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金刚经》|第十四品 离相寂灭分
原文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往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稀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即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即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大意
这时,须菩提听佛说讲此经,深刻地解悟到了佛法中至高无上的道理,不由地流下眼泪哭泣起来,对佛说,伟大的世间稀少的佛啊。佛讲说的如此高深的经典,自从我有慧眼以来,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经典。世尊,如果有一个人能够听到这部经典,信心清净,发现了无上正等正觉心的真实现象,当知这个人成就了第一稀有功德。世尊,这个实相者,也就是非相,所以如来说只是名字叫做实相。世尊,我现在能够听到这样的经典,信解受持,并不是什么难事。如果在来世,将来五百年后,有众生能够听到这个经典,信解受持,这个人就是世间第一稀有之人。为什么呢?这个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为什么这么说呢?我相就是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就是是非相。为什么呢?离开了一切相就是真正的佛。佛告诉须菩提,就是这样,就是这样。如果有人能够听到这部经典,不感到惊慌,不感到恐怖,不觉得畏惧,当知这个人是世间非常稀有之人。为什么呢?须菩提,如来所说的大彻大悟的大智慧成就,并不是大彻大悟的大智慧成就,只不过名字叫做大彻大悟的大智慧成就。须菩提,以忍辱的大智慧成就,如来说并不是忍辱的大智慧成就,只不过是名字叫做忍辱的大智慧成就。为什么呢?须菩提,在实践履行当中,如果有我人众生寿者相,就不能名叫忍辱波罗蜜。为什么呢?比如以前我被歌利王割截身体,我在那个时候,没有我相、没有人相、没有众生相、没有寿者相。为什么呢?以前我被歌利王一节一节地支解时,如果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当会生起嗔恨心。须菩提,回想起过去五百生以前专修忍辱仙人,在当时的时候,(我)没有我相、没有人相、没有众生相、没有寿者相。因此须菩提,菩萨应当远离一切相,有无上正等正觉的智慧,不应当停留在物质现象上而生起妄想心,不应当停留在声音、香气、味道、触觉、方法等现象上而生起妄想心,应生无所住的无上正等正觉智慧。如果心有所住,那就是非住。所以佛说菩萨心,不应当停留在表相上进行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的缘故,应当这样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就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都不是众生。须菩提,如来是说真话的人,是说实话的人,是说不可说的人,不是说诳骗话的人,不是说怪异话的人。须菩提,如来所证得的无上正等正觉法,这部法不是真实的,但也不是虚假的。须菩提,如果菩萨的心止住于无上正等正觉的法而进行布施,好比人走入黑暗之中,什么也看不见;如果菩萨的心不止住于无上正等正觉的法而进行布施,好比人有了眼睛,在太阳底下,一切都看得非常清楚。须菩提,将来的时代,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够读诵此经典并坚持受持修行(即做一切利益众生的事情),那就好比是如来佛。以佛的智慧,能清楚地知道这个人,清楚地看见这个人,(这个人)就能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
延伸解读
此品内容较长,佛教用语也较多,我们先来解读一下几个专用词语:
一是深解义趣。就是深深地解悟到如来所讲佛法的至高无上的义理。义,是义理,最高的道理。趣,同“趋”,就是趋向目标的路上,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境界。
二是信解受持。即佛法修行的四个阶段。信,相信佛经的教理;解,解悟到佛法的义理;受,按照佛法的道理进行修行实践;持,将觉悟成佛的结果永恒地坚持下去。
三是第一波罗蜜。即般若波罗蜜,即智慧至彼岸。般若,指的是智慧;波罗,指的是彼岸;蜜,是指到的意思。
四是嗔恨。嗔心是佛教用语,三毒之一。佛陀认为,人类的种种苦难,比如烦恼、争斗等,主要来源于自身的贪欲心、怒心和愚痴心,即所谓的“三毒”。嗔恚(huì)之心,三毒中为最恶。嗔,有两种意思:一种是怒,生气,另一种是对人不满,怪罪。通俗地说就是仇恨心和愤怒心。
五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梵语,意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最高的智慧觉悟。阿耨多罗,是无上之意;三藐,是上而正之意;三菩提,是普遍的智慧和觉悟。
感悟
本品内容虽然看起来很多,但是很多的内容却是前面反复讲到过的,所以也并不是特别难理解,比如,“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等四相,“不应住色、声、香、味、触、法”等,还有类似于“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的典型句式等,都能给人以亲切感。下面谈一下本品给我的启示:
一是嗔恨心是人生苦恼的最大根源。本品中如来佛用自己往昔被歌利王割截身体而不生嗔恨心,才得以使支解的身体自动复原的神话来教育世人,嗔恨心是人生在世产生烦恼的根源,是人们感觉不幸福、不快乐的深层次原因,也是身体容易生病的原因,只要是我们能够做到不生气、不仇恨,身体就能够健康,身心就能够愉悦,世界就能够和平。
其实说穿了,嗔恨心太重的主要原因还是自身修养不够。我们凡夫俗子,如果说一点嗔心没有那是很难做到的,但是一个人嗔心过重,既不利于个人成长,也不利于与他人的合作与共处。试想,谁愿意和一个动不动就生气、发火、抱怨的人共事呢?所以说嗔恨心是既伤人又伤已,是一种损人不利己的情绪,必须尝试着根除才是正理。
二是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本品中如来佛再一次告诫弟子们修行时“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其实“色、声、香、味、触、法”,就是佛家所谓的“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佛反复强调的深义就是旨在告诉世人,不能因为看到美丽的、听到好听的、闻到好闻的、品尝到好味的、感觉到舒适的、想到美好的人或事,就被这种表面现象所迷惑,要懂得透过现象看本质,所有的这一切,都不过是生理上、心理上、精神上的幻影而已。
我们是普通人,很难拥有佛陀那种无上正等正觉的大智慧,但我们也必须明白,关注现象还是本质,体现的是一个人的观察事物的能力和处理问题的水平。因此,我们平时要注重培养这种能力,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思考,秉持刨根问到底的精神,不轻易被事物的表象所诱导和扰乱,力争抽丝剥茧,去伪求真,逐渐拥有透过现象看清本质的能力,不断开发潜在的聪明才智,逐步开启智慧之门。
于2020.6.26 21:27
NO:202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