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故事心情日记

育儿||你如何看待“减负”呢?

2019-10-24  本文已影响0人  花花日常

图.文/幸福花花

手机拍摄于小区绿化带

2019.10.24,星期四,天气:晴

昨晚,我的一个微信班级群,都在聊一个关于“减负”的话题。

起因是,某地官方的“减负”方案,方案中提到: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60分钟,初中家庭作业不超过90分钟,高中也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

还有一个就是:作业难度水平不得超过课标要求,教师不得布置重复性和惩罚性作业,不得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让家长代为评改作业。

如果这个“减负”方案真的执行的话,大概是有人欢喜有人忧了。

平日里工作忙碌又不太愿意辅导孩子作业的家长,是拍手叫好。终于不用再因为辅导孩子作业,而心烦意乱,家庭气氛紧张兮兮了。

但对于比较注重孩子学习,哪怕平时再忙再累,也会认真辅导孩子作业,详细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的家长来说,却不觉得“减负”是一件多好的事情。

我家也有一个读小学二年级的大宝,而且她各方面的表现还不错,学习成绩也在中上水平。对于“减负”,我想说说自己的一些看法。

首先说说作业吧!我家大宝对老师的话言听计从,只要跟她说是老师要求做的,她会毫无怨言地仔细完成。

可是如果你没有告诉她,这个作业是老师布置的,她就知道是我给她布置的家庭作业,因为害怕我生气,她自然会去把作业写完,

但是有点心不甘,情不愿的那种意味。有时作业完成质量也不是太理想。

起初,我以为只有我家大宝会有这种想法,但昨晚看到群里好多家长都在说此事,我才发现原来大部分孩子的一些想法都是相似的。

其实,孩子们毕竟也才二年级,贪玩爱玩的天性,仍然存在,自制能力还比较弱,这时,还是需要老师和家长去监督,去要求,去规范。

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你想要他成为怎么样的,你就得去教他。教育这个东西,有教才会有,没有教,就完全是一片空白。

先生一个堂弟的儿子,在老家的镇上读二年级。老家的教学水平、教育设施和师资力量等,都不如我家大宝的学校。

一方面,学校老师的要求不高,只要孩子上好课,完成好书本作业就行。

另一方面,堂弟媳的育儿理念,(农村大多数人的理念)她觉得孩子还小,只要学好课内知识即可,无需让孩子太累。

所以,弟媳家的儿子考试从来没有上过80分,到二年级了识字量很少,课外书也没有看过几本,重点是连数字都还写得不好,拼音更是一塌糊涂。

我家大宝,老师一直有要求孩子的书写规范,无论是数字生字,还是英文字母,都严格要求。

孩子从一年级开始,老师就要求口算天天练,每天阅读不少于30分钟,每天的作业家长检查签字等等。

一开始我不以为然,觉得老师要求太多,感觉是自己在跟着孩子读书,自然与老师配合得不太好。

结果是,孩子的成绩止步不前,进步的空间狭窄。跟一些成绩好的孩子家长请教后,才知道,每一个孩子,想要取得好成绩,都不是偶然,而是努力付出的必然。

那以后,我积极与老师配合,严格执行老师的要求,同时也会找一些题型给她做。

一段时间后,大宝的学习成绩进步了,学习更有信心,热情也高涨,学习习惯也慢慢养成。时至今日,她的成绩几乎能保持在班上前几名。

学习的过程虽然辛苦,但看到好的结果,孩子也不再抱怨,我心里也是欢喜的。

其实,孩子的学习,和做很多事情是相通的,付出了不一定会成功。可至少有收获,或多或少罢了。

但是,如果不去努力,不去尝试,就连成功的机会都没有。

就像好的学校,资源本来就多,加上家长孩子老师的齐心协力,以后上一流的大学,进一流的公司上班,几率也会越来越大。

反而一些教育资源相对比较差的学校,再“减负”就根本把孩子,减到了越来越不好的境地。以后上普通的大学,做普通的工作的几率也高。

所以,还是希望我的孩子,在可以努力奋斗的年纪,不要选择安逸。(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