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为何逆天(二)
![](https://img.haomeiwen.com/i2005597/eb8deb999a6bc40d.jpg)
文/小马锅
笔者上文说到,谷歌之所以逆天,是因为其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招揽和吸引创意精英,而吸引创意精英的方式不只限于金钱 ,还有大展身手的机会 、并肩共事的同事、肩上的责任和享有的机遇、激发灵感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创意精英更在意的“在一起”!
那谷歌是如何让这些创意精英在一起的呢?创意精英们不仅在思想上不好控制,在身体上也是很难的,都敢跟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抢办公室,简直个个“无法无天”,“不知天高地厚“,一个习惯金字塔组织结构的CEO碰到这样一群人也是哭笑不得。
那谷歌是如何运营的呢?我想谈一下自己比较欣赏的三点:
第一点:谷歌的管理。这说“管理”恐怕会有些不恰当,因为谷歌不是一个管理型组织,而是扁平化的组织,谷歌的理念是未来的组织最重要的功能是赋能,而不是管理和激励。针对这帮天才,谷歌并没有试图要控制他们的思想,而是管理他们思考的环境,营造合适的氛围和支持环境;也没有把他们当做一颗螺丝钉或者工作机器,逼迫他们夜以继日的忙碌,而是充分的给予授权,充分的激发和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快速感知客户的需求,愉快地创造相应的产品和服务。传统的公司管理理念不适用于这群人,甚至适得其反。扁平化的组织可以加深创意精英与决策者的沟通,更快更好的多干实事。而在互联网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扁平化组织有更好的适应性。
![](https://img.haomeiwen.com/i2005597/0efad52e0c72b344.jpg)
第二点:谷歌的会议。看看谷歌如何开会的呢?说起开会,人们往往怨声载道,很多会议不是领导的一言堂,就是大家流水账式的汇报会,或者争论无休的口水仗,这样的会议真的是浪费时间。实际上,一场安排得当的会议很有助益。这样的会议 ,是展示数据和观点 、讨论问题 、制定决策最有效的方式。但是请注意,这里说的是 “安排得当”的会议,而现实中的会议却大多 恰恰相反。谷歌的团队为会议的组织设置了 一套准则,大家可以借鉴学习。
1、会议应该有一位决策者或主持。会议过程中的每一个时点都必须有明确的决策者,而这位决策者要对会议负责。 避免会议进入无休止的争论中。
2、决策者应当亲力亲为。他应该召开会议、 保证会议质量、设立会议目标、确定与会人 员。在会议结束后,决策者应该尽快向大家传 达会议达成的决策以及待办事项。
3 、会议应该很容易取消。所有的会议都应该设立一个目标,假如会议目标不明确或会议没能达成既定的目标,那么这场会议也许并不必要。
4、会议规模应以便于管理为宜。与会者最好不超 过 8 人 ,1 0 人已算上限 。每个人都应有权发表自己的意见。
5、守时很重要。确保会议准时开始、准时结束。
这样的会议才是有效且高效的,达成开会的真正意义,既有充分的沟通,也有目标和行动指南,为更好地干事,而不是流于形式。 很多人领导者都想达成“人人都同意”的效果,其实反而更危险,因为每个人的思想都是不同,有不同的意见反而是合理的,当争论无法停止,无法统一时,贵在行动,设立最后期限 ,按最后期限完成 。不管你的决策是对是错 , 赶紧做点实事吧。很多事情从来没有绝对的正确,鼓励人们亲自动手 、反复尝试 ,如果你不确定某种行为是否正确,那么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尝试,然后加以改进。
第三点:20%时间制。谷歌的“20%时间”工作方式,允许工程师拿出20%的时间来研究自己喜欢的项目。语音服务Google Now、谷歌新闻、谷歌地图上的 交通信息等,全都是20%时间的产物。这就是 20%时间的威力。然而20%时间制最为宝贵的地方不在于由此诞生的新产品或新功能,而在于人们在做新的尝试时所学到的东西。绝大多数的20%时间项目都需要人们运用或磨炼日常工作之外的技能, 也常需要他们与在工作上不常打交道的同事相互协作。即便这些项目很少能够演变为令人眼前一亮的新发明,却总能产生更多精干的创意 精英。就像乌尔斯·霍泽尔常说的,20%时间制或许堪称一家企业最好的员工教育活动。其实这也是谷歌精明之所在,用20%的时间换来创意精英100%的时间。大多数创意精英研究自己喜欢的项目不止20%的谷歌时间,恐怕还有自有休闲的时间。这是谷歌与个人的双赢。
![](https://img.haomeiwen.com/i2005597/fd825ab0bd982ac7.png)
现在社会新出现一个群体——斜杠青年,他们不满足单一职业和身份的束缚,而是选择一种能够拥有多重职业和多重身份的多元生活。他们向往自主的、多元化和有趣的,同时又能经济独立的生活。我想谷歌提供的就是这样一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