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庸》第一章

2020-03-31  本文已影响0人  zkx相知相惜

第一章(中和是天下的根本)

原文: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学习第一章后的感悟:

《中庸》的第一章讲到一个重要的问题:人的喜弄哀乐之情与中、和的关系。

所谓中,就是适度,无过无不及。只有适度,才能和谐;中是和的前提和条件。所以和又称中和;和为贵也可以说是中和为贵。而中和的达到,与喜弄哀乐之情的恰当表达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们要了解,中、和是一切的根本,只有致乎中和,有定、有慧,做事情才能够恰到好处,如此天地安于本位,就不会有灾祸了。

中与和揭示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目标,指出了此目标的重大意义,是具备至仁、至善、至诚、至道、至德、至圣的品德后的效应。

中和是自我价值的体现,致中和是社会价值的体现。致中和,即通过不偏不倚的方法处理万事万物,使人们达到和谐相处的理想境界,假若每个人都可以做到中和的境界,那么这个社会,乃至整个世界就会成为人间净土。

以前总觉得《中庸》高深莫测,难学难懂。其实,《中庸》所谈的道理是朴素的,也是永恒的。

《中庸》所阐明的道理和原则是人人不可缺少,人人必须遵守,人人可以做到,适用于一切事物而适得事理之宜的普遍真理。

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中庸 》,因“中庸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源头,中国人的智慧宝库,是最高的德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