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清风——折扇的文人气息
在朝晖未至的深巷里,坐在清幽小院,品茶、看花、发呆,轻轻摇动手中的折扇,团了一股清风在胸前。
但凡看到这样的人,不是文人便是雅士。中国的文人雅士最善于将生活雅化,一握精挑细选的茶叶、一把流古蕴香的茶壶,栽两三菊兰,植一二竹桂,一手诗书一手扇,自得其乐。
![](https://img.haomeiwen.com/i2251128/f32a2ca46de83d0e.jpg)
这其中的折扇文化就是传统文人生活方式雅化的表现,中国文人移情于扇,使之带有浓郁的文人书卷气息。
折扇往往一面作书,一面绘画,文人借它陶养身心、美化心灵。将书画创作融入折扇中,常携袖中,时时赏玩艺术的造化。
![](https://img.haomeiwen.com/i2251128/2001963d14133022.jpg)
折扇的文人气息无外乎闲、静、趣、远、淡——
闲者阑也(许慎《说文解字》)。
闲是一种生活状态,“闲筑山居云供眼,流泉漫汲试煎茶”——明瓒。
折扇最能体现一种闲的状态了,折扇上的书画大都呈现一种闲散、闲适之感。李涉有“偷得余生半日闲”句,王维有“人闲桂花落”句,大凡文人墨客,都有一颗脱世之心。有片闲暇的时光,就能自娱自乐。
![](https://img.haomeiwen.com/i2251128/9f46d8f304761625.jpg)
静者审也(许慎《说文解字》)。
静是一种精神境界,往往也意味着孤独,承受孤独是对一个人的精神考验。
折扇艺术中常常会体现宁静、淡雅和空透,是一种扫尽铅华的质朴、忘却绚烂的单纯。这和人格里表现出来的气息如出一辙,文雅之士常常表现出一种儒雅气质,气定神闲,不骄不躁。
![](https://img.haomeiwen.com/i2251128/93c96d87d5151f5d.jpg)
趣,表明了一种玩味的绘事态度,是内心深处最为单纯和原始的冲动。
晋·陶渊明好饮酒、爱书卷,陶醉其中忘了农事,荒了田园,仍采菊东篱,悠悠然乐在其中。折扇的趣味恰在其中,将书画合于小小的纸扇中,有“卷藏袖中舒在我”的境界。而不像画卷之类,只能装裱挂置,少了一份随性的趣味。
![](https://img.haomeiwen.com/i2251128/77c12065f5f320b5.jpg)
远,远的种类有很多种,它表现于书画创作中,源自笔者内心。
故我们可以见到:高远之崇高、深远之悠然、平远之天真;也可以感受到:阔远的壮丽、淡远的静谧、幽远的神秘。
此六远系墨客骚人终生追求之真谛。
![](https://img.haomeiwen.com/i2251128/d16de91a9d85fcdf.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251128/854d2fa683ad46e7.jpg)
,情闲则笔下景淡。
以笔墨淡,方能远,能远,故能游。扇面境淡,作画心闲,故此景可以游,此心可以游。
将心神或遨游或栖息于画中景物,不失本心。
![](https://img.haomeiwen.com/i2251128/94025d038e9cf6ae.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251128/62e19b75618a9bfa.jpg)
南田论画:“痴翁画林壑,位置、云烟、晕染,皆可学而至。笔墨之外,别有一种荒率苍茫之气,则非学而至也。故学痴翁辄不得佳臻斯境界。”
可见画中境界是仿不来的,更是刻意画不出来的。故笔墨自由,不凝于物,不滞于心,所适之处,往往一派闲情,方可造入无人无我之境。
![](https://img.haomeiwen.com/i2251128/b2b365ed3eeaa26c.jpg)
所以折扇里的书画是要靠悟性和修养注入其中方可得之。那么就文人气息的养成而言,折扇艺术创作也是一种学道来着。
![](https://img.haomeiwen.com/i2251128/58bef25e5f88d8c2.jpg)
参考|吴锦川《扇藏袖中舒在我——折扇创作刍议》
春秋君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