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减少病痛,才健康愉快!
唯「知识」是健康最好的保障,医生就是自己。
人的健康由三方面因素形成:
第一遗传占三分之一;第二是锻炼和养生;第三是生活习惯。
例如:抽烟、嚼槟榔、喝酒、熬夜都会损害健康,吸毒更不用说了。
我认为人过了70岁,才正是老年。所以,老人一定要注意、学习、吸收医学保健知识。 此外,要全面了解自己身体状况!综合分析自己的问题是什么?摸索其中的规律,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与措施。
这是我的医生好朋友告诉我的:有些老人没有自己的健康主张,动不动就看医生,乱吃药。其实,医生也是听你陈述、下药。
再说了,各科医生也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无法对症下药、掌握你的全面情况。因此,身体好坏要靠自己,而不要盲目依靠医生。
俗话说:「久病成良医」,冷、热、暖、痛、痒自己最清楚,运动健身只有靠自己坚持,心理健康也靠自己调整。我的体会是:
身体是自己的,
最好的保健医生,其实是自己。
任何企图依靠他人养老的梦想,都会落空! 再好的医生、再负责任的保姆,或再孝顺的子女,都靠不得。
你若是独自一人会恐慌,是个怕寂寞的人,那喜欢做什么?就去做!尽量把自己时间安排紧一点,每天都有事做,有做不完的工作。这样就不会感到寂寞了。
因此呢!精神上要有境界,文化生活要丰富。喜欢打游戏、玩麻将、跳广场舞就去玩吧!
喜欢静静一个人走路、看书、看电影、听音乐和逛街,那就好好享受每天健康的时光吧,我就好这个。
现代老年人太寂寞,大部分没有一点点嗜好和兴趣,只盼望儿女多回家看望。儿女孝顺倒好,若没有呢?
老来不怕死就活得轻松,生活质量就高。我就是怀着这种心态一天一天活过来的。
个人有个目标:争取在人生的最后阶段「走得快一点」,既减少自己的痛苦,也尽量避免给他人造成的负担。医疗险,癌症险,意外险早都买了。
人人都希望晚年走得快一些,尤其有病痛且不易治时,但死生有命、可以事在人为吗?我认为,
要想「走得快一点」,首先要做好「走」的思想准备!
该走的时候干脆、无牵挂、无遗憾。
人的寿元到了,就要顺其自然,犯了病还抢救他干嘛?身体功能衰竭了!无疾而终,顺其自然,这是很大的福气呀!你说不是吗?
我跟家人和医院都签了切结书,真到那时就别抢救了,别给我插管,让我自自然然地喘最后那口气。当然能有这条件的前提是,身体五脏六腑都还是ok的。所以,我一直很在意自己身体的各项指数。
现在,很多老人,想问题只从自己出发,总觉得别人对不住自己;或同事或儿女对自己照顾不周,特别是儿媳妇,又如何亏欠了自己。
内心总是不愉快,何必呢?
要想得开,就一定要放下自我,换位思维。
不要认为把儿女抚养大,儿女就应该回报你!儿女有儿女的事情,哪有那么多时间陪着你?
回想一下!自己的父母在世时,你曾去陪伴了多久?照顾了多少?虽然父母在暮年时,我常伴他们身边,但我不要求儿女必须来陪我。能不能陪?要不要陪?想不想陪他们自己决定。
至于孙子辈、哈!不用提,早就想也不想了!这是人类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嘛!
总之,
只有放下自我,
才能战胜死亡,充分享受余生期。
至于身后之事,儿孙自有儿孙福,有他们自己的命和运,不是我们应该费心去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