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的间谍:《作文六要》精选笔记之二
六要之一:观察
1.多看一眼,细看一眼
从生活经验中搜集写作的材料,第一个功夫是观察。写作的人跟不写作的人不同的地方,是他对人对事总要多看一眼、细看一眼。
作家和诗人是“上帝的间谍”。
我们只知道“曲终人不见”,诗人却发现“江上数峰青”。
本来是阴天,月光忽然洒了一地,我们想:晴了。诗人抬头看看,发现“云破月来花弄影”。
我们只知道那位太太年纪大了,发福了;小说家却知道她在头往前俯时,有两个下巴。
我们只会说“生”是一种战斗,“死”是一种休息;小说家却看见,人在出生时是“握拳而来”,死亡后是“撒手而去”。
我们常常看见山,如果画家不说,我们不知道山的“脸”上有许多“皱纹”,各种山有各种不同的“皱纹”;如果文学家不说,我们不知道上午的山不是中午的山,月光照射下的山不是浮云蔽日下的山,尽管是同一座山。
他们为什么知道那么多?因为他们会观察,肯观察。
2.用五感观察
人用五种感官接触环境、吸收讯息,眼耳鼻舌身,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都可以归入观察一类。
写文章就是“感于物而动”,我们能够“感于物”的器官不只是眼睛,其中以视觉最为重要,做了代表。除了视觉,还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谈“观察”应该把把它们也包括在内。
先说听觉。我们接触外面的世界,听觉和视觉同样重要。听觉能够接触到的世界广大而丰富。欧阳修说,秋天是可以听见的。韩愈说,春夏秋冬都可以听见。广播节目制作人说,生老病死都可以听见。所以,何不未见之时先听听,或者听了以后再看看呢?
读古人的诗词是我们重要的营养。有些作品,从听觉的角度落笔,别有滋味。“闲花落地听无声”,好像落花无声是一件不寻常的事情,顿觉落花不是落花了。
“海雨天风不忍听”,一个“听”字,可以想象两个人站在码头上,或者甲板上,或者沙滩上,或者山顶上,总之人很少,人的力量很小,自然的力量很大。
“留得残荷听雨声”,残枝败叶成了垃圾,一个“听”字使它像个乐器,有了价值。
除夕,大年夜,电视剧告诉你新年到了;从前没有电视剧,爆竹告诉你新年到了:爆竹是时间的声音,新年前呼后拥而来。十岁的时候,他觉得那声音像戏水;二十岁的时候,那声音像山洪暴发;三十岁时,那声音像篮球比赛;四十岁,那声音像急行军;五十岁,他说,那声音像杀人。
声音里有些玩意儿你是看不见的,只能听得出来,对写作的人来说,那一部分内容不能丢,丢了可惜。“夜半钟声到客船”,如果丢了钟声,就丢弃了整首诗。
再说味觉。味觉不只是帮我们选择食物,它也替诗人捕捉灵感。“客去茶甘留舌本”,在中国,“甜”和“甘”是滋味的两个等级,甘比甜高一个档次。
如果味觉讲究档次,汪曾祺的文章里,凡是他写的东西都可以吃,凡是吃的东西他都可以写,把寻常野菜、萝卜写成美食,也写成美文。味觉成就了他,他也成就了味觉。
还有触觉。有人说,触觉是低级感官不能入诗。“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天阶夜色凉如水”,写的都是触觉。
春天到了,一夜春雨,对门的山绿了,也膨胀了,早晨打开门,只觉得这门是青山推开的,“两山排闼送青来”。山有攻击性,花也有攻击性,天暖了,花香浓烈,可以“袭人”。
唱歌属于听觉,吃东西属于味觉,游泳和迎风起舞属于触觉。关于触觉的成语有:席不暇暖、炙手可热,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寒夜饮冰水,点滴在心头”,“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冬日饮汤,夏日饮冰”,都是饮料,触觉不同。
