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读后感

2022-12-09  本文已影响0人  芬芳玲珑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讲述一位英国老太太的回忆,因一时情感驱使,她奋不顾身地将自己的命运交付给一位赌徒,并在接下来的二十四小时里迎来让她终生难忘的结局。

作者茨威格不愧是“灵魂的猎者”。

当今大多数人,想像力迟钝,不管什么事,只要它与自己无关,他们就不会大动肝火,可是事情一旦发生在他们眼前,直接触动到他们的感情,那么,即使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会立即在他们心里引起过分的激动。于是他们便一反往日少管闲事的常态,显出蛮不讲理、气势汹汹的样子。

是什么会与自己无关、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引起过分的激动?不是事情,而是触动了他们的感情或者说是思想和认知的碰撞时,才会显出蛮不讲理、气势汹汹的样子。作者通过观察不断触摸人们的内心世界。书中有一段内容甚至是通过对手的观察,来呈现人间百态于手掌之中,那一刻你会看到一个灵魂的猎者。

拿这么一桩雷击般落在我们眼前的事件来狠狠地刺激一下那些平时只习惯于悠闲自在、无忧无虑地消磨时间的人大概是非常合适的。但是,随后我们餐桌上爆发的那场讨论,那场如此激烈、差点激化为拳脚相加的讨论,虽然是这桩令人惊异的事件引起的,然而从实质上来说,它更是对相互对立的人生观所做的一次原则性的阐述和大动干戈的冲突。

随便跟一位素不相识的纨绔子弟远走高飞的,有傍晚时分在平台上的两小时谈话和在花园里喝一小时黑咖啡这两件事大概就足够了。对于这个表面上显而易见的事实,我们桌上的人却一致不予苟同,大家认为,那是这对情人施放的刁钻烟幕和耍的狡猾花招:不言而喻,亨丽埃特夫人同这位年轻人一定早就有了秘密来往,这位情郎这次是专为商定私奔的最后细节而来这儿的。

因为大家这样推断——一位正派夫人同一个男子结识仅两小时,听到一声吆喝就随他私奔,这是完全不可能的。

大家一致不予苟同,大家推断——我们的认知和见识限制了我们人生中太多的可能性。我们看到的永远只是冰山的一角。这个故事恰恰是通过这位英国老太太亲身经历的叙述,让这些“大家”的说法及推断不攻自破。而人们会为各自的所谓正确看法争得不可开交,以至影响气氛和情绪,尽管在玩笑和缓和中结束了谈话,到最后却再也回不到从前的交谈距离,自此产了隔阂。人们的固执已见不能带来任何的益处,只能让关系破坏。如果那些争执不休的人们能早些听到或看到这个故事,或许他们就不必要花费时间和精力为那些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大动干戈。阅读也是我们看到更多可能性的最好途径。

我觉得,提出一个不同看法倒是蛮有趣的,我竭力为这样一种可能性辩护:我认为,一个多年来对婚后生活感到失望和无聊的女人,心里早已做了坚决的准备,一旦有人追她,就随他而去,这种情况是极有可能的。由于我出其不意地提出了异议。

我说,一个女人在其一生的某些时刻处于神秘莫测的力量的控制之下,只好任凭摆布,这既非她的意愿,她自己也不知晓,这是明摆着的事实,否认这个事实,只不过是为了掩盖对自己的本能,对我们天性中的恶魔成分的恐惧罢了。看来,这样做许多人可以自得其乐,并觉得自己比那些“容易上钩”的人更坚强、更纯洁、更高尚。我个人还觉得,一个女人如果不是像常见的那样,躺在丈夫怀里闭着眼睛欺骗丈夫,,而是无拘无束、热情奔放地听从她自己的本能,这样倒是更为诚实。

提出异议,提出不同看法,不仅是蛮有趣,背后更是作者的豁达和对人性的洞悉。作者敢于表达内心的真实和自己独到见解,也为他赢得了故事中老太太对他的信任和认同,才有了之后的讲述。世间充满了无数的可能性,又有什么是不可能发生的呢?在认知中不存在并不代表现实中不存在。这也证明着我们的认知是多么的受限,我们的思维永远限制于我们自己。

