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理解的被“爱”
早上刚刚打开电脑就收到了妹妹的连着几条微信,妹是个很懂事的姑娘,很少会在这个时间接二连三的发消息给我。原以为会是出什么事情了,翻了消息才发现是又和老娘吵翻了,我还在想昨天还在哪给我晒抖音视频的两个人今天咋会吵翻了天,一边安慰她稳住情绪一边仔细问清了事情的缘由。原来也不是什么大事,无非就是妹妹要去她和男朋友的小窝里想过二人世界,而传统的老娘觉着这个不和规矩,会被别人说三道四被别人戳脊梁骨,说没有结婚就咋样咋样别人都在说。而思想激进脾气着急的妹妹就受不了这样的说法了,瞬间就化身被点燃的炸药桶,这下好了两个人那个都没捞到好,大早上就开始哭兮兮的掉眼泪。
其实这样的战争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记得从去年开始愈演愈烈,尤其已妹妹放寒暑假之后最为明显。说来第一次的时候我多少还站在老娘这一边支持她的某些说法,也告诉妹妹说老娘这么做也是为了你好,毕竟按照老一辈人的传统连个基本的手续也没有就这样是不好说,最后就是性格执拗的妹妹也顺应了民意,去年底和男朋友商量着在趁着要过春节呼亲唤友的搞了订婚宴,本以为这场战争通过这样会偃旗息鼓了。可现实真的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就这,刚刚熬过了一个两个季度,妹儿放暑假刚刚回家没有三天战争就开始爆发了,起因就是妹妹回来和男朋友一起在自家小区附近办了游泳卡,而那小区和家里来的这边又在施工修路没有公交车来去不方便,就想在那边住两天然后回家来两天,就为这事两人大大出口。趁着忙里偷闲的空就打电话给老娘想问问她是怎么想的,看看事情他们要怎么解决。
这电话一通先是一顿哭诉,说妹妹越长大越不懂事,越来越不心疼人,一天就往别人家里跑,在家里好吃懒做,更有甚的说一个大姑娘不知道自尊自爱,不知道给她面子,外面人都知道她放假了都在问怎么回家,让她不知道怎么回答,说自己怎么会教育成这样,家教传统都没有了吗?反正越说越严重,如果不了解还以为做了什么伤天害理有辱家风的事情,越听越觉着后背发凉,听着老娘的絮絮叨叨让我想起了之前“北大男生拉黑父母六年的情感战争”的新闻,是要多大的决心才能十多年不回家,六七年不联系父母亲人。
当从我们呱呱坠地开始赋予我们生命的父母开始对我们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爱,从衣食住行到吃喝拉撒好像都已经被安排好了,从我们开始读书学习好像成绩兴趣爱好都并不属于自己,开始被父母期望变成别人家的孩子。当生命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从懵懂无知到渴望对外界探索时,父母的权威和简单扁平的“我都是为你好,我们不会害你,我们都是过来人”的管理理念磨灭这我们对外界渴望的需求,一步步瓦解我们想独立的思想。如果这个时候我们有异议或者反抗我们会变成令人头疼的“XXX家的孩子”变成让每一个家长头疼的问题小孩,进入让每一个父母为之色变的“叛逆期”。其实这个阶段的孩子只是想追求人格上的独立,并不是所有的的孩子都会有那么强烈的逆反心理。“维基百科”里对独立人格的定义是““所谓独立人格是指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它要求人们既不依赖于任何外在的精神权威,在真理的追求中具有独立判断能力。”
其实从我们懂得追求真理开始这一切的矛盾就开始已经可以预见了,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深远而持久,生活中太多的家庭矛盾是因为从“爱”开始,有多少像我们这样的80 90后被这样深沉的爱着,以被爱的名义操控着,满足这并不是自己的喜好和感受,这种对爱的极致追求让爱变得扭曲,让爱变成了沉重的枷锁。
就今天电话的最后老娘突然说了一句“在现在她就是不能这样,等她啥时候结婚成家了她爱做什么做什么,就是不认我都可以”。就这一句话让我真的不能这样坐以待毙让他们的关系紧张。生活只会向前,时间不会给我们回溯的机会。况且亲人已爱的名义带来的伤害总比来自社会中人对我们的伤害,应该要善意得多。真心希望他们可以多理解彼此,毕竟之后的日子总会是聚少离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