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珍贝学生作品展

让语文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事

2018-10-22  本文已影响188人  沐芝阳

语文教学中,要真正以学生为本,可能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让学生自己读好,自己谈感受。

孩子是有能力将一篇课文读通顺的。因此,放手让孩子自己读课文,像过世的于永正老师那样,让孩子多读几遍,他们一般不会让老师失望,只有那些识字能力有所欠缺的孩子,可能需要指导。在读熟课文的基础上,是要让孩子自己说说感受的。“我一般会问,喜欢这篇课文吗?喜欢,为什么?不喜欢,为什么?”实际上,这是一个好问题,作为孩子,作为一个要成就语言个性的孩子,是完全有权利表达自己对课文的喜欢或者讨厌的,或者既不喜欢也不讨厌的。当然,这里的“说”,也包括孩子用自己的话来回顾回顾课文。

二、让孩子自己深入,自己作分析

虽然对于一篇课文,老师可能有自己的观点,也有自己想教给孩子的东西,但千万不要先做这样的事情。老师可以事先提出一个学习课文的方法,或者在孩子无法深入的时候,给孩子打开一个入口。然而,我们还是需要有能力应对孩子关于“喜欢”与“不喜欢”的引导。比如,当孩子说自己喜欢这篇文本,但却又说不上为什么喜欢的时候,老师可以试探:你是喜欢课文中的人或者物以及景呢?还是喜欢课文中的句子呢?还是喜欢课文中蕴含的道理呢?如果孩子说喜欢课文中的人物,则要可以让孩子举出实际的证据来。而对这些证据,比如喜欢人的优秀品质,那么老师则要进一步请孩子指出能够验证人物品质的事例,同时还要结合叙写这事例的句子或者词语。在这一点上,一般老师可能是没有这个耐心的,然而只有孩子自己深入了,他才是真正在学语文。

三、让孩子自己联系,自己作表达

语文是在生活中产生的,因为交换信息的需要,产生了语言符号,因为交换信息还是要有一定的礼仪的,所以语言需要“文”。因此,学习语文是一定联系生活的。而如何根据这篇课文联系生活,从而表现自己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还是要以孩子自己为主。比如《我不是最弱小的》的这篇课文,可以让孩子联想自己生活中与课文的内容有关的事情,并且尽量表达生动,可以用口头的方式,也可以写下来。

当然,真正要做到让语文学习成为孩子自己的事情,我们可能还有很多路要走。

                ——摘自《小陈语林》公众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