作为一个人,我看不出我为什么要主动担当起检察官的角色....我宁愿当辩护人。就我个人来说,理解人所得到的乐趣要比审判人所得到的大得多。”

“我再说一遍,尊敬的夫人,”我重申自己的看法,“在这种情况下,我不愿做出判断,也不愿去谴责。在您面前,我可以坦率地承认,先前我说的话有点过火——可怜的亨丽埃特夫人肯定不是女英雄,连风流女子都不是。就我所了解的,我觉得她只不过是一位平凡而软弱的女人,我对她怀有一些敬意,,因为她勇敢地顺应了自己的意愿,然而我却更多地为她感到遗憾,因为要不是今天,那明天她一定会很不幸的。她的做法也许很愚蠢,肯定过于轻率,但绝不是卑鄙下流的,我始终认为,谁也没有权利鄙视这个可怜的、不幸的女人。”

作为一个人,我看不出我为什么要主动担当起检察官的角色....我宁愿当辩护人。生活中我们要学习这样一种人生观,不去评判他人、判断他人、谴责他人,不做检察官,宁愿当辩护人。每个人的一生的旅途中都会有不同的风景,我们没有走过当事人所走过的路,我们无法感同身受。相信每个人的内心,渴望的是有人理解,有人能为自己当辩护人,而不是来做检察官的角色。这是我从故事中最大地一个领悟。故事中英国老太太从年轻时保守这份秘密直至六十多岁,如果没有遇到作者,也许这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经历会一直不会公开。

可是,请您想一想,那些事来得快如闪电,一下都落在了我身上,一下就把我击晕了,岂容我做别的考虑。现在从心醉神迷的状态中猛地醒来,借助于我们称之为记忆的那种神奇的自我欺骗,我要将这些正在流逝的经历—重新追忆,再来品味一次过把瘾——当然这些事有的别人理解,有的别人不理解。要完全理解,恐怕需要有一颗火热的心。

不仅是这些事,很多时候,许多的事,要完全理解,恐怕需要有一颗火热的心。作者正是有了一颗火热的心,才可能理解一切。去做一个辩护人,更多的站在对方的角度和立场思考和体谅,这需要一颗火热的心,一颗有爱的心,一颗充满慈悲的心。有了这颗心,才能真正走进另一人的内心世界。辩护人的角色和立场可能更容易走入对方的心灵世界。

但是,毕竟时间拥有最深远的威力,而年龄则具有一种能使各种感情贬值的特殊力量。人老了,就会感到死期渐渐临近,死神的黑影已经罩在了生命的旅途上,这时一切东西都显得不那么耀眼了,不再会强烈地影响一个人的内心感受,而且还减少了许多危险力量。

“现在您就了解了,我怎么会突然同您谈我自己的遭遇,您为烹丽埃特夫人辩护时热情地说过,二十四小时完全可能决定一个女人的命运。我觉得这也是我自己的看法。我非常感激您,因为我的观点似乎第一次得到了确认。那时我就思忖:把心里的话统统说出来,这也许可以解除压在我心上的惩罚,以及回顾往事时所感到的惊吓。这样一来,也许我明天就可以去蒙特卡洛,走进那个使我遭遇这番命运的赌厅,既不恨他,也不恨自己。这样,我心上的巨石就落下去了,以它千钧之力沉沉地将过去压在底下,并且使它不能复苏。我能把这一切都讲给您听,于我很有好处。我现在心情轻松,几乎感到很快乐。为此我要感谢您。”

说到这里她突然站了起来,我感觉到,她已经讲完了。我有点发窘,想找句话来说。但是,她一定觉察到了我内心的感动,所以马上就加以阻拦。“不,请您不要说.......我不要您回答我,或,是,对,我,说什么...…...感谢您听我讲了自己的遭遇,祝您旅途愉快。

一场诉说、一份聆听,一场经历、一生中刻骨铭心的二十四小时。一个人的观点被得到确认,被人接纳、理解,如释重负般的统统说出来后的轻松和快乐。这份弥足珍贵的一场谈话,有的只是一份认同和确认,以至于不需要更多的回应和反馈。最喜欢作者的一句话: 理解人所得到的乐趣要比审判人得到的大很多。具体故事情节和细节就不再此赘述,喜欢的读者可以阅读小说感受更为全面的体验。也祝您阅读愉快!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