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时事热点与时政评论国际局势

警惕,别成了房地产的韭菜(第一期)

2018-07-02  本文已影响762人  江平舟

每年都会听到大量的声音,房价要跌了,房价要跌了,这话听了十几年,然而房价还是一路凯歌十几年,渐渐地似乎成了一种太阳东边升起,西边落下的定律

然而世界上哪有定律,房价会不会跌,从货币政策角度就能看的很清楚。

其实在X年前,三四线城市房价就有了松动迹象,至少房价将会从三四线城市开始跌。

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情况是,三四线城市房价暴涨,涨的比一二线城市还高。

大家都在喊房价涨房价涨,可房价为什么涨,为什么涨不停又有多少人说得清呢?

由于这个问题很庞大,需要进行不断的分割,分割,分割来分析,今天就为大家来说一说这两年我们都亲身经历的,又一波房价暴涨潮。

为什么2015-2017年这三年,房价,尤其是二三四线城市暴涨呢?

带大家来分析一下,先来看这几年房价走势

上面是新房和二手房这几年的成交价格涨幅曲线

我们可以看到在大部分时间里,一线城市的房价涨幅都高于二线和三线城市。

这是符合规律和逻辑的,一线城市房子涨幅更高,更贵,这很正常。

然而到了2016年下半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原本较为平静和稳定的二三线城市房价,突然来了个“鲤鱼翻身”

到了2017年,鲤鱼不光翻身了,还跃龙门了,大家可以看到下图的红圈位置。

2017年中旬的6、7月份,一线城市房价的涨幅和二三线城市,来了个死亡交叉。

什么意思?

就是从那一刻开始,二三线城市的房价涨幅,完全超过了一线城市的涨幅。

并且在“死亡交叉”后,仍旧继续一路凯歌。

那么,这正常吗?

当然不正常。

一般来说,这种情况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国家公布了重大利好。

你比如说,突然宣布搞个“雄安新区”,那雄安这片的房价猛涨,这合情合理。

再比如说,宣布要在海南建设自由港,那海南的大城市房价就会飙涨,这也很正常。

但像图上所表现的,这样全国性的二三线城市房价涨幅全面赶超一线城市,这就完全不是正常的东西了。

这里面必定存在大量的泡沫,而有泡沫,就必定有韭菜。

那么我们先一样样来说,首先要说的,就是“为什么”

为什么近几年,二三线城市的房价涨幅这么凶猛呢?

原因只有一个

PSL,也就是“棚改货币化”

相信有朋友对“棚改货币化”很了解,但我想还是用最简单的方式,来为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棚改货币化”吧。

因为只有解释清楚了这东西,才能说清楚为什么这几年二三线城市房价涨的那么凶。

以时间线为顺序,帮大家简单梳理下PSL(棚改货币化)的来龙去脉。

一切始于2005年

2005年,东北地区国有林区的基础建设十分落后,职工生活设施严重滞后,整个林区呈现“又小,又散,又破”的景象。

为了提高国有林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生产和生活效率,国家出钱,对林区内的棚户区进行拆迁改造。

2009年,林区棚户区改造初见成效,开始向全国推广。

当年,国务院召开十几次专题会议,重点讨论“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而所谓的“保障性安居工程”,讲白了,就是拆棚户区,这时候就不光是林区棚户区了。

它已经被提升到一个“全国性任务”的高度了。

包括城市、林区、垦区、煤矿,危房及其他所有国有工矿棚户区都适用于该“棚改计划”。

以前是东北地区小试牛刀,现在要在全国进行“棚改计划”。

当“棚改计划”从研究讨论到正式部署之后,全国各地政府都开始了相应的“棚改动作”。

“棚改计划”当然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好东西,让住危房,住烂房的老百姓住上新房,同时也清空出了新的土地进行新的投资。

然而,这样一个利国利民的东西,却在执行过程中遇到诸多困难,并且从2010年到2014年期间

“棚改计划”的速度不断不断不断放缓,而且每年计划都无法按预期达标。

这是为什么?

