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哲学

内心秩序

2018-10-28  本文已影响103人  与自己交谈

首先,感谢一下简书,这是一个我可以安安静静跟自己沟通的地方。我在这里写下自己对于生活对于人生的思考,不写热点,不写电影,就写个人感悟。有的感悟可能十分通俗,但是从自己的视角出发感受到的东西与他人教授的又完全是两回事。

最近渐渐相信,我可以靠自己一直走下去,只要我能每隔一段时间跟自己说说话。也许每个人都需要跟自己说说话,只是每个人的周期不同,你需要自己去探索自己的周期在哪?那么问题来了,该如何探索自己的内心秩序?

用数字去量化它,记录与分析能带给你安全感,这是我最近想到的方法。

举个例子,很多人想要坚持早睡早起。然而,大多数人(比如我)就无法坚持下去。可能一时兴起,今天早睡,明天一早起来,哎呀,精神不错,以后我要按这个作息来。一个星期或者几天后的某一天,朋友约出去玩,或者赶作业赶项目熬了夜,完了,失败了。接下来就是破罐子破摔,回归自己随性的生活轨迹。直到身体承受不了不规律的作息,又开始新的一轮尝试。也许,有的人一辈子都在尝试和失败中度过,等到健康不再的时候再回来感慨追悔。

后来,我反思了一下,尝试失败不全是个人因素,很多情况下是外在因素。如果这样的话,失败有啥奇怪的?然而,事实是,每次下的决心越大,失败时愧疚感就会越深,这种深深的愧疚感会瞬间抽走我的所有能量,让我不由自主地朝着相反方向走去。

那么,回到主题上来了,如何用量化的方法来帮助我们达成目标呢?如果我记下我每次尝试成功的天数,然后每次失败的节点(或者说结束的节点)与上一次的相比较:如果坚持的天数更多了,那就该庆祝一下(庆祝的方式并非放纵,而是采取其他方式,如吃顿好一点的或者买个小礼品给自己);如果坚持的天数少了,思考一下这次是不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把结束你坚持事项的困难记下来,标记遇到这种情况(如考试周,项目due啊)的坚持天数,给下次提供参考。(越来越觉得自己在写一道编程题,定义了很多不同的类,哈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嘛)

其实,我会对自己失望,觉得自己是一个三分热度的人,很大程度是没有客观的评价自己。把所有的失败简单地归结为自己能力不够,自制力不够。殊不知很多东西都受外在因素影响,且很多东西都是慢慢锻炼出来的。就像你去学一门技艺一样,你会需要一个教练。教练的最大作用体现在给你一个客观且正确的反馈,“这个球虽然力度太大,但是姿势是对的。”而不是简单地复述现象“看,你又把球打飞了!”其实我们自己很多时候都会给自己这种模棱两可却又自我否定的暗示。在霍金斯能量级表中,羞愧是最低等级的,它会瞬息之间抽走你所有的能量。所以每次你要开始自我否定时,先想想有没有必要吧。

前段时间,有一位同学地朋友圈深深感动了我,那是一句英文,翻译过来的意思大概是:我们总是看着前面的山有多难爬,却忘记了我们爬过的山也一样难。我想,如果我们能把自己每一次微小的尝试,如尝试每天看会书,尝试每天做一顿饭,尝试每天学点感兴趣的东西,都一一记录下来,那将会是多大的力量。我可以靠这股力量建立我的自信,去走那些以前我不相信自己能做到的路。你不需要去列表格,写文档,然后把它存起来,只需要随便找个本子,就像记笔记那样涂涂画画,或者每天走在路上跟自己说一说,就已经是一种很好的心理暗示了。

当然,量化也许不是一种最终的方法,却是一种可以锻炼我自我分析能力,客观看待事情能力以及自制力的好方法。有的人会说,我哪有那么多时间关心自己?其实,多花点时间分析一下自己还是很有趣的,做不到吾日三省,也可以试试一省。忙得没有时间分析自己,分析自己所做的事情,有可能最后追求的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只有当我内心有序了,对自己客观了,我才有更多的能量去做我真正想做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