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尺的作用
2022-02-22  本文已影响0人 
思索_a621
戒尺,稍有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人,都知道是私孰先生们用来,惩戒学童的工具。也就是对学童不遵守学规,不很好学习功课的孩子惩罚警示器具。
现代孩子生在特定时期,得天独厚受娇惯放纵、任性矫横而肆无忌惮,是应该严加管教,警示其意识行为,对自己、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与危害。
有媒介透露说:新任国家教育负责人称,教育的戒尺,不能够放下。提法是不是适宣,还有待现实生活中实践检验探索,才能够给予定论。
传统的教育方法是:严师出高徒,棍棒出孝子。勤能补拙,实践出真知。事实上效果固然不错,然而也并不是十全十美,纰漏造成的危害,也此起彼伏,罄竹难书。
原因是孩子们的生理特点有异,各人的性格爱好不同,所感兴趣的事物不一样。单凭外力加压,很难解决孩子们实质性的根本问题,有时甚至起到相反的作用。
现代教育流行的方法,是自然放松、自由发展和随意发挥。家庭、学校与社会,启发、引导和影响教育。并不是灌输强压式的教育,那样不利于孩子们心理身体发育的承受能力。
社会教育是社会的一部分,社会管理需要法治,儿童教育也是社会的一个侧面。也应该严加管理,避免出现偏差,影响孩子们的日后生活。
但是孩子们必竟有他们的特点,教育是精神和心理上的启蒙引导,知识能力的开发,不可能是一蹴而就,一促便成的事情。
要依靠他们自己的认识、理解与吸收,才能够解决根本问题。有扼他们的想法意图,要达到的目的,效果都不会怎么好。
有科学家论证,孩子的聪明才智与先天基因有关系,不是单纯后天的个人努力,就能够达到的。另外个体所生活的环境条件和社会氛围也有一定的关系。刻意追求希望,是不可能会达到目的。
对有些不良习惯的孩子,要给予一定适当的惩戒,但不是教师的戒尺,而是家庭、学校与社会的正确引导、影响和教育,行政法规的抑制、警示与惩戒。
2022年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