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闹了笑话:《道德经》里常被用错的这句话

2020-03-15  本文已影响0人  John悟空

老子2000年前的智慧结晶,一直传承至今,无数人奉为处世经典。

“上善若水”,“少则得,多则惑”,“治大国如烹小鲜”,“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随处可见,可听。

可是有这么句话被人使用频率非常高,却常常用错你知道吗?

一、无为而治就是什么“都不要做 ”吗?


“无为而治”出自《道德经》,是道家治国理念。《道德经》的思想核心是“道”,“道”是无为的,但“道”有规律,以规律约束宇宙间万事万物运行,万事万物均遵循规律。

【百度百科】

小区门口有家便利店,因为经常去买东西,和店老板甚是熟悉,买东西的时候常常也聊会天。

前几天去的时候,发现他门头上的灯箱灯管闪烁,忽明忽暗,就建议他其中有只灯管可能不行了,把它换掉吧。他说没事的,说不定过会它自己就好了。罢了,我走了。

昨天,我去买香烟,点上一支跟他在那里扯闲篇,这段时间因为疫情在家确实憋的慌。伴随着灯箱闪烁的灯光,香烟袅袅飘上去,几口下去心情大为舒畅。

突然间,灯光定格,整个灯箱全亮了。哎,我说,你这灯箱还真都亮了呢!他从柜台里探身出来,头往上伸眼往外翻,一看,马上哈哈大笑:“我说吧,这叫无为而治!你懂吗”。

这恰恰是很多人的误解和误用,老子的“无为”不是什么都不要做,是为所当为,不妄为的意思。

以前在港企工作的时候,有位女同事控制欲极强,特别喜欢事无巨细的指手划脚,她的两位助理经理深受其害,经常是她不在的时候表现更好。有一次她生病请假了,恰巧区域经理下来巡店,检查了她负责的那家店。

隔天,区域经理开会,重点表扬了她,说那家店各项指标非常好。会后我在走廊遇上跟她道喜,她说:“哎呀,你不知道,那天检查我病假不在,我家当班经理在,我这叫无为而治啊,哈哈哈”

拔苗助长是肆意妄为,矫枉过正是为所当为。让刘翔去弹钢琴,让郎朗去跨栏;让李娜去打篮球,让姚明打网球可能结果都是很不理想,要循道而为在教育上,是要依照天性特长来培养发展,顺规律行事。

二、道家思想是消极、出世吗

老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无为而治是道家治国思想基本方法。

由于对无为而治的误解,进而导致很多人一直误以为老子的思想是消极避世的。

其实,就拿你最常看到的“上善若水”来说。原文: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意思是上等的善就像水一样,水的表现形式是:滋润万物却不争功,甘居之下。

水滋润了万物那是水的“为”,却不与万物相争,甘居其下是水的“不为”。辩证的看是无为而无不为。

因此,“无为而治”的思想非但不是消极避世,相反它是从自然规律的角度出发,一种非常积极的思想。

三、现实意义

真正将老子《道德经》的智慧理解,并应用于生活实践中,是会让我们受益无穷的。

如“上善若水”。水除了前面我们说的可以滋润万物,从而孕育生命,水滴还可以穿石,“洪水猛兽”让人畏为狮虎。“水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

若能将这四字理解透彻,便能如水般进退自如。

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是治理一个国家就如做一条鱼一样。火候过了就会糊了焦了,火候不到没熟。

那就是国家领导者,不能过度干预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就拿这次疫情来说,如果国家不迅速出台政策干预,早早的封城,疫情肆意蔓延后果不堪设想。

当然,在为与不为之间有一个尺度,依结果来判定,而结果是做了才呈现的甚至还有滞后,所以并不是每时每刻都能恰到好处的。那是圣人提出的一种理想化的状态。

在现代管理上一样有意义,你要管却不能过度管理,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对于主观能动性强的人过度的管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反之则要无不为。

历史上有智慧的先人做出了榜样,大家都知道范蠡的故事吧,辅助越王勾践卧薪尝胆雪耻夺得天下后,激流勇退,为所当为。还有晚清名臣曾国藩。

当代的商界领袖如微软的盖茨,阿里马云都是在事业取得极大成功的巅峰,退下来。他们是拥有人生大智慧的人。

人生是一场修行。“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让咱们细水长流,一步步来。

共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