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2018-11-26  本文已影响0人  温风雨

    2046年春,阿拉斯加萨文格港。

    “成治君,终于可以结束痛苦的邮轮生活了,是不是激动万分,”说着话的是大个子美国人,加尔•安道森,橙底灰袖的冲锋衣上印着并不太显眼的“东大科研”,扛着约摸两米多长的三角铁架,黑魆魆的。褐灰色的毡帽下漏出几丝金色的头发,身后背着比别人高出许多的迷彩旅行背包。

    “大家都坐邮轮来,我一个人因为区区‘不适应’这种原因就先坐直升机到这儿是不是太格格不入了,况且一路上和大家探讨的也非常开心”走在人群最前面的捂着肚子脸色苍白的就是科研队队长野依成治,与其他成员一样,穿着橘红相间的冲锋衣,中长的黑色头发,箍着靛青色的毛绒耳罩。显然不适应船上生活的他已经被搞坏掉了,大家都没想到平时优秀果敢的组长竟然有这样的一面。

      随队的还有东大重工的施工队和随队队医谷神依子,126000吨位的中型游轮“利维坦M03”号上负载着诸多此次企划的械备,作为“地心企划”地理位置最北端的小组,位于美国阿拉斯加州最西端的圣劳伦斯岛,几乎与俄罗斯接壤。且是理论上最不被看好的勘测点,成治队长以强硬的态度拿下了几乎最为丰厚的资源储备,以他的科研生涯作为代价。

      野依成治与另三位成员中的两位,山中弥音还有孙孝成都曾是东京大学化工系的同窗,与弥音更是町田高中时的旧识,那时候便互相知道学校里出自己外还有另外一个怪胎,对非序列能源有着狂热的研究兴趣,别人夏日祭看烟花逛庙会,这两个家伙借用玉川大学简陋的实验室只做了一个简易热能增幅阵列模型,增幅效果高达2.4%,这还是在较为落后的设备下完成的,除去能量的损耗这个数值将到达更高一些。周期在模组数据计算下大约是7年9个月到8年3个月之间,但这足以让学术界疯狂,东京大学化工系以豪华教授阵容亲自礼炮迎求两人的保送入学。

      简单解释一下非序列性能源,举个例子,明火点燃木块,木块持续产热直至化为焦炭,这其中内能转化为热能并且是不平等的,产生的热能会远小于小号的内能。但若以分解射线将内能的消耗物多次转化,原子跃迁重组,直至变成一种转化率极高的物质,并以热能的终产物碳分子用多余的能源进以诱导,再次转化为可燃物,再通过附加化合物逐渐逐渐的增加这一转化率,那一块小小的木头经点燃,在转化程序下,经过上亿万个周期,再加以控制,足以成为如地核般的能量源。 当然,成治和弥音的实验结论中的转化率始终是理论上的,这种类似于永动机的天方夜谭只是在研究的起步阶段,而所有参与这个企划的人都明白这个项目意味着什么——当人类可以创造出类似地核的能量源时,在宇宙空间中人工创造出一个类似地球,再是成百上千个类地可居住行星也不是不可能的,人类将会彻底跨向宇宙时代。而这些对于现在的科技来说,似乎太过于遥远了。现在的人,不过是刚瞥见这一浩瀚天空中一丝如萤火般的光亮而已。

      而当时学术界的最高转化率为利用了潮汐能的重力流物体能量增幅,不过为月周期的百分之0.05.而地球因所在重力场的特殊性和势热能转化的问题在结果上并不比得上这两个高中18岁的孩子的研究成果令人瞠目结舌,毕竟热能才是能为各种生命体所用更为实用的主要能量源。而当时各国苦于精研的热能非序列性能量增幅阵列模型的增幅数据更是远小于野依成治和山中弥音的计算数据的。而这两人就是在较为简陋的设备和仅有两人的衍算下,在仅仅四个月的推演和两周的模型试验下完成如此庞大规模的模组计算。

