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七岁跟地主放牛
那是一个冬天的上午,寒风凛冽,年仅七岁的张凯南在舅母的带领下,来到了他的老家冷水村一个张姓地主家,把他交给了地主:“这就是凯南,给你看牛,不听话,可以打骂。”
张姓地主是一个小地主,家里土地并不多。有十多亩地出租给无地农民,一年收收地租,另有十亩地请了个长工耕种。那时没有机械耕种,种田都是畜力、人力。地主家养了一头大水牛,作为农耕之用。
张凯南每天早上五点就要起床,到地主家的厨房里端上一小碗锅巴粥,三口二口喝进肚子里,赶着牛上山放牧。罗霄山深处的河谷两岸,水草茂盛,够牛饕餮一天。黄昏时候赶牛回家吃晚饭,地主家只供吃饭,不给工钱。
只有七岁的张凯南非常懂事,看牛可以不饿肚子,慢慢的他就爱上看牛。在诗人的眼中,迎着朝阳,披着晚霞,骑在大牯牛背上,走在大山的深处,那是多么有诗情画意的一幅牧童朝出晚归图,但对于一个才七岁的小孩,却有点残忍。有时候,凯南把牛放在山上吃草,自己就在旁边望着天空发呆,想着远在洪江大都市的父亲,心中充满了期待。中午有点饥肠辘辘的凯南就附近的树上采摘野果充饥,追逐飞舞的蝴蝶,慢慢忘记心中的孤寂。
夏天的晚上,他会在牛棚旁边点燃一堆稻草,为牛驱赶密密麻麻的蚊子。冬天晚上,他还要跟牛喂上几把收割水稻后的禾杆,以备晚上饿时之需。
晚餐后,张凯南就和地主家的长工睡在主房旁边的一间小瓦房里,年龄的差距、相同的经历,依靠和交流的需要,双方慢慢熟悉起来。
“凯南,你这么小就给地方看牛,那你父母呢?”
“我妈妈早死了,我妹妹也死了,我爹爹去了洪江,家里就只有我一个人了。”
“这孩子真可怜,那你家里还有其他亲戚吗?”
“有,他们不要我了。”
“那里跟着我,我会看着你的。”
凯南觉得长工像爹爹一样,有点吃的就给他,有时间就跟他讲乡里听来的古代故事。因为地主家就在凯南家隔壁,几个月后地主家的长工就带着凯南一道搬到了凯南以前的家里居住。这又有了点回家的感觉,让凯南特别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