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笔记(36):重生——如何重建全新的自我?

2019-10-20  本文已影响0人  左岸7102

前两讲的内容讲了转变的前两个阶段——结束阶段、迷茫阶段,这节课讲转变的最后一个阶段——重生。

重生:重新出发

如果你经历过大病初愈,一定会有这样的感受。虽然你的身体有些虚弱,但你是元气十足的。你又可以带着全新的身体,重新出发了。

转折的重生,就是这种感觉。

前段时间,陈老师重读了褚时健的传记,这是一个典型的重生的例子。

72岁的褚时健,从声名显赫的企业家、亚洲烟王,忽然间沦为了阶下囚。心爱的女儿,在他服刑期间自杀。他自己在狱中也是一身的病,经常因为糖尿病晕倒。大概很多人,就连他自己都认为,这辈子就这样结束了。

做了三年牢之后,75岁的褚时健因为严重的糖尿病保外就医。该怎么度过剩下的时光呢?有人请他去矿业公司当顾问,他回绝了。有卷烟厂请他出山,他也拒绝了。他不想回到原来的行业了。

一开始,他也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所以做了各种尝试,甚至还尝试了当地的米线生意。直到他来的了年轻时起步的哀牢山,才确定自己要种橙子。

他花了很长时间修建灌溉系统,育种、栽树。后来,当王石到哀牢山看他时,褚时健充满信心地指着一片小树苗说,5年以后,这些树就能结果了。他好像一点都不在乎,5年之后,他就是80岁的人了。在他84岁的时候,褚橙在全国热销。而他,由当年的烟草大王,变成了今天的橙子大王。

也许你会惊叹,这样的转变是这样发生的?

从个体的角度,心理学里有一个词,叫做心理弹性,说的是我们从灾难和挫折中恢复的能力。在陈老师看来,心理弹性,就是容纳适应变化的心理机能。

那从转变的角度,重生的规律是什么呢?

重生的第一个要素:偶然

通常,我们看待自我发展很机械,会认为,如果我们的生活出了问题,会有一个现成的方法了或路径让我们参考,我们可以学习那些成功的人、可以实践那些成功学的理论,就像执行一个写着一二三四详细步骤的操作手册一样,我们照猫画虎,就走出困境。

可是,事实不是这样的。

重生依靠的是生命力本身的创造力,而这种创造力会和你所处的生活现实结合,产生一些微妙的变化,但这些变化准确结果不可预知。

如果你问:我怎么才能重生呢?应该没有人能给你确定的回答。

事实上,我们看到的重生故事,其中都充满了偶然和意想不到。我们不会在结束和迷茫结束的时候知道这个答案。

但是,如果细细品味,这些偶然和意想不到,也包含了一些耐人寻味的必然。当它们出现的时候,你是能认得的。

在上面故事里,褚时健在监狱里经历结束和迷茫期的时候,他也不知道自己未来该干什么。他在狱中服刑,一个堂弟在种橙子,请教了一些经营上的问题,并给他带来了一些橙子。橙子的口味很好,这一下子触动了他。后来,他到堂弟的橙园参观,感觉种橙子这件事可以做。这就是一种偶然。

在哀牢山,那时褚时健起步的地方,他在那里当过知青。在烟草公司工作的时候,他是有烟草种植经验的,当成红塔集团就是借助科学的高效烟草种植起家的。这样一来,这个偶然又和他之前的重要经历和资源联系了起来。这又包含了某种必然。

巴西经典寓言式小说《少年牧羊人和他的奇幻之旅》里有一段话,“当你全心全意地做一件事,全世界都会来帮你。”这句话可能有些唯心了,但现实中,很多人在经历了结束和迷茫,并用生命力去追求新生的时候,确实会有很多意外的机会到来。

1 这些意外像是,当你经历了工作的迷茫之后,偶然遇到一个多年没有联系的朋友,告诉你他们公司正好有一个适合你的职位空缺。

2 或是像是你在和恋人分手之后,去了一个你本不想去的聚会,意外的遇到了一个和你情投意合的人。

3 或者你偶尔看到一本书或者听了一堂课,其中的分析解开了你心中一个长期的迷惑。

重生总是充满意外,没有什么重生是完全规划好的。

可是,重生有和你以前的生命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想,让这一切看起来,像是命中注定。这也许是不确定性和连续性交织影响的人生的另一番魅力吧。

上节课中讲的那个从美国回来,面对巨大生活反差的女生,在经历了一段迷茫的人生之后,去一间咖啡厅看书,偶然听到了临近有人打电话,讲的是她感兴趣的内容,于是她上前搭讪,跟那个人聊了起来,而这个人推荐,她加入了得到,成了陈老师这门课的主编。

陈老师的另一位朋友,原来在一家it公司上班,但他并不喜欢这个工作。后来,他在网站上写一下东西,开始被人关注。有一天,他想:如果我从公司离开,我能做些什么呢?

