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慈的幻术究竟是怎么回事?
左慈字元放,三国时期著名的幻术大师,据说是中国魔术界的开山鼻祖。他用自己熟能生巧的手法上演了一幕幕匪夷所思的表演,把曹操戏弄了一番,同时也令世人惊叹不已。史书把他描绘得神乎其神,千变万化无所不能,因而不免令人怀疑他是天仙下凡。现在我要利用自己多年来对魔术的钻研,试图揭开左慈具有代表性的两个魔术背后的密秘,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盘中求鱼
操从容顾众宾曰:“今日高会,珍羞略备,所少吴松江鲈鱼耳。”放于下坐应曰:“此可得也。”因求铜盘贮水,以竹竿饵钓于盘中,须臾引一鲈鱼出。操大拊掌笑,会者皆惊。操曰:“一鱼不周坐席,可更得乎?”放乃更饵钩沉之,须臾复引出,皆长三尺余,生鲜可爱。——《后汉书·方士列传·左慈传》
这是左慈众多魔术当中唯一没有失传的一个,至今依然有许多魔术师在表演,效果震撼,原理其实很简单:预先将一条鱼挂在鱼钩上,握于拿鱼竿的右手里。因线极细,且紧靠竿,又与竿一样长,所以观众发现不了。另外,在表演者衣服左侧的衣边内钉有一个铁夹子,铁夹上夹着一个塑料袋,袋口斜着朝上,内装另一条鱼。演出时,表演者先装出捻鱼线的动作以迷惑观众。然后他身体右侧朝向观众,将竿由左向右甩,立马松开右手放掉手里的鱼,这就制造出了隔空钓鱼的假象。此时观众会把注意力集中在这条鱼上,表演者遂用左手迅速将藏于衣内塑料袋中的鱼倒出,捏于手中,再抓住“钓”来的鱼。然后握竿的右手迎向左手并装出从钩上取下鱼的动作,实则连钩带鱼由左手转交至右手心捏住,放入鱼缸里的则是左手从衣内袋中取来的那条鱼。接下来就用之前的方法“钓”出第二条鱼来。
表演所用的鱼不宜过大,能刚好握于手中的即可,否则魔术是根本无法办到的。而《后汉书》中却说左慈钓的鱼有三尺余长,这或许是作者为突出左慈技艺的精湛而故意夸大其词了。
二、掷杯化鸠
慈遂拔冠上玉簪,于杯中一画,将酒分为两半,自饮一半,将一半奉操。曹叱之。慈掷杯于空中,化成一白鸠,绕殿而飞。——《三国演义·左慈掷杯戏曹操》
关于将酒一分为二的秘密,清末的唐再丰于《鹅幻汇编》中记载道:“用水獭的胆一个,取汁涂在牛角的簪子上,等到它干了以后,用它来划酒,酒就会自然分开,久而不合。”不过《鹅幻汇编》这本魔术书里有不少记载是不靠谱的,毕竟水獭乃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我们想通过实验来求证真伪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这个解释目前还存在着疑问。
至于将酒杯抛到空中变成白鸠的表演,那就再好解释不过了,左慈很有可能预先把白鸠藏在身上,掷杯的同时,他迅速将杯子藏入袖中,并取出白鸠将其放飞,他手法快因此别人看不出玄机来。
除此之外,左慈还表演过不少令人目瞪口呆的魔术,比如“酒肉挪移”、“空盆出姜”、“意念开花”、“画龙取肝”、“死羊复活”等等。只因本人能力有限,目前还无法将这些魔术一一为你破解。但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左慈是人而非神,他施展的那些所谓的超能力现象不过是障眼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