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蜗居农村的我们让生活成了一行快乐的诗

2020-02-25  本文已影响0人  姝姝妮的童话

多少年来,有多少像我们这样的农村孩子,为了摆脱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为了诗与远方,背井离乡,在他乡挥洒汗水,立足于城市的一隅。

老家,那只是我们儿时的记忆,是我们余生偶尔停泊的地方。尽管我们想拥有多一点的时间去陪伴父母,可我们的生活已落在他乡,每次回家都只能来去匆匆。

大年三十的早上,我们赶回家与家人团聚。下车后,我踏在故乡的土地,感觉无比的亲切与轻松。家人的嘘寒问暖,邻里的深情问候,让长期漂泊在外的游子顿时围困在浓浓的亲情中,那种心情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述的。因而回家过年,是每一位在外游子心愿。

这几天,虽然新闻里滚动了不少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蔓延的信息,也看到了湖北封省的消息,可我们一点儿也没引起重视,觉得那一切似乎离我们很遥远,因而我们在初二的这天决定去娘舅家拜年。正当我们准备出门时,村里的宣传车在我们家的门口广播,宣读县里疫情防控部的“第一号令”,所有村民不能集会,不得走亲访友之类的命令。因而,我们有点小沮丧,似乎觉得新年如果少了走亲戚这一流程,那逐渐淡去的年味又少了几许,不过反念一想,我们常年在外,如今这样正好安安心心地陪伴父母几天,何尝不是一件好事?想到这,我的心情便立马好了起来。

冠状病毒如洪水猛兽一样,在全国蔓延,连我们这座偏远的湘北的小县也不放过,出现了好几个病例,只是离我们这里还有点远。县疫情防控部接连发了几次号令,特别是“第九号令”,全县实行六隔离,加之中央三令五申的呼吁与各负面新闻在微信中的传播,乡邻们担心这场瘟疫的流行,可因为大家彼此熟悉,又没外人出入,因而彼此之间的戒备还是不太强,路上遇见,依然会彼此友善地搭讪,站在一起聊会儿天。

城里的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压力大。我好想打道回府,把房子卖掉,然后在家里修栋小屋,平时种点菜,喂点鸡,养一头猪,再养一条狗,与世无争地生活。可当我把这想法告诉我先生时,他说你的想法固然好,可孩子的前途怎么办?我想想也是,我不能做这么不负责任的家长。因为疫情的影响,学校延期开学,工厂推延复工,因而我打算在家继续住一段时间。可谁也没想到蜗居在老家的这段时光竟然完成了心底多年的小夙愿。

大人没有工作的压力,孩子没有学习的烦恼,家人相偎一起,其乐融融。离我们家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古亭,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雨,依然屹立在那里。这曾经是一条重要的交通要道,山的那边就是盛极几百年的唐家观,资江岸边的小镇,在明清时期,乃至民国,这里百业俱兴,商贾繁荣,店铺典雅,街市鳞次,炭行四布,茶叶飘香。这里是一个重要中转码头,每天的人流量达数千人,曾有“小南京”的美称。以前好几次闪过这样的念头,想带着孩子们爬爬山,看看古亭,却因或这或那的原因,都被迫取消了。如今,我们终于可以带领孩子们去看看了。

每天爬山成了我们全家的晨练课。清晨,山中晨雾缭绕,清幽静谧,偶尔传来的鸟叫声,令山林增添了几分生机。孩子们久居城里,很少走近大自然。我们正好给她们弥补上这一堂课,带着她们认识山里的动植物,采集路边的野花,聆听飞鸟的叫声;带着她们对着山谷大声喊,体验空谷回音的乐趣;带着她们感受着叶落的水滴掉在脸上的感觉,带着她们在山顶迎接第一缕阳光……这一切切全新的体验,令她们欣喜不矣。山路崎岖陡峭,四岁的小儿屡屡摔跤,我想去抱他却被他拒绝了,因为他太喜欢摆弄路边的杂草。一路上,欢呼声、尖叫声响彻在山林里。古亭在山顶,旁边还有一座小寺庙,还有碑文记载,让女儿对家乡的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虽没有五柳先生的菊花,依然可“悠然上南山”。

晨练回家后,我习惯性打开手机看微信,看看朋友圈。表姐在朋友圈发了自拍照,写上了一句文字“我想回家!”看到这,我的心好酸。表姐远嫁咸宁,她看到了我发在家族群里的那一个个日常生活的小视频,羡慕极了。她们的小区早就全封闭了,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都是政府配送,虽然价格还算合理,可没有选择的余地。她们小区的疫情比较严重,她每天提心吊胆,不敢开窗透风,生怕一不留神就染上了病毒。我们除了安慰一下她,也做不了其它的事,只是大家每天都在为她祈祷求她们全家平安无事。每每这时,我的心底就会涌现出滴滴小幸福,同时又庆幸自己呆在老家,没有回城,要不然她的生活也是我的写照。

每天上午,我先生会带着女儿在楼上学习,无人去干扰他俩。我嘛,有时带着小儿在下面玩,有时带着他去菜园摘点儿菜,大家各得其所,岂能不悠哉?

阳光特别灿烂的日子,我们有时也全家出动,去地里干活。乡邻们早已出动,隔着田垄,相互热情地打着招呼。多年未干农活了,锄头拿在我手上有点不听使唤了。那天,先生自告奋勇说他力气大,允诺一下午挖好那块地地。原本是想让女儿体验劳动的艰辛,可锄头太重,便打消了这念头。孩子们在地里玩泥巴,四处追逐。我嘛,落个轻闲,也四处走了走。虽是早春,可金黄色的油菜花已争先恐后地吐放芬芳,为春色增添一分光彩。越过田野,我走到了儿时的天地一一小溪,几只老鸭在那里嬉戏,上面还是那座古老的石拱桥,桥头数百年前的樟树又经历了一次冬的洗礼,已开始长出新芽。我坐在桥墩上,沐浴着阳光,享受春风的抚摸陶醉在这熟悉的美景中,不能自拔。直至太阳西沉,我才不得已回家。

也许小草是春天的使者,立春后,一个个从地里探出了头。立春后,菜地里的青草也格外多起来。我们有时忙一下午,女儿很喜欢摆弄这些小草,小儿大多时候是在地里搞“破坏”,不去扯草而是扯菜,被大人训斥后,便一个人在田埂上跑来跑去。这真是:

春光大好,油菜花开;田园小菜,蓬勃生机。地里青草,不甘示弱,崭露头角。疫情当前,无法返城。一块小土,全家出动,胜利完工。孩提之童,田间玩泥,乐不释手。如此场面,岂能不乐哉?

我们家的屋后有一大片竹林,孩子们喜欢在竹林里捉迷藏,挖竹笋;我们家前面只要过一马路就有一块大大的水泥坪,那虽然是邻居家,可也是我们休闲的场地,经常在那里打打羽毛球,散散步和邻居扯扯谈。

呆在家的每一天,我们过得既悠闲又充实,这不就是我们的理想生活吗?

文章系姝姝妮的童话原创发布,未经授权,谢绝引用和转载,违者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