他想了很多项目,开咖啡厅、开书店等等,在经历了一段迷茫之后,在网站写作的经历给了他灵感,他决定写一本书。

用一年的时间写一本书,这是个冒险的举动。要知道,市场很难对一个新人作者的有什么大的反应。但结果出人意料,他写的《精进》出版后,买的很火,他变成了一个知识IP。第二年,知识付费开始被市场接受,他获得了更大的施展空间,也获得了更大的回报。这也印证了那句话:当你全心全意去做一件事的时候,全世界都会来帮你。

所以,你看,重生中有偶然,而这种偶然里又包含着必然。

重生的过程就好像,原先在你身上存在很多个自我,其中某个重要的自我,因为它只是的限制被剥离了,而另外一个你觉得不是那么重要的自我,却成长了起来。

因为它符合你内心的价值观,也符合外在环境的需要,于是,这个重生的自我,就成了你的主要身份。

重生的第二个因素:另起炉灶

另起炉灶的意思是,您需要跟原来的目标分离干净。既不是想避开原先的伤痛,也不是想弥补损失。只是新的目标吸引着你,从新开始。

陈老师曾经讲过:结束的过程是一个脱离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很痛苦,因为它通常意味着会有损失。可是,如果我们如果总想着任何弥补损失,那我们就无法终止之前的事情。

重生需要一种容纳变化的能力,也需要我们那内心放下甚至是忘却的能力。有时候,我们承认损失,才能真正放下,真正开始。

陈老师离开浙大的时候,浙大正在分房子,他的名字在分房人员名单中,还挺靠前的。他离开了,就没有机会分房子了,这件事成了他心中的一个痛。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他会经常看那边的房子,关心房价,想做怎么赚钱,去那边买一套新房子。后来,他跟一个咨询界的老前辈聊天。前辈说:你辞职的最大风险,不是损失一套房子,而是你老想着把它赚回来。后来,陈老师领悟到了。纠结在过往之中,人的注意力还是停留在以前,这样就没法保证我们全力以赴走进新的生活中。

这跟我们倡导的文化并不相同。我们的文化鼓励的是从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实际是在说:坚持是勇敢的,放弃是怯懦的。这是鼓励我们不要被挫折和失败吓到,鼓足勇气进行向前。说的是人格里面刚性的部分。而鼓励接受失败,从新开始,说的确实人格里面柔性的部分。我们知道刚柔相济是促成自我发展的最好支持。

所以,我们还有学会,从哪里跌倒,就在哪里趴下,认栽了、承认失败了,从新换一个地方,打起精神,从新来过。

放弃并不比坚持容易,它同样需要勇气。我们生活中大部分转变和重生,都不是在一个直线上的反败为胜,而是另起炉灶。

在褚时健的故事里,他从监狱出来的时候,并没有去另一家烟草公司当顾问,重操旧业,如果他一心想着怎么利用经验,打败原来创立的烟草公司,那他就还没有结束。他选择了完全不同的行业,重新开始。

总结一下:

课程讲了转折期的三个阶段:结束、迷茫、重生。转折期的重生的本质是心理结构的一个重组的过程。

1 结束阶段,我们从原来环境、身份和目标中脱离。

2 在迷茫阶段,我们会和更深更广的精神领域建立联系。

3 在重生阶段,我们会获得新的目标,一种新的认知结构和新的意义感。

重生是人生重组的过程。那些我们人生中老旧的东西,已经在变动中被去掉了,有活力的部分又从新找到了伸展空间。

我们有了新的身份、新的事业,我们有了新的自我,从新出发,变动更加有力、灵活和坚韧,直到下一次转变的来临。我们的自我也在这个循环中不断成长,在这种艰难的转变中变得深刻而复杂。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