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未尽,幕已终
人都有从众心理,制片人男儿一跪纵然争议纷纭,到底如他所愿,将《百鸟朝凤》推倒了舆论浪口。
对这部电影的兴趣,并不是因为那一跪。在这之前,微博上影评人众口一致的好评已经让我对这部电影有了浓厚兴趣。只不过我这个人实在太懒散,一直等着校门口的电影院上映这部影片。然而左等右等,没等到想看的电影,却等来了微博上的舆论纷纷。
我不能说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但它实实在在给我带来了一份好处——我终于能在最近的电影院看一场《百鸟朝凤》。
说说电影本身吧。
一部讲述中国文化传承的影片注定是沉重的。一部以西北大地为故事背景的影片注定不是鲜艳的。
在去电影院前,我已做好了这样的准备。我甚至在想看这部片子我中途会瞄多少次手机。不是因为电影不好,而是电影不合我胃口。上一次看这种类型的片子,还是国师制造。我无法确定吴天明导演的遗作能否触及我心底的柔软。
好也不好。
影片中途,我只看了三次手机,其余时间,心神都在电影上。只是,它终究只能我觉得沉重,没让我觉得冲击。
影片一开始,不同于其他电影,出来的是国内国外诸多电影大腕们的倾力推荐。我能明白他们的用意,却不太喜欢这种做法。就像我在书店里买书。如果挑到一本腰封上写满“某某、某某某强力推荐”“某某倾力作序”的书的话,我就像是碰到烫手的芋头,急不可耐地把它塞回书架。
我不喜欢这种强力推销式的推荐,它让我觉得有损电影的本质。
影片第一句台词响起时,我就皱了皱眉头。这不是一部应该用普通话表现台词的电影。相较于普通话,陕地方言才能更大促进影片的活力和表现力。好在演员们的演技不凡,很快让我忽略了这个槽点。
整部影片,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焦三爷,就是孩童时代的游天鸣。儿童演员的演技谁也不能要求太高,但能把一个角色演好,融进戏里,不让人出戏,这就是本事,这就值得称赞。我不知道他人观感如何,只在我看来,童年学艺那段戏就是整部《百鸟朝凤》的精华所在,叫人看的舒服。
这值得称道,但又令人惋惜。
一部电影如果精华只能集中体现在前半段,那这部电影也就没什么值得夸耀的。
就像写文章起承转合,学艺是起点是承接,看完这部分,我已经开始期待后面两部分该如何精彩。然而电影却没能满足我这个要求。
电影本身的剧情一马平川,题材的局限也让电影从一开始就被归入“看了开头就能猜到结尾”的行列,但这并不影响观众期待导演中途的表现手法。只是这份期待未能得到回应。
电影转折之处在唢呐的没落和西洋乐的兴起。中西两国的文化首次在无双镇这片土地上展开交锋。而焦三爷的年老体衰实际也暗指唢呐的式微,于是交锋一场,溃不成军。
这段剧情在电影中乏善可陈,不出彩也不厌恶。但这之后“合”的部分,却实实在在让人有些吃惊。
差得叫人吃惊。
电影在收尾部分的处理差乱到我无法昧着良心说出一个“好”字。作为吴天明导演的遗作,这部电影看上去更像一部没有完成的作品。
结尾部分焦三爷的死、游家班的四散、游天鸣的茫然挣扎……所有我想看的,或者我认为应当出现的,不是一笔带过、轻描淡写,就是置之不理、不与笔墨。
故事在奋力走向高潮的路途中突然没了动力,像半截火车挂在山腰上,明晃晃此人眼疼却又无可奈何。所有人都蓄力等着那一声凤鸣,响彻天地,却只迎来一曲哀歌,有气无力自天边逶迤而来。
巨大的落差、浓厚的失望,在电影报幕出来时,浪潮般涌向了我,打了我一个措手不及,只能呆坐原位懵逼。走出影院我心里还在想:电影怎么就结束了?!
我想不通。曲未尽,幕已终,人未散,戏已停。再多的疑惑抱怨也只能自个儿往肚里吞。
因此,我不能说这部影片拍得很差,但它也绝算不上好。
但如果问我推不推荐别人去看,我还是会说:“去电影院看看吧。”
没有什么值不值得票价,一开始就是冲着做贡献去的。虽然《百鸟朝凤》差强人意,但终有一天,我们会在影院里大屏幕上看到值得所有人称赞的文艺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