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记忆·认真的习惯
有人说,童年时代养成的良好习惯会让人终身受益。我是很赞同这个观点的的,因为,我有这样的经历,也的确因此受益无穷。
记得在读二年级以前,我做数学作业的时候,很少去认真读题目,所以经常出现一些低级的错误。比如:用2、3、0、5这四个数,组成的最大的四位数与最小的四位数的和是多少?这么简单的题目,还用多想吗?我拿起笔就写了起来:5320-2035=3285。因为以前我们经常做最小的四位数比最大的三位数多多少这样的题目,所以我连题目都不仔细看,习惯性地按照“多多少”来计算了。这可真是低级的错误啊!我心里很懊悔,我怎么就不认真读题目呢?
其实,因为我不爱认真读题这一点,老师和妈妈都说了不知道多少遍了,可我就是改不了,做题时总是想当然。今天这个题给我敲了一声警钟,二年级的学生连“和”与“差”都能够弄错,这是不是太离谱了,也太丢人了呀?
我决定要痛改前非。从此,我每次写作业都要认认真真地读题目。慢慢地,因为不认真读题而犯的低级错误越来越少,我的数学成绩当然就越来越好了呀!
从小学到高中,我的数学成绩一直是几门主科中最好的,因为我有一个秘密武器,那就是错题本。这也是在小学的时候养成的习惯。
做数学作业的时候,除了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完成各项练习外,我还很注意收集错题。凡是在《数学学习评价》或者《天天向上》中做错的题目,我都会认真地把它抄在一个本子上,那就是我的“错题本”了。这些错题我都会在当天订正,绝不拖延,而且我会在错题本上清楚地记下老师所讲的具体的解题思路和步骤,还把容易出错的地方用红笔着重标注。我经常邀请同学或者老师出一些类似的题给我做,我还会自己给自己出题,尤其是计算题。
每次单元考试和期中考试中出现的错题,我会比平时更加重视,更认真地把它们写进错题本中。我不仅认真订正、让别人出题做,而且还会对自己做错的原因进行反思,把它写在错题本上。每次考试之前,我都会把错题本拿出来翻一翻,防止在考试犯中同样的错误。在错题本的帮助下,我的错题越来越少,我的数学成绩也越来越好了。
就这样,我也逐渐形成了认真的良好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也一直让我受益无穷。认真,我的好伙伴!
柳枝儿愿意扶持新人成长,对于有志于在简书发展的新人(坚持日更,保持热情,诚信度高),我将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一定支援、发放福利。
1.点击柳枝儿会员大使链接购买,你可以获赠500简书贝的奖励(仅限首次)。第一个月200,第二个月100,第三个月80,第四个月60,第五个月40,第六个月20。必须首次且每月通过柳枝儿会员大使链接购买才生效。
2.本人会员且一直通过本链接购买会员的可享受以下奖励:(1)日更20天5贝,50天10贝,100天20贝,200天30贝,365天50贝,1000天100贝。(2)理事会推文10贝,伯乐推文20贝(前十翻倍)。(3)推荐他人通过柳枝儿会员大使链接购买会员(限首次),每人奖100贝,上不封顶。
以上奖励请通过简信讲清楚奖励项目,我会以文章打赏的方式向你发放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