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简友广场故事

国博国宝天天聊:建窑黑釉兔毫纹盏是宋徽宗最喜欢的茶具

2021-07-12  本文已影响0人  博物馆学文化

2017年9月,金砖五国峰会在厦门召开。产自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盏,被作为国礼赠送给了外国元首。

当时,我刚好也在厦门出差。朋友也送我了一套加一只某大师的建盏。回北京后,我当即就把它们摆到了茶台上,那单独的一只就成了我的专用主人杯。也许是心理作用,也许是真有效果,同样的水、同样的茶、同样的冲泡方法,味道好像真的不同。

我们现在喝茶,无论是红茶、绿茶、黑茶、白茶、黄茶,都是一种冲泡法,这是朱元璋确定的。但从神农氏发现茶叶到明朝初年,喝茶的方法经历了很多种变化。

最初的方法最直接,把茶叶从树上采摘下来直接放进嘴里嚼。那时候,没有任何的环境污染,无论在什么地方采到的茶叶都是绿色纯天然的,都可以用来清热解毒、缓解疲劳。

到了春秋时期,人们嫌嚼茶叶太不文明,就想出了烧煮的办法。只是放入水中的并非纯芽叶,还包括一些枝条和硬梗,煮沸后只饮茶汤。可人们又觉得口感过苦,于是在煮茶时加入了葱、姜、薄荷之类的“调料”,就成了一种“茶粥”,这种方法叫“粥茶法”,当时也不叫“喝茶”,而是叫“吃茶”。

到了晋代,人们将茶叶碾成茶粉,这一阶段饮茶的方法叫“末茶法”。传入日本后,演变为“抹茶”,不仅饮用,还用来做吃的。我们现在还能吃到抹茶布丁、抹茶冰淇淋等都是这种工艺的传承。

唐代后,饮茶方法又有改进,按陆羽《茶经》的说法要“三沸”:初沸时,水上出现鱼目状的水泡,此时可以加适量的盐调味;二沸时,边缘出现涌泉如连珠状,此时盛出一部分水待用,然后用竹筴搅动容器中的水,使其温度均匀,再取一小勺茶末投入水中搅动,使沸水出“汤花”,再把刚才盛出来的水慢慢倒回容器中,降低水温,同时冲出更多的“汤花”;水再开时,即为三沸,必须赶快将茶出炉分盏。陆羽只说在一沸时加盐,但想来还是会加葱、姜等调料的,所以才会叫“汤花”。

唐时还出现了“点茶法”,就是将茶末放入茶盏中,另外用茶瓶煮水,等水煮沸后,再用茶瓶入茶盏中冲点。重视点汤的技法,强调注水时水流的通畅,水量的适度以及落水点的精准。在点茶的过程中,还要用特定的工具不停地击拂,以此来生成浓郁而悬浮,且经久不散的泡沫。

到了北宋时,“点茶”发展成了有钱有闲人之间的一种雅玩“斗茶”。南宋著名画家刘松年创作过一幅《茗园赌市图》,现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反映的内容就是宋人头茶的情景。

说起北宋的有钱有闲人,还有文化品味的,如果宋徽宗赵佶是第二,绝对没有敢当第一。他在大观年间写过一部《茶论》,也被后世称为《大观茶论》,其中就有“点茶”的专论。

点茶除了茶要好之外,还少不了专用的茶具“盏”。宋徽宗在《茶论》里说:“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燠发茶采色也。”

蔡襄也写了一部《茶录》,其中关于建盏是这样写的:“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

现在,无论是哪一个搜索引擎,只要输入“建盏”,就会出来无数结果,对建盏的好坏标准也不完全一样,但我认为,宋徽宗和蔡襄共同的标准是最高的标准。

这个标准就是“黑釉兔毫纹盏”,国家博物馆“中国古代瓷器艺术”展厅里陈列的这件建盏肯定是宋徽宗的最爱。

建盏多是口大底小,有的形如漏斗;且多为圈足且圈足较浅,足根往往有修刀(俗称倒角),足底面稍外斜;少数为实足(主要为小圆碗类)。造型古朴浑厚,手感普遍较沉。建盏分为敞口、撇口、敛口和束口四大类,每类分大、中、小型;小圆碗归入小型敛口碗类。敞口碗:口沿外撇,尖圆唇,腹壁斜直或微弧,腹较浅,腹下内收。浅圈足。形如漏斗状,俗称“斗笠碗”。

国博这只是浅束口型,黑色的底釉中透析出均匀细密的丝状条纹,形如兔子身上的毫毛,亮可照人,表现出庄重素雅之美。

(《茗园赌市图》来源于网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