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收藏语文教育教学研究重温经典

言说:前赤壁赋7

2023-01-04  本文已影响0人  海滨公园
言说:前赤壁赋7

言说《前赤壁赋》最难的地方,就是儒释道三家的思想在这篇文赋里的具体表现,如果要深度分析苏东坡被贬黄州之后的思想变化过程,必须从作品中找到打通儒家、道教与佛教之间的共通点。弟子们喜欢苏东坡的原因有许多,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对儒家建功立业之理想的念念不忘的执着,追求道家自在逍遥虚己以游世的超脱与达观,对佛教的循环往复生死轮回的顿悟与体认。这篇文赋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在清风明月中完成了一次十分重要的自我开释与和解。

言说:前赤壁赋7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苏东坡说:“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不断流逝的就像这江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但是最终并没有增加或减少。”

苏东坡是兼通儒释道三家理论的,前面说的“冯虚御风”是道家的思想,此处的“水与月”是兼有佛家的思想,水月是佛家常用的一个概念,佛教有专用名词“水月道场”。生命的逝去就像眼前这流动不停的流水,你看它奔流而去,但是你再仔细观察一下它其实亘古长存,从未逝去。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彼,指月亮。月亮是有盈虚变化的,事物的无尽变化就像天上的这轮明月,你时常看到它圆缺的状态,似乎它总是不完整,但是从整个宇宙时空来看,时圆时缺的月亮从未发生消减与增长。这就是佛家思想里说的不生不灭,不增不减,是说万物无常性。客人前面说了人在时间面前非常渺小,苏东坡说时间不过是宇宙的变化而已。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可见,从事物易变的一面来看,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来看,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

这是苏东坡阐述了变与不变的看法,万事万物都有变与不变两面,如果从变的方面来看,天地万物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不同的变化,这些变化连一瞬间都不会停止。曾,竟然。一瞬,是佛教常用的时间概念,二十刹那是一瞬,二十瞬是一弹指。如果从万物不变的方面来看,那么世间万事万物,包括我们自身,其实都保持着永恒不变。你总感觉生命在流逝,那是你总给自己设一个参照物,而且还总跟月亮长江相比,那你可不就生如蜉蝣于天地之间了,你扔掉这些参照物只关注自己,那么时间就失去了长短而变成了永恒。所以你对着月亮和长江羡慕什么劲啊。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何况天地之间,凡物各有自己的归属,我们只要去到自己相应的位置就好,属于我们的东西我们就拿来,不属于我们的东西,即使一分一毫也不奢求。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