是老百姓不愿意住上新房,还是地方政府不愿意按照上面的指令做?

其实原因很简单

一句话,因为没钱

你要棚改,要拆旧房盖新房,钱哪里来?这是一笔巨大的财政支出,少则几亿,多则十几亿,几十亿。

而且大家也知道,不少人就是靠着拆迁来“翻身”的。

你要拆我的家,不是拆一套房补一套房那么简单哦

在很多地方,拆迁没有高昂的补偿款或者赔上几套房,想让住户搬走,简直难如登天。

新闻里经常报道的“钉子户”相信大家都知道是为什么。

所以一个政策下达下来,尤其是那么宏大的一个政策,它在真正的执行层面,一定会遇上各种各样的困难。

而在这其中,“棚改”最大的困难,就是没钱。

2005-2014,这十年间,“棚改计划”的钱,主要是靠中央政府拨款,再依托中央、省、市(县)的“三级财政统筹”来解决。

简单讲,就是上面每年按照计划拨预算给各地,进行棚改。

但是光靠上面的奶水来哺育,下面那么多张嘴,你根本喂不过来。

于是在2013年,就直接将原本计划的304万户棚改计划,降低到232万户,主要原因,就是没钱了,改不动了。

对百姓来说,没有更大的经济利益,我不想搬走

对地方政府来说,没有更多的财政预算,棚改改不下去。

2013年,全国的“棚改”前景,其实已经不太明朗了,很多人认为“棚改”搞不下去了,再过个一年就谁也不提了,当做没这回事。

然而在2014年,一个崭新的“货币政策”横空出世,这个政策,在世界其他任何国家都没有,都没有。

它叫“抵押补充贷款”

英文叫做Pledged Supplemental Lending

简称PSL,也就是我们后来说的“棚改货币化”

那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

太专业的东西看起来也看不懂,读起来也没意思,用最简单的方法给大家讲讲,PSL到底是什么意思吧。

首先大家要有个概念,就是这PSL横空出世的目的啊,它就是为了解决我上面讲的“棚改没钱”的问题的。

PSL的诞生,是为了“无中生有”的把钱给弄出来,然后支持当时快搞不下去的“棚改计划”。

然后再给大家举一个最直观的例子,方便大家了解PSL,究竟是个啥。

比如,你的朋友A,要盖房,可他没钱,于是来找你借钱。

你借了1000万给A,然后A给了你张1000万的借条。

一个月后,你自己也要盖房,可你也没钱,你的钱借给A啦,于是你拿着A写的1000万借条,去问银行借钱。

原本,银行说,你这1000万的借条,关我什么事,我不认。

可现在,PSL横空出世,银行就认你这1000万的借条

然后你用借条做抵押,借给你500万或者800万。

这就是PSL,它直接打通了在棚改过程中的,各方的资金链。

那他具体是怎么运作的呢?

打个比方来更直观的理解吧。

比如在A城市的幸福村小区,要棚改

以前棚改的套路是,上面财政拨款,地方上建安置房,然后在补贴一点钱给居民,以此来完成棚改。

可上面的财政拨款是死的,今年拨给你多少亿,他就是多少亿,可建房,买房以及补贴居民的钱,他是随着市场变化而不断变化的。

这就造成很多时候,地方政府根本不够钱来完成“棚改计划”

中央拨款→地方建保障房→拆迁旧房子→居民获新房子

大家可以看到,这个管道是单向的,中央的钱流向地方,进行棚户改造。

这是老套路。

而新套路呢?

