯盯着紧张不安的玉面书生,不解地问,“这位公子为何要这么问?”
“哦,是这样的,我母亲闻听桃红姑娘昨日为我们主仆二人解了饥渴之难,特让我们带她到府中一坐,以感谢她的盛情款待。”玉面书生红着脸回答道。
“那,那我们先回城去了,说不准能在半道上遇到她呢!”玉面书生不等老伯答话,深鞠一躬,转身慌慌张张就往外走。
“如果你们把我女儿请到府中一叙,可要记着来告诉老汉我一声!”身后传过来老伯高喊。
“一定一定!”玉面书生转身再拜,尔后匆匆来至院外。三步并作两步,来到了栓在院外木桩上的坐骑前面。翻身上马,匆匆下山去了。
有道是无巧不成书,正当二人赶回城去,在城门口恰好遇到正要出城的桃红姑娘。玉面书生惊喜不已,连忙催马上前,高声喊喝,“桃红姑娘请留步,桃红姑娘请留步!”
说话间已来到她面前,玉面书生赶紧下马,双手抱拳施礼,“哎呀呀,我可找到你了!”
桃红姑娘一见是玉面书生,也欣喜地笑着说:“真巧呀,怎么是你们?”
玉面书生朗声大笑,道:“我们二人正为寻你而来,听闻老伯说你进城而来。我们又连忙下山来寻你,没承想在这里遇到了你。快快随我回家,我母亲要感谢你昨日为我们解渴止饿!”
说完,他又红着脸小声道:“我也想请你留在府中,日后还想……请你作丞相府的第一少夫人!”
“啊,这,这恐怕不行吧?”尽管玉面书生的话音很低,桃红姑娘还是听到了。于是她红着脸连忙推辞,“我一个山野村姑,那些大家闺秀的很多礼数都不懂,怕是被府中的人耻笑的!”
“没事,只要我喜欢,那些下人都不敢说什么!“玉面书生竭力劝说她。
劝说良久,桃红姑娘终于答应玉面书生随他一起回府。玉面书生见状,喜不自胜。忙吩咐仆僮大壮下马,让桃红姑娘坐上去。
桃红姑娘连忙推辞自己从来没有乘马行走,但是玉面书生让大壮牵着马,非要桃红姑娘坐上去不可。
最后,桃红姑娘推辞不过,只得依了玉面书生。
三人边走边谈,不多时就回到了丞相府。
进得府中,桃红姑娘吃惊地看着高宅大院的丞相府,亭台楼阁,水榭长廊,假山鱼池,真的是叹为观止。
待到拜见老夫人,桃红姑娘更是忐忑不安,生怕被老夫人瞧不起。
没承想老夫人眼见儿子满面笑容,也就非常客气地让人给桃红姑娘看座倒茶,夸赞她长得也算俊俏。
眼见已经赤日中天,老夫人吩咐下人赶紧做饭款待桃红姑娘。
望着琳琅满目的各色菜品,桃红姑娘举箸不安,不知道怎么下筷。玉面书生赶紧给她挑了几个特色菜肴,亲自为她示范如何吃食。
午餐过后,桃红姑娘满面含羞地要回家,却被老夫人笑问是否愿意留下,服侍少爷的日常起居。
桃红姑娘惊讶地望着老夫人,正要禀报老夫人无意留下来。却被玉面书生急忙拉到一边,悄悄恳求道:“我希望你能留下来,日后我要你做我的少夫人!”
“母亲,桃红姑娘不好意思说出口,我刚才已经问过她了,她愿意留下来!”玉面书生不等桃红姑娘说话,抢先替她回复母亲。
“那好,从明日起,少爷的饮食起居就由桃红姑娘负责吧!”老夫子笑眯眯地看着红了脸的桃红姑娘。
“对了,母亲派人给桃红姑娘的父亲送个信,告诉他桃红姑娘已在丞相府留下来,一切安好,请他放心!”玉面书生满心欢喜道。
“好的,我儿考虑周全,我这就差人给桃红姑娘的爹爹送信去!”老夫人笑呵呵地看着心满意足的儿子。
然后,没过三日,桃红姑娘就以思念、担忧爹爹为由,非要回家。
无论玉面书生怎么劝说,桃红姑娘坚持要走。玉面书生看她态度坚决,只得同意。
他本欲与桃红姑娘一同回山上看望,但老夫人以马上就要参加三年一次的皇上亲自殿试,让玉面书生安心读书。待到殿试高中三甲,再去也不迟。
然而,桃红姑娘走后再也没有回来。玉面书生只好与仆僮再次上山,去寻桃红姑娘。
可是,当二人来到阔别多日的茅草屋前,却发现柴门紧闭。二人在外连叫数声,不见有人出来。
玉面书生实在按耐不住,于是轻轻推开柴门,进入院中,却发现茅草屋中门大开。玉面书生主仆二人呼唤良久,无人应声。二人忐忐忑不安进入屋内,却发觉屋内空无一人。
二人坐在院中桃花树下,又等了好久,还不见有人回来。直到金乌即将西坠,二人无奈,只得离开茅草屋。
玉面书生一步三回头,口中念念有词:“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