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学习的力量(44)番外~聊点哲学家的事儿
作为体验学习的拥趸,在学习过程中,少不得拜读和钻研体验学习理论体系多位创始人的著作;众所周知的是,体验学习理论奠基人中,很多是心理学家、教育家,例如:约翰 杜威、库尔特 勒温、让 皮亚杰、卡尔 罗杰斯、大卫 库伯等;同时,体验学习也从教育哲学中吸收了诸多养分,这一篇,写点所读过的哲学家的故事,供大家在端午假期休闲时阅读。
谈到哲学,绕不开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 罗素(Bertrand Russell,1872年5月18日—1970年2月2日)80万字的皇皇巨著《西方哲学史》,不过看这部书有点挑战(其实看哲学书都挺挑战的),建议谨慎尝试。老人家多才多艺,除了数学家、哲学家之外,还是逻辑学家、历史学家。罗素被认为与弗雷格(全名:Friedrich Ludwig Gottlob Frege,德国数学家、逻辑学家和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名义上是罗素的学生,另一位大神级哲学家,经历极为传奇)和怀特海德(罗素的老师,全名Alfred North Whitehead,另一位英国著名数学家、哲学家、教育理论家)一同创建了分析哲学。伯特兰·罗素与怀特海德合著作《数学原理》,对逻辑学、数学、集合论、语言学和分析哲学有着巨大影响。1950年,罗素还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其多样且重要的作品,持续不断的追求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百度百科)。罗素有句极为“扎心”的名言(如下图)“ 这个世界的麻烦在于 ~ 蠢货总是自信满满,智者常常充满疑虑”,值得我们常常用来警醒自己。
罗素在写到哲学家个人时,很注重讲述他们的生平和社会背景,还会将他们的一些逸闻趣事也记录下来,使得他笔下的哲学史更为生动、可亲。本文选择了近现代德国哲学家尼采,写点有趣的事儿和大家分享。
德国是近现代盛产哲学家的国度,著名的有:康德、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叔本华、尼采、海德格尔、胡塞尔、马克思与恩格斯,还有对哲学影响巨大的各界大佬们,包括有:物理学家~欧姆、赫兹、克劳修斯;艺术家~巴赫、贝多芬、瓦格纳、门德尔松、歌德、海涅等等;如果算上与德国关系密切的奥地利,还有维特根斯坦、莫扎特、舒伯特、茨威格、佛洛依德等大神。
德国古典哲学有个特点:晦涩难懂,例如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听听这些名字就知道,咱们普通人看这些书的汉译版本,字可能全都认识,但十句话里面至少有九句是看不明白的。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全名 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德国哲学家、语言学家、文化评论家、诗人、作曲家、思想家。尼采被认为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他的著作对于宗教、道德、现代文化、哲学、以及科学等领域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和讨论(百度百科)。尼采之所以大名鼎鼎,我认为和他说过的名言有关,他的名言朗朗上口,这里列举一些,相信各位一定能找到你耳熟能详的那几句。
尼采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对待生命你不妨大胆一点, 反正你迟早难免一死。
人类的生命,不能以时间长短来衡量,心中充满爱时,刹那即为永恒!
谦逊基于力量,高傲基于无能。 (这句和罗素那句很像)
没有可怕的深度,就没有美丽的水面。
男人骨子里坏,女人骨子里贱。
一棵树要长得更高,接受更多的光明,那么它的根就必须更深入黑暗。
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着你。
要真正体验生命,你必须站在生命之上。
我感到难过,不是因为你欺骗了我,而是因为我再也不能相信你了。
接下来说点尼采的逸闻趣事。据说尼采家族自称是波兰贵族,尼采对自己的血统出身颇为满意。读书期间,尼采就特立独行,显示出哲人气质。尼采的阅读量极大,就是数学学得不好,不过他的博学还是得到了一致认可,24岁时就被巴塞尔大学邀请任教。
任教期间,尼采认识了瓦格纳,从此两人开始了一段漫长的“故事”。据说尼采曾经为瓦格纳跑腿买过睡衣,以至于很多学者认为两人有基情;反正瓦格纳在自己家里为尼采长期保留了一个房间,还写信给尼采说:你来或不来,房间都在那里(满满的仓央嘉措版情诗的味道),遗憾的是,两人最终还是决裂了。
与瓦格纳决裂后,尼采的身心俱疲,到处游览散心,在罗马遇到了一生的挚爱~莎乐美。这是位传奇女性,父亲是俄罗斯沙皇手下的大将军,莎乐美出生时,沙皇曾专门为此写了贺信给她父亲。莎乐美有着深邃的思想,一生中和多个哲学家、艺术家有过交集;50岁那年,她成为弗洛伊德的学生,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精神分析研究工作,直到去世。
莎乐美尼采与莎乐美一见如故,两人相谈甚欢,尼采有句名言,是关于如何选择妻子的,“接下去的40年,你都想与这位女士聊天吗?”,就与莎乐美有关,可惜他的求婚被莎乐美无情拒绝,并留下了那张著名的照片,莎乐美坐在车上,手里拿着一根鞭子,尼采和另一位哲学家保罗在车前拉车。
从左至右:莎乐美、尼采、保罗尼采21岁那年(1865年),有一次到科隆游玩,据尼采自己说,他无意中闯进了一家妓院,并在弹奏了一首钢琴曲之后就出来了,但很多学者认为从那时起,尼采就染上了梅毒。随着年龄的增长,尼采的身体越来越差,并不断显示出各种梅毒的症状,终于在他快要到45岁时(1889年),尼采疯了。神奇的是,尼采疯了之后,财富和荣誉纷至沓来,很多人都想来拜见他;尼采的妹妹把他打扮成展览品,让他穿上白袍子,加上尼采本来就有的大胡子,使他看起来就像是一位古代的圣贤。
后来,尼采的理论被纳粹德国利用,成为纳粹理论的一部分,据说就是他妹妹伊丽莎白的手笔,通过撰写与尼采有关的著作,伊丽莎白还两次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她去世时,希特勒带着一大批纳粹党徒参加了她的葬礼。
伊丽莎白 尼采尼采继承了叔本华的“形而上学”,把人分为强者和弱者,并把道德也分为两种,奴隶道德(也叫畜群道德)属于弱者,贵族道德属于强者,尼采推崇强者,推崇精英主义。有关尼采的哲学思想,不再展开论述,有兴趣的伙伴请自行查阅。尼采思想的形成,与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当资产阶级经济崛起时,强调竞争、尊重强者,成功至上,因此尼采可以算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哲学家,也因此被资产阶级广泛接受。
在体验学习领域浸淫这么多年,常常有人问我“体验学习是什么?”,今天的我, 给出的答案是“从此时此地的体验中学习”,换句大白话,就是人们常说的“活在当下”,个中滋味,大家慢慢体会。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说过“人生问题的解答,在于对这个问题的消除”,当你不再问一个问题时,就是你找到答案的那一刻。
祝:朋友们端午安康!
2020年6月24日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