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杂谈
文/欧泡怪萌萌
五年前在比利时交换的时候,住在只有七万人口的小镇,礼拜日也几乎没什么店开门。有一次周日灯泡坏了,我差点陷入了绝望。周日没有店开门——我买不到新灯泡——房间里晚上一片漆黑——我无法复习第二天的期末考试——天要亡我!
欧洲类似的事情很多,市政厅周五只上半天班啦,银行下午三点就下班啦,中午睡两个小时午觉再开业啦,到最后磨得人完全没脾气。而偶有一次晚上十点钟坐火车到了柏林,看到灯火通明、店铺全开的火车站,真的快哭起来了,心里只有一句“我回到了真正的城市,我回到了文明社会”。
但我又想,什么是真正的文明社会?休息日有没有一种它该有的样子?
排除宗教的因素,那种全城瘫痪,在家死宅的情景似乎并不那么理想。但白日依然努力工作、社交、运动,夜晚全身心娱乐的“workhard,playharder”似乎还是过于硬核了一些。虽然朋友中有不少,确实是这样的。
今年换了工作以来,和老友见面,大家第一个问题通常都是,你下了班要干嘛?
接着会说一长串,能准点下班很不习惯吧?晚上会不会觉得很无聊?周末不用出差了空出来时间是不是还没想好要怎么安排?
我心想,难道你上学的时候老师突然宣布今天早放学,你会怀疑自己没事儿干?你会觉得作业写不够,奥数题做不完?你难道不懂一溜烟跑出去找臭小子们踢球,或是奔回家看最新一集电视剧的道理吗?
这么多年学了这么多时间管理的办法,教你怎么精益管理时间,提升利用效率,你居然忘了随便玩玩儿就可以让时间过去的道理……
心里的吐槽当然默默憋回去了。
我会说:“你看我给你算一算,每天多睡一个小时,每天多通勤两个小时,每天三个小时已经没了;每周会自己做几顿饭,平均到每天半个小时都算少的;会有更多的时间看书看科技博客写东西,平均每天一小时;要多看话剧,多吃新馆子,多运动,多学习新的技能,你看时间算着算着就没了哦……”
我非常非常理解他们的不解,毕竟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和朋友们都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做“下班”,或是“准时下班”。难道可以在黄昏的时候伴着炊烟袅袅回家吗?那是农业社会的事儿吧……
所以唯有把不工作的时间重新量化,进行精确的分配,可能才符合他们对一个正常人的想象……
这样也没什么不对。生活嘛,有趣和有意义至少得有一样吧。而有趣和有意义都不是凭空来的,靠计划,靠安排,靠努力。不提前买票怎么看展?不提前预定怎么吃好餐厅?不努力工作怎么改变世界(然而好像也并不能)?
到最后每个人都有一张从周五晚上到周日晚上的时间表,密密麻麻精确到小时标注安排,以致于要约三个人以上见面凑时间其实挺难的,我相信人工智能助理在这方面大有可为(虽然好像已经做出来了)。
但我其实有点想不明白这还算不算休息。
朋友跟我说,休息的本质是换环境,换刺激,换心情,重点在于和你日常做的事情不一样。
我同意,越是沉浸式的体验越是有助于忘却俗事烦扰,从这个角度看,电影比电视剧好,话剧比电影好,短途旅行比话剧好。
嗯,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