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论生命悲剧哲学》
人格的力量
幸福是什么?
“人是什么”要比“人有什么”以及“他人的评价”重要得多。“人是什么”以及“人自身固有的东西”(应该是指人格)永远都是我们所要考虑的主要事情。因为无论何时何地,人的个性都伴随着他,使他的存在呈现出个人的色彩。
书中认为所有的享受取决于自己。人生的辛与不幸,不由降临在我们头上的东西造成,而主要取决于我们对待人生的方式,取决于我们一般的感受性的程度和性质。(意思是,人生的辛与不幸,不由事情决定,而是取决与我们对待这件事的态度,而我们对这件事的态度取决我们的感受和认知。)
书中认为
人格:就是人和人自身固有的东西。由它造成的一切,乃是我们的幸福和福祉唯一直接的源泉,其余的只是媒介和手段,因而不会对幸福产生根本的影响,但人格的影响就不同了。由个人品性所激发起来的嫉妒为何很难平息,其原因也就在此。
我的意识:有我们的经历和磨难中,一些持久而且永恒的东西形成。在我们活着的每一个时刻个性或多或少都在左右着我们,其他方面的影响则是偶然的,转瞬即逝的,并且受到各种机遇和变故的制约。(环境影响都属于偶然的,转瞬即逝的影响,消极的人看喜剧也会笑,但是很快就会恢复消极状态;乐观的人看悲剧也会悲伤忧郁,但是很快又会恢复乐观状态。)
亚里士多德说:始终不渝者并非财富,而是品格。
虽然亚里士多德想表现的是品格的坚定,但是也侧面表现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好的品格,始终不渝当然好,坏的品格呢?或者说不适应社会的品格和个性,不也很难改变?要如何改变呢?
身体健康是获得快乐的基础。
关于自杀,书中指出了两个极端方向,痛苦与厌倦。并将这两者称之为幸福的最大劲敌。书中认为挣扎在生活必需品中是痛苦的,而一点境况好一点又会陷入厌倦,而人生一定程度上游移于这两者之间。书中还把人择成了两份,一边聪明智慧的人,他们有思想,会思考,摆脱了痛苦和厌倦;而另一边是愚昧纵欲之人,他们纵情一切,贪恋对欲望中的一切事物。书中把两种人分了高低。
(实际上我并不这么认为,思考也好,纵欲也罢,其实都是在满足自身的欲望罢了。区别只是一个满足的是求知欲,一个是肉欲,本质上来说并没有区别。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法摆脱痛苦和厌倦。只是通过肉欲摆脱厌倦的效率比较低而已。)
引起自身潜在快乐的三种根源:
一,由于旺盛精力而产生的快乐,对于食物,美酒,休息和睡眠的快乐;
二,由于具有强健的体力而产生的快乐,如跑步,跳舞以及类似休闲。这种需求采取运动的形式,有时则采取军事生活或战争的形式。
三,有敏感性引起的快乐。如观察,思考,感觉,沉思,发明,哲学以及诸如此类的事物。
(关于潜在快乐,我也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所谓的三种根源实际上只有两种:
一,是身体上的快乐,比如美食,美酒,休息,性交。这是身体愉悦作用于精神。
二,是精神上的快乐,比如思考,跳舞,跑步,哲学。这是精神愉悦作用于身体。
这两者互相影响。)
关于如何获得快乐,我有一点粗浅的想法。身体的快乐来源于满足,而满足对于痛苦有奇效,比如当你劳累一天,或者受了委屈的时候,效果最好不是妻子的一个吻,而已一个舒舒服服,全身放松的泡澡。而精神上的快乐来源于投入,而投入对于厌倦有奇效,当你已经厌倦了的时候,身体上的满足反而没什么用了,这时精神上的投入反而最有作用。精神快乐的重点不是学习或思考,而是投入,哪怕是一部狗血四溅的韩剧,如果你投入进去,你还是会发现生活如此美好,特别是煲剧的时候。所以精神和身体从来不是分开的,而是互相关联的。
本章中在后面部分,狠狠的标榜了一番知识分子的情趣有多高尚,而富人或一般大众又是多么愚昧,把思想和精神捧得高高的,而把肉欲和欲望踩到土里。看得我也是醉醉的。
财产与人的关系
伊壁鸠鲁把人的需要分为三类:
一:自然必须的需要——衣食,以及一些极容易得到满足的需要。
二:自然但并非必须的需要——如某些感官的需要。
三:既非自然又非必须的需要——阔绰豪华,奢侈挥霍的需要。
这里顺便讲一下人本主义科学的理论之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一,生理需求。
二,安全需求。
三,爱和归属感。
四,尊重。
五,自我实现。
书中认为财富的数量只是相对的,正好维持在一个人想要得到和他所得到的两者之间的比率上。因此只根据一个人所拥有的,而不根据他所期望得到的东西来衡量一个人的幸福,如只有分子而没有分母的分式,根本就于事无补。
对于我们来说,从来不会引起我们需求的东西,绝不会让我们感到它们的存在;如果没有它们,我们照样幸福,但如果我们想要得到某件东西而不能得到,其他的东西即使多出数百倍来也会让人心有不甘。
你想要的越多,拥有的越少,你就会越痛苦;而反过来,你想要的越少,拥有的越多,你就会越厌倦。只有在两者之间找到自己的刻度才能获得幸福。以金钱为了例:
当一个工人只有一百块,却要赚10万,100万,甚至1000万时你只会越痛苦;
