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们和父母的聊天记录,填平了代沟:笑着笑着就酸了

2021-01-08  本文已影响0人  蔓德育儿

"00后"们,现在都上大学了,也该向父母伸手要钱了。

回忆自己读大学那会儿,找父母要钱怪不好意思的,那时候也没有智能手机。

大部分时候,也不会自己跟父母伸手要,大多数时候是父母问:

钱是不是用完了?

父母那会儿有钱的不多,很多都要从牙缝里挤,才能凑一些孩子的生活费。

现在的00后们,生活条件好了,父母们也都有钱了,有些孩子花钱起来,大手大脚,没钱了就找父母要。

所以,00后和父母聊天的方式,就变得独特和有趣。

"00后"们和父母的聊天记录,笑着笑着就酸了

我们就从同样是要生活费开始吧。

当初一些80后们要生活费,扭扭捏捏,再加上和父母之间的代沟,常常对话很生硬:

"爸,我没钱了,给我打点。"

"要多少?"

"2000。"

"……明天打给你,省着点花,多买点吃的,别老去玩。"

可现在的00后们,因为聊天方式的变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把要钱都要出了花样。

找父母要钱的时候,多了几分幽默感,让父母忍俊不禁。

父母感觉给孩子打钱的时候,可能也多了几分快乐。

想起自己的傻孩子,虽然没钱了,可至少还有点逗乐的情绪,应该还是快乐的吧,可能父母看到这样的要钱方式,心情也会变得好起来。

这种对话的方式,比当初我们读书那会儿,要生动得多。

父母也不会觉得孩子是"要账的",反而觉得孩子挺有趣。

反正都是要给生活费的,心情好点不是更开心?

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和父母之间的代沟,是比较强烈的。

那时候的父母,很多还叫"建国""国庆",充满时代特色,而这种时代特色和背景里,真正风趣又豁达的父母,不占多数。

我认识的许多这一代父母,观念保守、陈旧,甚至有些木讷。

但00后们,用新时代特有的幽默感,包括对表情包的运用,对撒娇话语的拿捏,让新时代的父母,不再端着父母的架子。

这种放下,填平了这一代人的代沟。

记得2020年高考,湖北武昌实验中学的学霸王希来,高考考了675分。

对这个孩子来说,烦恼的不是考大学,而是报清华还是报北大,典型的"北大还行"。

最让人难以想象的是,跟印象中"书呆子"般的学霸不同,王希来特别爱玩游戏,而且父母还支持他玩。

但他知道高考的重要,所以跟妈妈约定,帮自己"代玩"游戏,只要保持段位不下降就行。

结果,孩子为选清华还是北大头疼,狠狠给父母涨了脸;

妈妈也信守诺言,不仅给孩子在游戏里保段成功,自己也成了游戏高手。

两人在生活里,有了更多的话题,亲子关系好到爆表。

代沟?

不存在的。

看着这些00后,用幽默的方式,和父母聊天沟通,看着让人觉得好笑的同时,笑着笑着就酸了。

谁不希望家庭关系、亲子关系,一直都能亲密无间,一直都能笑容满面。

良好的家庭氛围、亲子关系,又能促进一个人的性格塑造,让其成为更强大的人。

而代沟,往往会破坏这份关系,让孩子和家长,不断陷入亲子关系的内卷。

这种内卷的终极表达,叫"叛逆"。

叛逆的孩子,很多都破坏了自己的青春,缺乏奋斗的动力,用更多的精力和自己内耗,变得消沉。

说真的,对这届00后大学生,以及他们的父母,我个人,是有些羡慕的。

如何才能保持亲子关系和谐,填平代沟呢?

第一,物质基础是绕不开的话题

孩子没有工作之前,是需要物质支撑的,吃喝、学习都需要钱,父母需要努力挣钱,才能让关系保持亲密。

第二,心胸豁达

对于亲子间的玩笑,要保持豁达,不要过于严肃。

第三,常常沟通

有时候让父母心酸的是,孩子给父母打电话,只是为了要生活费,不关心父母的冷暖和身体。

所以,孩子也要学会和父母主动沟通,关心一下身边最亲近的人。

只有填平代沟,才能让每个人有更多动力向外冲。

你遇到过代沟的问题吗?怎么处理的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