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是你误会了

2023-03-01  本文已影响0人  艳过留声

01

误会别人的真诚

《红楼梦》里有一回:黛玉忧心宝玉被父亲责罚,于是前去怡红院一探究竟,谁知宝玉的两个丫头晴雯和碧痕正在拌嘴,听到有人敲门,越发没有好气,让黛玉明日再来。

黛玉高声喊叫,晴雯还是没听出来,硬是不给开门。黛玉很是气恼,正要发脾气,想到自己父母双亡,无依无靠,于是一个人默默回到家中,愁眉不展,唉声叹气。

林黛玉因晴雯不开门,错认为是宝玉的意思。宝玉失魂落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格言集锦》说:人遇误解休怨恨,物过严冬即回春。

人生旅途中,误会扮演着消极的角色,增添很多生活的烦恼。别人的真诚,在误会面前不堪一击。

误会让本应可以温馨的关系变得僵硬,让原来如沐春风的感觉变得面目全非。

少一点误会,多一点理解。少一点抱怨,多一点包容。不辜负他人的真诚,不枉费别人的苦心。

02

误会别人的好意

《孔子家语》里有一个故事:孔子和弟子被困在陈蔡,几日没有食物,子贡想办法突出重围,用身上的财物换回少许的米。

颜回为大家煮饭。这时头顶掉下了一块埃墨(黑色的尘土),颜回担心食物浪费,于是就把沾着尘土的饭吃了下去,这一幕恰巧被子贡看到。

子贡气不打一处来,认为颜回偷偷吃米,于是跟老师讲明此事,并发出“仁者志士也会改变节操”的慨叹。孔子相信子贡,巧妙发问,了解了真实情况,帮颜回澄清了子贡的误会。

古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子贡看到的虽然是真实的,只是背后另有隐情。

有很多信以为真的误会,都是拜眼情所赐。眼睛,看到的只是一个片断,形成片断的前因我们不得而知。

少一点误会,眼见不一定为实。

不要用眼睛判断一个人的好坏,不要用狭隘褒贬一个人的长短。

珍惜别人的善良,善待他人的真心。

03

误会的遗憾

印象中的张爱玲服饰大胆,颜色明快。她在上海成名后,得了个“奇装异服”的名声。

她姑姑曾经好气又好笑地把锅甩给张爱玲好友炎樱。其实,读了张爱玲的《童言无忌》才恍然大悟,一切并非如此。

她说:有一个时期,在继母的统治下生活着,拣她穿剩的衣服穿,永远不能忘记一件暗红的薄棉袍,碎牛肉的颜色,穿不完地穿着……又写道:我小时候没有衣服穿,后来有一阵拼命穿得鲜艳,以致博得“奇装异服”的‘美名’。

事实上,在美国,张爱玲,深居简出,再被人看到时,她都穿得很朴素。

有时,我们被表象蒙蔽,被外在裹挟。鲜艳的外表,是用无声的方式与世界的对抗。当一个人不想用语言表达时,风格变化可能是另一种控诉。

少一点误会,多一点真实。浮夸的外表下,不一定是放荡不羁的灵魂。宁静的气质中,不一定是不动声色的心灵。

掀开表象,才能看清真实。

换位思考,才能走进真心。

将心比心,才能感受真诚。

张爱玲说:误会是常态,理解是稀缺的例外。虽然如此,仍愿我们放下误会,敞开心扉,拥抱理解,感受真情。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