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使人学习/思考/成长

托尔斯泰早期作品中的的勇敢

2019-08-10  本文已影响9人  846ef2612b44

自律使人学习,早起第四百九十八天

比起托尔斯泰思想转变之后的后期作品来,我发现自己更喜欢读他的早期作品,尤其是“军事作品”,它们看来更健康、清新、自然、切合常识、让人愉悦。他后来的思想也许更深刻、但也偏执,还不是只折磨自己的偏执,而是也折磨别人的偏执——甚至是更厉害地折磨别人和折腾社会。他后期的渴望无限和彻底不是像帕斯卡尔那样的温和与劝说,是主要涉及自己,而是试图整个改变社会,动摇一般的政治秩序,使所有人变为新人,使人们完全洗心格面,诸如禁绝情欲、彻底奉献、绝对不服从国家、废弃私有制、否定法律制度、否定教会、不服兵役、绝对不以暴力抗恶……而那是众人甚至连他自己也难于完全做到的,是其圣徒似的人物谢尔盖神父也很难做到的。他后来不仅自己有一种超凡入圣的渴望,也有一种以这种圣洁的理想救世的渴望,而在他早期的作品中,他更尊重和赞扬普通人的各种可能性,那时他还持有一种平常心。

我没有多少资格谈托尔斯泰的艺术,而只是撷取一些我注意到的具有思想意义的突出点。之所以做这件事,除了自己喜欢,还因为看到了太多的流行的思想误读。这种误读在我们这里并没有因为世界大变而有所变化。我看到,人们接受的诸多“20世纪的偏见”——真应该对它们进行一次专门和仔细的清理——是多么深地缠绕着人们的头脑,它们现在仍然堂而皇之地印在这些名著的开头来作为“导读”。

怕应该怕的

在《袭击》这篇作者以“志愿兵”口吻写于1852年他24岁的小说中,托尔斯泰深刻地把握到了“勇敢”的含义,那就是来自柏拉图《理想国》中对“勇敢”的定义:怕应该怕的,而不怕不应该怕的。亦即从责任心出发,而不是从任何其他动机出发——诸如虚荣心、好奇心、贪心去冒生命的危险。甚至出于正当的对家庭的责任心而避开了危险的,也不能叫做胆小鬼。

在这部作品中,年轻、非常招人疼爱的准尉阿拉宁死了,因为就像《战争与和平》中年轻可爱的少年彼佳一样,他要主动奋勇地追击敌人。一个老兵看着他受了致命伤回来,抑郁地说:“他什么也不怕,哪能这样!”当别人问老兵:“你难道怕?”他斩钉截铁地回答说:“可不!”

而小说中真正成熟和勇敢的人其实是大尉。他身上没有多少英气,但是充满真情、朴实、节俭,虽然很少给母亲写信,但当收到母亲的礼物,走到角落里去装烟,不知怎的装了老半天。他从那儿用几分喑哑的声音说:“是啊,一个好老太太,不知道上帝让不让我们再见面。”但当志愿兵问他为什么要在这危险的高加索服役时,他说:“该这么做嘛。另外还有双倍的饷银,对我们穷人很有用的。”他在战场上和平日没有丝毫不同,毫不装腔作势。他也不说任何豪言壮语,不说任何伟大的字眼。志愿兵想,这是因为他怕这样反而败坏了伟大的事业。其次,一个人既然感到自己有能力做伟大的事业,便用不着说任何话了。但在我看来,他可能就根本没有想到过伟大。

我喜欢这篇小说,还因为作者在大自然的恬静的美面前感到了战争的不自然。作者写道:“难道人们在这美丽的世界上,在这无垠的星空下生活,会感到挤得慌吗?难道在这迷人的大自然中,人的心里能够留存愤恨、复仇或者非把同胞灭绝不可的欲望吗?人的心里一切不善良的东西,在接触到大自然,这最直接地体现了美和善的大自然的时候,似乎应该荡然无存啊。”