世上很多事都用触觉承当!有个男孩,远远望见他喜欢的女孩跟别的同学在一起,立刻觉得肚子上挨了一拳。
杨牧说:“在年轻的飞奔里,你是迎面而来的风。”屠格涅夫说:“夜晚早已消失,它的最后的余光在天边微微发白,但是在不久以前炙热的空气中,通过凉爽的夜气,还感觉到惹烘烘的。”还有“用手拨开濡湿的树枝,夜里蕴蓄着的一股暖气立刻向你袭来”。
最后就是嗅觉了。“好竹连山觉笋香”、“踏花归来马蹄香”、“卖花人去有余香”,有嗅觉自有文章。“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这么说春天也是一种气味——姹紫嫣红,视觉;莺啼燕语,听觉;吹面不寒杨柳风,你触及春天;除此之外,你还有一个官能发现春天。
每个人都有他的气味,警犬嗅了衣服,能找到穿衣服的人。每一种嗜好都会留下气味,例如抽烟和不抽烟、打球和不打球、养猫和不养猫。每种职业都有它的气味,例如卖鱼和卖菜的,写毛笔和画油画的、理发店和诊所的。每个家庭有每个家庭的气味。
“凡走过的,必留下痕迹”,这痕迹是他的气味,你的文章。
有一篇文章说,多年前,母亲在世的时候,亲手用毛线给他织了一顶帽子。这个题材本来平淡无奇,可是这位作者说:现在他双手捧起帽子,掩住口鼻,深深的呼吸,可以闻到母亲的温馨,闻到母亲手指分泌出来的油脂,甚至闻到上面密密麻麻布满了母亲的指纹。有了这么一段,这篇文章名列前茅。
3.观察的另一个重要方法——身历其境。
人人都有时候写不出文章来,那种痛苦需要有办法解除。我们应该到与文章有关系的地方去看看,这样不但能写得出,而且能写得好。
赛珍珠在《北平的来信》中设想过一个场面:母亲干涉儿子的恋爱,逼着得儿子出走。她到儿子所住的房间去祈祷,在那空房间里,她看见儿子留下的物品,闻到儿子留下的气味,祷告时特别恳切,好像已真正被老天听见了。这就是身临其境的妙处。
“身历其境”为什么能帮助我们的“文思”?因为文思是我们心灵的活动,而心灵活动常常需要外界的事物来引起,来扩大。
一注清泉,使人感到舒适清润;一片月色,使人感到朦胧忧戚;一只白兔,使人感到喜悦怜爱。见到了那个“物”,才产生了这个“情”。
“人面不知何处去”的感伤,要到“去年今日此门中”才更强烈。“始知人老不如花”的警悟,要到看见“今日花似去年好”才会发生。
英国小说家毛姆,到了暮年,用了一个极好的办法来回顾他的一生:平生到过的地方,再去游览一次。这次旅行令人心弦颤动,等于重新经验了童年、少年、青年和壮年。
他在家里固然同样能回忆往事,可是我们能体会到,二者在精神上的享受不同。“旧地重游”“牛郎再来”,简直能把当地的风云草木都惊动。一路行来,生命的口袋好像又装满了。他如果在这时写自传,材料一定特别丰富。
平时,在生活中,如果看见什么,听见什么,心里觉得受到感动,应该在那感动了自己的物象前面停下来,仔细看,仔细想,一直到领悟得透彻了,一直到印象深刻极了,再离开。
举例来说,他在戏院里看电影,面对银幕坐了两个钟头,在剧情的吸引下觉得非常热闹、非常快乐、非常充实。散场了,观众纷纷离座,他随着人群经过银幕前面去找出口。
人很拥挤,脚步很慢,他有工夫东张西望。蓦一回头,他看见那些空了的椅子,一排排的椅背在灯光下发亮,就像无数令人恐怖的牙齿。所有的椅子都空了,就像被夺去婴儿的母亲,像被挖掉眼珠的眼睛,像被采去果实的枝杈,无限的空虚,令人难过。
这就是所谓曲终人散的滋味,当这感觉袭来时,他最好最后一个离开剧场,他不妨停步,仔细尝尝那滋味。
身历其境,心有所感;
低回不去,灵感之源。
身临其境,忽有所悟;
深思牢记,作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