当PSL横空出世后,这个棚改的套路,就完全改变了。

首先他从单向,变成了双向。

现在,同样的A城的幸福村小区,要进行棚改,那他的钱哪里来呢?他的钱不再是被动的等中央拨款了。

他变成了一个主动的“要钱过程”

这个要钱的过程称之为——棚改项目资产证券化

“棚改项目资产证券化”的具体流程,如下图

复杂的流程,讲的人头晕,听的人也头晕。

还是简化来让大家理解吧。

现在我这个幸福村要棚改,我不等上面拨预算了,我就弄一个项目,我弄一个“项目”,这个项目叫“幸福村棚改项目”,这个项目所需要的资金,我可以用抵押贷款的方式获得,也就是上面所说的“写借条”,这个“借条”它不是真金白银,但却是个被政策性银行承认的“抵押凭证”

而我这个“幸福村项目”,包括三部分

征地拆迁

安置住房筹集

基础设施建设

这个项目的参与者

地方政府,建设公司,房产公司,

银行,证券公司,

评级机构,律师事务所。

这一帮子人和公司,全都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然后,我用这个项目的“借条”,直接向……

不是向下面哦,而是直接向“上面”要钱。

也就是直接向“国家开发银行(国开行)”要钱。

而国开行的钱,上头的央行早就已“抵押补充贷款(PSL)”的形式发给国开行了。

就等地方政府将“项目”提交上来,审批通过后,国开行就将央妈给的钱,撒向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拿到钱,再和房产公司,和建设公司,和银行,和被棚改的居民一起完成这个“项目”。

原本,地方政府没钱,开发商盖楼也资金紧张。

那现在好了,地方政府和开发商以及一票服务提供商,统统打包成一个项目。

这个项目由地方政府给开发商和服务商“写借条”,借条经过国开行的审批后,再问央行要钱,然后这钱以“PSL”的形式,发给该项目。

大家注意,其实这里面形成了一个“三角债的关系”

就是地方政府欠开发商的钱,开发商欠国开行的钱

地方政府为开发商写打引号的“借条”,凭借这“借条”,可以从国开行拿到贷款。

他这有什么好处呢?

他这最大的好处就是保证了资金的来源和资金链的稳定。

你想开发商会资金链断裂,地方政府也会遇到财政困难,可国家开发银行会缺钱吗?

当然不会

为什么不会?

因为国开行背后是中国人民银行,也就是咱们的央妈。

那肯定有人会问,“央行”的钱,哪来的?

当初“棚改计划”越来越难弄,不就是因为缺钱吗?

现在“不缺了”?

知道美国怎么解决问题的吗?

搞Q1,开启印刷机,印美元呗

而央行也同样以PSL的形式撒钱给国开行,国开行再把钱撒给地方政府。

当然撒出去的钱是要还的,是期限为3-5年的,低利息贷款。

这个PSL最妙的地方就是,它用一种“无中生有”的方法,打通了整个“棚改计划”的资金链。

地方政府用“项目”的方法,问上面要钱,而大家要重点知道的是,这个“项目”里面,不光有地方政府,还有建筑公司,还有房产企业,还有相关银行。

等于说,一个“项目”将一大批“利益相关方”全都揽了进来。

这样一来,“棚改计划”就不是地方政府一方的任务了,它成了房产企业,建筑公司,银行和一系列“利益相关方”的任务。

当我们都坐上一条船的时候,那我们的利益就被捆绑在一起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条船上,现在装满了人民币。棚改计划的资金链,被彻底打通了。

这一打通后,不得了了,钱来了。

钱来了

房市大爆炸。

之前,居民对棚改积极性不高,因为政府给不起钱,一套房换一套房,换的还是安置房,没什么人愿意换。

现在,通过“棚改货币化”这招绝妙的办法,帮助地方政府弄到了钱,地方政府一有钱,补贴拆迁户的资金上涨,补偿的房子也不是一套了,可能是两套,是三套。

到后来,在2015年后,各地都特别强调了,“提高货币化安置比例”。

而所谓的“提高货币化安置比例”,直白讲,就是棚改户们,不给你们房了,直接给你们钱,有了钱你们自己去买商品房吧。

这样一来,会出现什么现象?

