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森林》:人是复杂多面的

2022-10-13  本文已影响0人  十三猫

以前受认知限制,所以觉得这个世界是非黑即白的,思考问题也基本是一种简单的线性思维。然而,随着年龄渐长,随着社会上人情冷暖的体验增多,阅历越来越深厚,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也发生了变化。

我发现:这个世界其实更多时候是处在灰度空间中的,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

号称韩剧悬疑推理剧天花板的《秘密森林》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检察官黄始木和女警韩汝珍显然是正义的化身,而尹科长和李昌俊却在我看来是亦正亦邪。

黄始木的同事尹科长年仅6岁的儿子去幼儿园的路上因为校车遭遇车祸而去世。因为利益关系,高层授意,本该担责的大巴公司安然无恙,却将车祸原因定性在关系不大的防护栏上,政商关系活动的中间人朴武成---通过向官员提供权色,作为赞助人而获得利益从此成了尹科长的眼中钉肉中刺。

剧情从朴武成被杀开始,期间不断有新的命案发生,黄始木和韩汝珍联手查案的过程中发现了更多公务员贪腐受贿问题的线索,一根筋的黄始木决心一查到底。

而顶头上司---检察长李昌俊,成为了黄始木心中最大的嫌疑人。

随着永恩秀检察官被杀,越多来多的证据指向检察长,黄始木认定李昌俊就是这一系列命案的幕后黑手。事实果不其然,李昌俊借了尹科长的手连杀俩人。

然而,不愿成为黄始木被告人的李昌俊想要保留检察官最后的体面,他约了黄始木在一栋废旧大楼见面,推心置腹的一番话之后转身一跃而下,以死谢罪。

坏人落马,真相大白,应该说是值得庆幸的一件事。

然而,李昌俊留给黄始木的遗物再次让整个故事反转。

年轻时的李昌俊励志想要做一名优秀的检察官,保持初心,砥砺前行。他优秀的检察素养也成为了很多后辈学习的榜样,他们都希望追随他的脚步,在未来成为李昌俊那样令人敬仰的检察官,黄始木就是其中一位。

然而自从结识了妻子李研在,韩国大财团韩乔集团会长李允范的千金,入赘成为李家的女婿,李昌俊才见识到官商勾结,公务员贪腐受贿,国家堕落的可怕程度。这一点从警察们说原以为是朴武成一个人有问题,越查越发现是整个系统,整个社会都是这样,以及西部地检被频频爆出丑闻,人人睁眼看着的时候,李允范还能通过关系让西部地检的负责人,自己的女婿李昌俊坐上更高的位置---青瓦台首席秘书看出。

妻子李研在是爱李昌俊的,然而,对李允范来说,女婿只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工具人,是一个可以呼来喝去的走狗,结婚十几年,李允范不断利用自己的关系让李昌俊走上高位,为的是李昌俊在政界为自己打开更多的绿色通道,从而更加方便韩乔集团的商业活动。另一方面,又不断防范着李昌俊,他甚至连妻子的身家财产都不清楚,甚至投资决策的变动都被蒙在鼓里。

他在遗书中说道,这个国家的腐败已经到了极致,如果再任由这个问题发展下去,这个国家将会分崩离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为了整治政府的腐败,挽救大局,李昌俊决定成为局中人,打入敌人内部,收集情报,再将其一网打尽。所以即使内心有千百个不愿意,即使要苟延残喘的随声附和,他仍旧选择了做岳父的走狗,以此来取得李允范的信任。与此同时,做了大量的秘密录音和资料信息收集。

而要真正做到有力度的打击,他知道需要下一盘大棋。正如遗书中所言,这也许需要牺牲一些人,甚至是鲜血与生命的代价才能将这层遮羞布彻底撕开,让民众、让蒙蔽了眼睛的政府看到实情,从而带来实实在在的改变。

所以他精心做了策划,黄始木是揭竿而起的最佳人选,他没有看错,而部长姜哲元将成为黄始木的助力,最终,他的自杀也在计划之内,他知道,只有他的死才能给予这一系列事件最大的警醒和变革,对于他自己来说,他完成了使命,也得以解脱。

黄始木也因李昌俊搜集的证据得以将反腐问题连根拔起。

可以说,李昌俊是邪恶的,因为他毕竟杀人夺命,做着坏人的行当,即使是出于不情愿,但为了活下去,为了搜集证据依旧干了坏人的勾当。但他又是可敬的,为了保持初心,而选择了一条险峻的道路,牺牲自我换来整个国家的变革。看到这里,李昌俊有一种英雄气概油然而生。

也许像黄始木说得那样,李昌俊的初心是好的,但他也许无需走这条险路,仍然可以实现目标。

同样的,尹科长心怀怨恨,所以被怨恨蒙蔽了双眼,不计一切的想要复仇,不管杀人是否对他人造成伤害,他为此付出的一切代价让他成为一个恶人。

但他并不是一个杀人恶魔,他恨朴武秀,李昌俊利用了他的怨恨,他杀金佳英也给她留了活路,最后的一拳也终究没有落到韩汝珍的身上。对于永恩秀的死,他是悲痛的;对于朴武成的儿子失去爸爸的悲痛他最终感到抱歉。在特别小组的日子是他失去儿子后最像人的一段日子,他珍视那段岁月。他是有良知的,但不否认,他用错了方式。

无论是李昌俊还是尹科长,都不能扁平化的把他们当作坏人或是好人。他们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这是由人的思想以及经历决定的,也正是人性的复杂之处。

其实往大了看,每个人都有多面性,只是你所处的环境或经历或当下的思想是让你善或者恶的一面体现的更多而已。我们能看到的往往只是一小部分,无论是自己还是他人,更多的是看不到的冰山之下。有话说,你不是坏人,不一定是因为你好,只是没有碰到让你坏的机会而已。

所以,别用简单的善恶好坏去审视评价别人,毕竟,有谁不是多面的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