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世界宣言心情随笔

有些孩子,究竟怎么了?

2020-04-18  本文已影响0人  LeavesFall秋叶

文/白秋

现在的孩子和以前的孩子,好像确实不一样了。

以前的孩子大多认为自己很平凡,没什么能力,父母艰难的拼搏经历告诉他们,只有知识才能改变现状。

这种思想就是:

要么努力读书,要么回家种地。

到这儿我就不得不讲讲我一个阿姨的故事。她家在农村,是家里的第四个孩子,考出了全村最好的成绩。那时候没有电影院,只有拖着老式放映机在各个村子放的流动式电影,露天的,要搬小板凳过去,而且也好久不来一次。人们对于电影的热爱程度,丝毫不亚于现在的人们之于手机,更别说是小孩子了。

但是她到什么程度?流动电影每次来的时候,就摆在她家房前的那条街上,她也不去看。

这是原来的孩子对于知识的渴求。

但,现在呢?

手机电脑抖音微博。

信息源太多,来源太杂,很多思想一窝蜂地涌入当代孩子的脑袋里面,搅和得一团糟。

于是,曾经的孩子是祖国的花朵,现在许多孩子是祖国的花瓶,花里胡哨却一碰就碎。

如果你说没有,那我想请问你,有多少十八岁以下的孩子,会经常做家务?或者,能自己炒菜做饭?再或者,最简单的,知道怎么开煤气阀?

自觉来源于自知。

很多孩子,并不自知。

不是有电竞选手这种职业,你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打游戏的,通过打游戏闯出一片天地的人十万里挑一。不是有抖音快手的未成年红人,你就可以忙着化妆扮酷,那样赚钱的有几个,而且红了以后又过气的又有多少。不是有写网文的作家,你就可以用你青涩的文笔写出名堂的,不努力学习,不积累素材,你成不了下一个韩寒。

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很多。

无论是什么年代,学习永远是最佳出路。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不假。但是除了学习以外,做其他的东西都要付出极其艰难的努力。

文化素养的高低决定未来的辛苦程度。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如果不想学习,那就直接葬送了大把的机会,不要沉溺于空想。

所以,导致许多孩子沉溺幻想不务实事的最重要的原因。

是思想。

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