不过,自然界也并不总是这样恬静和温柔的,它也有动荡和残酷的一面。如此来看,人类的战争也就不是完全不自然了。只是,武器的飞速进化却使今天的战争变得无比凶险了,已失去了本来可能有的游戏、锻炼和洗礼的意味。今天的人们其实已经打不起一场大的战争了。他们不能不怕那应该怕的——大国之间的战争将很可能导致双方乃至人类的“同归于尽”。

勇敢的艺术也是恐惧的艺术,是知道如何恰如其分地处理自己的恐惧的艺术。而最大的一种勇敢也许是“勇于不敢”(老子语)。

但今天小的战争仍然不断。小说中描写的那次袭击是俄罗斯人和车臣人的战争,现在车臣人又和俄罗斯人打仗了。由于双方武器、通讯和实力的悬殊,车臣人这次选择了恐怖主义。

如果敌对双方实力接近,往往会按照同样的规则通过战斗来一决雌雄。但在双方实力极其悬殊的斗争中,没有希望通过武力取胜的一方可以有两种不同于对方规则的选择:一种是从上世纪末开始盛行起来的绝望抗争和“圣战”的恐怖主义,是尽量的狠;而另一种则是尽量的弱,是如甘地、马丁·路德·金在上世纪中叶的选择,即选择非暴力的反抗,力图通过和平的抗争,通过只在身体上损害自己来诉诸多数的正义感,诉诸社会舆论,唤起某种紧张和压力,也包括唤起对方的正义感来取得胜利。他们所领导的运动的确都胜利了。但人们当然也会注意到:他们面对的是自由民主的社会,更重要的是,他们也是在这种社会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属于这一社会孕育和主导的宗教与文明。将自己作为人体炸弹的人们不害怕死亡——自己的死亡和他人的死亡,但默默地静坐和绝食,等着挨打且准备决不还手的人们需要更大的勇气。

死都不怕,是否就什么都不怕?

《台球房记分员笔记》这部小说的构思和布局使人想起鲁迅的《孔乙己》,也是以一个卑微的类似于伙计的角色的眼光,写下了一个经常来这个场所的没落者的悲剧故事。鲁迅不知是否从这个故事得到过启发?

一个富有和英俊的贵族青年就因为深陷进赌博的恶习,最后穷途潦倒,不能自拔,终于自杀了。耐人寻味的是他最后写下的“遗言”。他在其中说:“我并没有败坏名誉,没有倒运,没有犯任何罪,可我的所作所为比这更坏:我毁了自己的感情、自己的智慧、自己的青春。”他也曾有过美好的愿望和理想,他也有实现这一理想的相当优越的条件:财富、出身、地位、名声和教育。但他却像被一张肮脏的网给裹住了。他也曾多次想改弦更张,但是,“当我跟别人在一起的时候,我就不由自主地忘记了自己的信念,再也听不到内心的声音,又堕落了。”而为什么他老要和人在一起,是因为他在孤单一人的时候,他又难受,他害怕独自静处。

可是有时必须与人隔离。有时必须一走了之。但比起将导致他死亡的堕落来,他可能甚至更害怕孤独,他无法接受一种与人隔离的智慧,哪怕暂时的隔离。

并不是不怕死,就什么都不怕的。

并不是不怕死,就一定不是懦夫。

困难、痛苦、绝望……有时比死更可怕。否则就不会有自杀者了。

坚韧地活着常常比赴死更需要勇气。所以有人说:“你看到几乎所有皱纹满面的老人,都应该肃然起敬,因为他们在自己漫长的生活中,几乎注定要经受许多困苦,但他们坚强地活过来了。”

最悲哀的是,这位青年即便在写这份遗言的时候,在面对死亡的时候,他自觉到这临近的死亡仍然没有使他的灵魂升华,他还是依然用别人的眼光去看、去想,他想象明天棺材外将是一幅什么情景,人们将怎样议论他的死,以致他不能不绝望地叫道:“人是不可理解的创造物!”

他还有无穷无尽的忧虑和担心,他还有无数琐碎的“怕”,但却不怕死!

节选自何怀宏《道德·上帝与人》

2019年8月9日

我是有点逗的正经人

时而神经,时而正经,就是个不服输的人!

一名终身学习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