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城市故事想法

离还是不离?这不是问题

2019-07-22  本文已影响22人  思存客厅

以前我们一家经常会去厦门玩,但二娃出生后就很少去了。以前到厦门常常会去看朋友L,她在厦门做外贸十多年了。起初她租住在湖里区一个狭窄的巷子里,那一带租住的全是外来工。那是2008年前后,那时金融危机,外贸没有任何生意,她过得很艰难。

后来,慢慢好起来了,有了一些固定的客户。她在仙岳山脚下买了一套房,我们常到她家去坐,虽然是旧房,但在厦门能够买上一套房算很不错了。前几年,她又买了一套学区房,接着又在岛外投资了一大套新房,说明她的生意做得越来越好了。

L的丈夫是她大学时同学,两人到厦门一同创业。L进修了两年外贸英语,顺理成章地做了外贸,她丈夫就帮她打理杂事,比如开车、备货等。从我跟他的接触看,他性格比较温和憨实,做事比较踏实,话不是很多,应该比较听话。

L有两个孩子,大孩应该上初中了。后来又生了二娃,二娃出生不久,我们去看过她一家。那是我们最近一次去看她,大概有两年多了。

今天突然得到她的消息,说是离婚了。离婚后L心情很糟糕,更糟糕的是她的大女儿产生了抑郁,最近重病住进了医院。

这消息来得有点突然,但是细想之后,又觉得也是预料之中。先前偶尔有两人不和的消息传来,不久又和好如初。但这次没有症状类的消息,只有一个一拍两散的结果传来,所以还是有些吃惊。

离婚本来就是正常的事,只是中国人总觉得离婚一来面子上不好看,二来实施起来有些麻烦,而中国人怕麻烦的人总是多,于是离婚闹闹情绪的多,真正离成的很少。

但是,最近发生了一些变化,不担心面子不怕麻烦的人越来越多,于是离婚也跟传染病一样,一个传几个,就越来越多了,变成了一种时尚。我的朋友中,脱偶和脱单一样,不时会冒出一件来。

结婚是件很容易的事,比坐飞机过安检还容易。只要两个人把身份证件等住那一摆,登记人什么都不过问,很快就把两个人结成具有法律效应的一对。就像现在的驴友结伴出行一样,说走就走。可是,结婚似乎可以跟驴友一样轻易结伴,却不能跟驴友一样轻易散伙。

这样也好,有一种道德上的压力迫使人类趋于本分,保持一种安稳的家庭关系。但是,这后果是抑制了个人的自由和快乐。

我相信,人类是个体间最难相处的一个物种。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习惯,还有各自的思想,也就是后来总结出来的“三观”。这个“三观”最让人头痛。个性、习惯还可以相互磨合配合,而“三观”不合那是无法配合的,往往会越磨越不合,最后要么选择痛苦,要么选择散伙。

除了“三观”问题,还有一种情况是动物身上都具备地位差异问题。中国人讲究门当户对,这是很现实的一个问题,公主嫁王子,对位对等。灰姑娘嫁王子或者穷女孩进豪门,多半会始乱终弃,或者地位低的一方痛苦一生。为什么?地位不对等使然。最近有网上流行“宁愿坐豪车里哭,也不要在自行车后笑”,这纯粹是物质至上主义者的观点,在豪车里哭的精神痛苦,恐怕不是一两个镜头可以承载的。

L和他的丈夫都来处农村,大学同学,曾经一起抵御金融危机的风雨。出身地位、经历和“三观”出入不大。问题在哪呢?还是地位上的不平等待遇。试想,一个做外贸的家庭式公司,主要业务都由L承担,论业绩贡献,绝大多数收入来自她,而男主人的地位仅当于司机或者仓管,本来就有一种自卑,而加上女人时不时的言语表露,男人精神上的压抑与痛苦大概可以想象。

每一个家庭都不是我们看到和想到的那个样子。我们看到的L夫妇和家庭一派祥和,L常常会晒一些在国外见客户的愉快场面。她的丈夫一直乐呵呵的样子,看上去很享受幸福的家庭生活。

从女儿的抑郁来看,L的家庭一定是矛盾不断,语言冲突应是家常便饭。可怜的孩子!离婚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一起时的冲突对孩子产生的长期的精神打击,离婚不一定会给孩子带来伤害,不和谐的婚姻一刻都没有停止过对孩子的伤害。那些在担心离婚会不会影响孩子的夫妇,他们不知道,或许迟离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离还是不离,这根本不是一个问题。如果长期冲突,严重影响双方的精神生活,尤其对孩子产生精神伤害,那就迟离不如早离。如果冲突能够掩饰不被孩子发觉(实际是不可能的),只是夫妻双方痛苦,那就看各自的承受能力,可离可不离。离还是不离,就这么简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