而一个小孩你给他100块时他可能会欣喜欲狂,你给他一万,他就会进入迷茫,你给他十万,一百万,甚至一千万,他只会厌倦,连辣条都吃不香了。
所以要把握住自己的刻度,有的人100可以赚10000,而有的人100只能赚1000,有的人100可能还要亏80,这个时候不要去追寻别人的刻度,应该把握自己的舒适点。自知,方能幸福。
名誉问题
人性有这样一个很特别的弱点,即对别人如何看待自己考虑过多。(实际上我并不认为这是弱点,而应该是特点。因为人是群居型社会性动物。而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反映了自己是否融入了这个社会。就如飞蛾等昆虫的保护色一样,如果你在别人眼中过于突出却没有相应实力的话很容易飞来横祸。)
我整理了文章中的一段话。大家可以看一下。
其实我们个人生活的现实条件——健康,气质,能力,进款,妻子,孩子,朋友,住在,要比别人的看法重要千百倍。
日常的经验告诉我们,人们正是在这一点上不断的出错;绝大多数人对他所思所想给予极度的重视,他们更关注他人的意见,而忽视了在自己意识中的思想,忽视了对他们最为直截了当的东西。他们颠倒了自然的秩序——把别人的看法当做真实的存在,把自己的意思当做某种模糊晦涩的东西。他们舍本求末,本末倒置,把别人为他们所作的画像看得比他们本人还要重要。他们试图从那并无真正直接存在的东西那里得到直接的结果,而这会使他们陷入所谓“虚荣心”的预愚蠢状况之中。“虚荣心”这个词恰到好处的表达了那种追求没有实在价值的东西的心理。这样的人就像守财奴一样,满怀着热望去追求的只有手段,而忘记了应当追求的乃是目的。
我们所有忧虑,焦躁,担心,烦忧,苦闷,乃至愁肠百结,竭尽心力,在绝大多数场合,都是由于过多考虑别人会说什么而导致。在这一点上,我们一点也不比那些可怜的罪犯聪明。妒忌和仇恨常常也是因为此。
幸福主要是心灵的平静与满足。所以,现在我们应当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那些坚实可靠的,实在的事物上,不断地享受他们。
这里说的名誉倒不如说是,评价,别人对我的评价。别人的评价重不重要?重要,因为这关系到你在这社会中的资源,地位等等。所以维持好的,正面的评价是对的,但是不能本末倒置,评价,名气,名誉,这是一种自身的资源,是获得幸福的手段,而不是幸福本身。
名誉之所以重要其实只代表了两种东西,
1.资源的体现,其本身也是一种资源。
2.感情的体现。比如爱你才会赞美你,恨你才会骂你,这都表现了别人在你身上的情感投入。
幸福是什么
幸福总是有限的,我们的幸福与我们的视域,与我们的工作范围,与我们同世界的视点协调相衬,并受其制约和界定。这些限定的范围越广,我们的担忧和焦虑越甚,因为这意味着我们的烦恼,欲望和恐惧在不断增长和强化。这边是为什么愚昧无知者并非如我们想象的那么不幸的原因,否则他们脸上的表情就不会如此温顺,安详了。
叔本华认为痛苦是某种肯定的东西,而幸福则是一种否定的东西。也就是说,痛苦是人的常态,幸福是违反常态的东西。而为了摆脱这些烦恼,人们将利用种种便利的方法,诸如闲荡,社交,挥霍,娱乐,饮酒等等,而这类方法将导致灾难,堕落和不幸。
一个人若无所事事时很难保持心灵的宁静。那种对外部活动范围的限制有助于幸福的获得,甚至可以说是人类幸福的必然条件。因此,生活方式的简陋质朴,单一不变,如果我们不感到厌烦乏味的话,是有益于幸福的。
一个人是幸福还是痛苦,取决于他倾注全力的是什么事。书中认为,纯粹的脑力工作要比其他任何形式的生活实践享受到更多的幸福。学会思考和反思以前的生活,用理智生活,而不是根据以前的印象走。
关于如何理智生活,书中也提了几点。一是仔细观察,观察那些曾经影响过我们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隐没于心境和情绪中的事件和境况(可以参考精神分析);二是自给自足,自己就是一切,这就是幸福最主要的品质。
一切社会必须包括成员之间的互相适应和对其成员的制约,这意味着,社会的规模越大,越令人乏味。唯有当独自一人时,他才是自己。如果一个人在自然禀赋中居于较高的地位,他感到寂寞冷落便是自然而然且不可避免的。如果周围的环境干扰了这种感觉,难么,这个环境对他就不适宜。如果他不得不会见许多性格迥异的人,他们将会对他施加种种影响,破坏其精神的宁静,他们将使他失去自我,去又无法补偿这种损失。(社会适应力这是必须的,我觉得这将会成为一种本能,在这个高度协作化的世界。)书中认为只有一个人完全依赖自己拥有的财富,并且只看重自己,他才会因此生活得十分幸福。
书中有很多有意思的句子,我摘抄出来,大家看看:
作为一般规则,一个人的社交性格与他的理智才能几乎成反比;也就是说,某某人不善社交也就是说他是一位伟大的天才。
在与社会的一切交往中都存在着如此之多的制约,烦恼甚至危险。
在幸福的种种要素中,身体健康是首要的,其次是思想的平静。
妒忌是人的天性,它可以很快变成一种邪恶并导致不幸和痛苦。我们应当把它当做幸福生活的大敌,想压抑制止任何恶念一样熄灭它。
拿自己的命运与别人的幸运相比,是一种自我折磨,若能避免这一点,将会满意自己所拥有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