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读老子(4)
磕磕绊绊的把师父推荐的帛书版的《道德经》过完了一遍,我觉得古人和南师讲的可以先不求甚解的诵读(能背诵更好)效果甚佳,先有了一个语感,自己揣摩了语义,之后再看注释也会轻松些。
德经第81章笔记
和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是以圣(执)右介(契),而不以责于人。故有德司介(契),无德司彻(徹)。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
这段篇章,我卡在“是以圣右介”理解不了,翻看了十几种注释,看下南师和陈鼓应老师的注解
南师:
老子告诉我们人生最大的秘诀,如果人想做得面面俱到,那就绝对做不好。“和大怨,必有余怨”这一句话,说明人欢喜怨恨、爱埋怨的心理是天生的。
经常引用古文辞的话:“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一个人无事可怨时,还怨东风呢!当然花落水流都要去埋怨一番,这是人的心理,尤其是年轻人的心理。所以,世间几乎没有一个人真是善人;善人到了“无怨亦无恨”的境界,那就是圣人、佛的境界了。
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所以说,圣人并不要求达到天下的至善,那是办不到的。因为是非好坏,从哲学上来说,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是非善恶好坏,都是时间空间的变化,以及人为的因素而定的。
圣人之道是把握原则,而不苛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真正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了解,圣人之道是:领导阶层的大政治家,只把握原则,不求管理。“无德司彻”,彻是治的意思,无德的统治,就是到处设规则,也就是管理,这是无德之人的做法。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这是老子的名言,天道很公平,并不是说你今天拿猪头拜他,就对你好一点,他不管你拜与不拜,只要有德有善,自然得感应,菩萨也就是这个道理。
陈鼓应老师:
和解大怨,必然仍有馀怨,所以老子认为以德来和解怨(报怨),仍非妥善的办法,最好是根本不和人民结怨。如何才能不和人民结怨呢?莫若行“清静无为”之政——即后文所说的“执左卷而不责于人”,这样就不至于构怨于民。如行“司彻”之政——向人民榨取,就会和人民结下大怨了。到了那时候,虽然用德来和解,也非上策。
按:通行本“左契”,帛书甲本作“右契”。高明认为当从甲本。高明说:“从经义考察,甲本是‘是以圣人执右契,而不以责于人’,乃谓圣人执右契应责而不责,施而不求报。正与《老子》所讲‘生而弗有,长而弗宰’之玄德思想一致。乙本‘执左契’义不可识,虽经历代学者旁征博引,多方诠释,仍不合老子之旨。据此足证帛书甲本当为《老子》原本旧文,乙本与世传今本皆有讹误。今据上述古今各本勘校,《老子》此文当订正为:‘是以圣人执右契,而不以责于人。’右契位尊,乃贷人者所执。左契位卑,为贷于人者所执。圣人执右契而不以其责于人,施而不求报也。”
“天道无亲”,和“天地不仁”(五章)的观念是一致的,都是非情的自然观。人的心里常有一种“移情作用”,心情开朗时,觉得花草树木都在点头含笑;心情抑闷时,觉得山河大地都在哀思悲愁,这是将人的主观情意投射给外物,把宇宙加以人情化的缘故。老子却不以人的主观情意附加给外物,所以说自然的规律是没有偏爱的感情(并非对那一物有特别的感情,花开叶落都是自然的现象,不是某种好恶感情的结果)。所谓“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并不是说有一个人格化的天道去帮助善人,而是指善人之所以得助,乃是他自为的结果。
看完两位大家的注解,明白七七八八了,结合我最近学到的育儿的理念,好像也能套上,比如家里两个孩子出现矛盾争吵时,家庭不是司法机构,盯着谁对谁错,陷入二元对立的状态很难处理公正,结果会每个人都不服气你的判决,还把自己弄的内耗的不得了。而是要盯着出路,盯着光的方向。
站在娃的角度,为他着想,寻找出路,不是批评指责,也就不会让我们处于对立的状态。
最近看的《臣服实验》中作者对生命的臣服和陈鼓应老师讲的引申部分的实践简直一模一样,作者通过对生命的臣服,从一个清贫的学生成为了亿万富翁。。。。。所用的方法就是不加自己的主观情绪,不以自己的好恶为标准,全然的把自己交付给一个更大的能量,生命本身来做决定,就是臣服。
书中有一个例子作者的同事有一次问:“米基,你现在住的房子私密性不好,你什么不换个地方呢?”
作者回答:“我现在住的挺好的,如果有需要宇宙会安排的。”
同事开玩笑的回应:“难道上帝会给你打电话说米基这里有个漂亮的房子送给你?”
作者听完释然的笑了,事情没过多久,就有一户附近的邻居说要卖房子,作者去看过之后,叹为观止,房子原本的主人是造船的,对设计很在行,简直设计的太漂亮了,就是它了。上帝果然打电话给米基了。。。。。。。O(∩_∩)O哈哈~
作者去掉自己的个人喜好,事情并没有往更坏的方向发展,万事万物并不以自己的主观有所改变,顺应自然的规律,结果往往意想不到。也应了老子的最后一句“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我理解的是把自己交付给了一个更大的能量生命本身,凡事做到尽善尽美,至于结果,并不执着,一切都是上天的恩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