      而孙孝成,本是比野依成治高出一级的学长,2040年入学东京大学数学系,在听闻东大特招了两位能源模组方面的天才后立马申请了转系,受够了古板的定向数学模型的他更趋向于衍算跳跃的能量模组,系主任也很愿意将这种怪人送给化工系。

      2043年,随联合国地心企划的号召,日本方面成立的两个科研小组中其中一支便是由野依成治带领的,并且也是最为畸形的成员构成,仅有四名成员且平均年龄仅为22岁。21岁的野依成治和山中弥音不过是就读的大三学生罢了,美国地质专业的加尔现在24岁。在校方多次询问是否需要一位有经验资历的老教授带队后,平时温和的野依成治竟回绝说:“那群人脑子不够灵活,理解也太浅薄了,只会定些没必要的规矩,我觉得我的团队不需要这样的人。”只有山中知道,他说这些并不是自傲目中无人,只是真诚的倾吐对于科研事业的自身要求罢了,只是听起来确实伤人。

      一行人随人流陆陆续续下船,除这次科研行动主要成员以外以及施工队以外,还随队捎着仿生人试验型的爱德和英孚。早于2036年日本AIST(日本生产技术研究所)便于松下等国内外众多机器人业界大头公司率先研制了于人类行动无异,甚至更优于人类的初号机仿生人松下不二川,但由于能源问题和信息处理等多种问题,并未将研究成果产品大规模生产。而近年来的非序列性能源兴起,正填上了这系列问题的缺口,成为了关键之门的钥石。利用简化的微型原子阵列所制造的能量源,可供仿生人活动长达2-3年的时间,能源的活性化更是解决了机体内部信息传递的塞责。41年时,日美军方和科研部率先投入使用第二代仿生人。爱德和英孚便是其中的工业型和信息处理型仿生人。成治相信现代科学技术,但却没法信任将它们强塞进来的军方,但也没有拒绝命令的将其带上了,这也是交涉的筹码之一。一路船旅上,两个仿生人也充当着端茶递水的服务工作,也偶尔和众人聊聊天,谷神依子最开始知道和自己侃侃而谈的是机器人是都吃惊坏了。对了,其实侃侃而谈的只有英孚而已,爱德总是腼腆着只有在提到他是会诺诺的承应几句。从性格这方面来说,英孚外向开放而爱德却内敛沉默一些,也许是职能需要将AI设计成这般。外貌上英孚越估180多一些的高瘦身材,爱德稍矮一点点但也所差无几,常穿着褐色米色相间格子西装的英孚还有着标准英国绅士该有的晶蓝色眼睛,金色的短而直的精神短发。爱德确实一副深邃的德国人模样,褐色的长卷发一级深陷的眼窝,黑色的风衣内衬着纯白的衬衣。在一群灰灰橙橙的科研队制服中,两位可谓是十分显眼了。不得不说,几十年过去,日本人的审美还是那么……

      “太过于崇洋媚外了吧!”加尔看着队伍最后的两位“帅哥”,“做出这么惊人的产品居然为了好看印上了别国的模特模样,你们日本人真是…”

      “你是因为没有做成美式大兵才说这些的吧”孙孝成打断了加尔的话,睡眼惺忪的对着冰冷冷的天打了个哈欠,“你看弥音和依子和他俩说的开心眼睛放光,理都不屑理你个大光头,得了吧和两个会走路的计算机较什么劲啊?”

      “小杂种你说什么你!”埋在厚重围脖下的加尔涨红了脸,若不是抡着硕大的铁架子在人流中发挥不开,孙孝成不撒腿溜肯定要被加尔WWE死亡锁喉。

      “接我们的人呢?”弥音跟在成治身后,环顾四周,这个生活着仅千余人的城市港口自然没有什么精致繁琐的设备。游轮上除科研队员外大部分不过是将此地作为阿拉斯加观光旅途中小小的部分罢了,当地的旅游产业也是近年来才刚刚起步,放眼望去空荡荡的,弥音本以为自己这边这么多人,应当好几辆卡车摆在港口,一下来就能看到才对。

      “那儿,白大衣的。”成治找到了不远处始终在望着他,纹丝不动的“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