会出现一个现象叫做,人人都想被棚改

每一次拆迁,都是一个一夜暴富的机会

所有人,所有人,都期待我被棚改。

另一方面,所有地方政府,它只要能搞个“棚改项目”出来,就可以用这“项目”向上面要钱。

这个“项目”经过审批后,钱很快就下来了。

而每一个“项目”里面,都无一例外的会出现房产商的身影,这些房产商直接是“项目”的参与者和获利者。

棚改后居民拿着钱去买“房产商”的商品房,一套两套,一百套两百套,那由谁买单?

PSL的发行方,央行买单。

央行怎么买单?

印钱买单(M2)

好了,现在问题都解决了。

棚改计划一路高歌猛进,棚户区百姓拿到了钱,大量的钱,有的在当地买房,有的跑到其他城市买房。

五线城市跑四线买,四线跑三线买

那些原本无人问津的楼盘,那些原本愁眉苦脸的开发商,开始喜笑颜开。

看着一批批拿着拆迁款来买房的人民,房产商的库存,就这么轻轻松松的,给去了。

而这就直接推高了当地的房地产价格,因为以前大多是政府建保障房,现在政府不建房了,直接发钱让居民自己去买。

居民拿了钱冲进楼市,这就让二三四线城市的,商品房价格不断升高。

那对于“项目”的利益方,房地产商来说,卖了房,去了库存,房价又被炒热了,有百利而无一害,何乐而不为呢?

那棚改货币化为市场注入了多少钱呢?

30978亿

这30978亿是从2014年年末开始一直到2018年5月

在这三年间,逐渐累计累计的PSL,总额超过30000亿人民币。

这三万亿朝房地产市场打进去,犹如一针强心剂,效果显著。甚至可以说,这三万亿,扎扎实实的救了中国房市。

为什么这么说?来看兴业证券的最新统计

当年,2014年房地产销售问题非常严重,尤其是,尤其是三四五线城市的房地产库存,非常的多。

三四线城市的房子,根本卖不出去,大量的房子积压在那里。

从上图可以看到

2014年的时候依靠各种方法拉抬房地产销售都没用,不管你怎么拉,房市销售依旧萎缩10%

简单讲,就是在2014年,买房的人足足少了十分之一,而各大房地产商的库存积压在那里,动弹不得。

库存积压会造成什么严重的问题?

最严重的问题就是资金无法回流,我买地,盖楼,这些投进去的钱,如果房子卖不掉,我的钱就无法拿回来。

钱拿不回来我可能就没法付各种贷款和利息,我的资金链就可能断裂,资金链断裂这公司就无法运转,面临倒闭。

所以当高库存的楼盘积压在那里卖不出去的时候,对房产商来说是一件有着巨大风险的事。

然而仅仅过了一年,房产商们就看见了曙光。

2015年,天清气朗,当其他拉抬房产销售的手段依旧没用的时候。

一个叫做PSL的东西,横空出世。

靠着PSL,全国的房地产的总销售量,增加11%

2014年减少10%,2015年增加11%

这一来一回,PSL起到了“鲤鱼跃龙门”的效应。

2016年,房产销售又增加8.6%

2017年,再增加4.4%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PSL,这个横空出世的东西,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不说崩溃吧,但绝对不会像今天一样再度陷入疯狂。

PSL直接改变了中国房地产的供需格局

它从

原先的高库存,供过于求

变成了低库存,供不应求

如果依照这条逻辑线想下去的话

你甚至可以认为,这个PSL,并不是为了棚改居民准备的,也不是为了地方政府准备的

它就是为了房地产企业准备的。

通过PSL这套“漂亮”的操作,中国房地产再次起死回生,并且来了一段轰轰烈烈的“悬崖之舞”。

为什么我说它是“悬崖之舞”呢?

因为它是华丽而残酷的,是美艳与危险的,在绚烂的悬崖上舞蹈后,舞者可能掉下悬崖,生死未卜。

轰轰烈烈的三万亿PSL朝房市打了进去,造成了后续一连串的严重问题。

这一系列问题将直接导致中国房产市场的重新洗牌,甚至一两家房产龙头企业的危机

那究竟是什么问题呢?

下期节目将为大家继续分析。

微信搜索,微观系列,获取更多好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