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在于体验

2023-08-06  本文已影响0人  大寶天天践

很多问题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没法一下子解决的,我们可以把这些问题分成两种:一种是我们基本上让孩子自己承担结果的问题,叫自然后果问题;而另一种叫逻辑后果问题。家长真正要出手管的大部分都是逻辑后果问题,而不是自然后果问题。

不用马上管的问题:会产生自然后果

对于自然后果问题,举个例子。你跟孩子讲,这杯水很烫,摸了会烫手。如果孩子坚持要摸,你不用把杯子拿走,就让他去摸。孩子觉得烫,就会把手收回来啦!这样孩子被烫个两回,你下次放个冒热气的东西,他都会躲得远远的。

再比如,孩子走路不是慢慢走的,而是跑得很快,结果摔跤了,他摔个一两回,一旦自己承受了这个后果,你会发现他就会改变。对于这种会产生自然后果的问题,父母一定要忍住,让孩子去尝试、去试错。否则,如果我们把这些问题都避免掉,孩子就很难成长起来,就会变成我们之前说到的让父母的自我成为孩子的自我,而不是让孩子的自我成长起来。

“自我”成长需要试错和改善的空间,这里的自我发展实际上就是通过承受自然后果而不断改进的。比如之前我们提到“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而其实感知冷暖这样的自然后果是孩子自己能够承担的。我们家长经常做的事情就是根本不允许孩子感觉到冷,每次在孩子感到冷之前,就已经给他加好衣服了。

其实,孩子对冷暖的感知是有一个过程的,当他感觉自己冷的时候,很可能他已经着凉了,或者会出现一些感冒的症状。但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孩子从一开始觉得冷到对冷有一个预判,知道冷会产生什么后果,是需要不断感受和尝试的,需要时间。等他具备了预判的能力,就知道如何穿衣脱衣了。如果他们的感受和决定和我们的不同,我们也应该尊重他们的感受和决定。

所以,家长要给予孩子这样的时间,让孩子能承担自然后果,让他有自我感知的过程,因为感冒对他来讲也是不舒服的。

如果想要知道孩子的冷暖,就经常问问孩子:你觉得冷吗?你觉得要加衣服吗?如果孩子说不需要加,那就不加了。但如果孩子冷了,感冒了,我们就要告诉他:“唉,可能你下次需要提前加衣服,感觉到自己稍微有点冷了,可能就需要加衣服了。而不是等到冷得瑟瑟发抖,流鼻涕了,你才加衣服。”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适时地提醒孩子,让他不断去自我感知。所以,自然后果问题并不需要我们去帮孩子解决,我们要不断让孩子自己去感受后果,把因果关系联系起来就好了。

顺其自然不是说家长就什么都不做了,只是我们要做的事情不是直接帮他穿衣服,而是适时地提醒孩子:“你冷吗?你觉得需要加衣服吗?”让他自己去感知冷热。如果孩子坚决地说不要,你要相信他,他是真的还没到要加衣服的时候。

为什么我们总说,老人带的孩子特别容易感冒?因为他们一直给孩子穿得很暖和,孩子就没有办法自己了解冷热,而且孩子穿得多更加容易流汗,稍微有点凉就会感冒。

当然,我们还会碰到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家长根本不敢让孩子感冒,感冒这个自然后果是家长不愿意承受的。

实际上,这是我们对于感冒的一个误区,因为我们觉得感冒是可以避免的。但实际上,感冒是不能避免的,因为冷本身并不引发感冒,而是孩子冷了以后,免疫力下降,细菌侵入,孩子才会感冒。所以保持干净的环境,让孩子感觉稍微冷一点,一点问题都没有。在北欧,当地的小朋友在大冬天也依然穿着短裤,他们反倒不容易感冒。而且,我们也都知道,孩子在小时候偶尔感冒发烧,能更好地建立自身的免疫系统。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孩子自己承担自然后果的时候,会有感冒的可能性,但实际上当他掌握了自己身体的冷暖以后,未来是会大大降低感冒的可能性的。而如果你之前就剥夺了他的权利,那么当到了你不在的场合,比如幼儿园,他就特别容易感冒,因为你在孩子进幼儿园之前就没有给他足够的锻炼,那么他一进幼儿园,就完全无法控制自己对冷暖的感觉,也不知道自己要相应脱衣或穿衣。而且,总是穿得很暖的孩子的体内也没有足够抵御寒冷的能量,一点点冷都扛不住,孩子就更容易生病了。

所以,我们做家长的要把感知冷暖的机会还给孩子,让孩子自己来承担这些自然后果,这对孩子今后的成长是非常有利的。这种时候,完全没有必要去批评孩子。

此外,有一种自然后果是不会马上出现的,可能在长期才会出现。这个时候,父母会特别焦虑,因为他们已经看到了可能产生的后果,但孩子还没有看到。而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很多能力,就现阶段而言,孩子不见得有这个能力自己解决。这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自然后果问题。

学习成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父母都希望孩子的学习成绩能提高,可是这涉及很多能力的培养,而孩子由于没有成人的远见,所以不见得像成人一样重视。这个时候,矛盾就会产生。

面对这样的长期后果,父母需要做两件事情。

首先,父母要让孩子看到这一过程中的一个个小后果,并让孩子承受这些后果。举例来讲,今天孩子不做作业,第二天老师可能就会批评他,他正在承担这个短期后果,那就让他承担好了。作为家长,你可以很同情孩子,问问孩子有什么需要妈妈帮忙的,提醒他。但是,家长并不需要帮助孩子完成作业,把它变成家长的责任。同时,家长要把不做作业或不订正错误这样的行为和学期末的成绩之间的关联性告诉孩子。

其次,父母需要帮助孩子掌握一些技能以解决长期后果中的一些核心问题,比如怎么能把笔记记好,怎么能把知识点记全,怎么能找到自己的问题,问题怎么改进……你会发现,很多技能是需要孩子学习的,这才是我们真正要帮孩子的。这一部分我们会在第六章讲技能法的时候重点讲。

也就是说,虽然有些事情可能是在长期会产生后果,但是过程中的每个动作、行为、习惯也会产生相应的后果,父母需要帮助孩子理清行为和后果之间的关系。只要这个后果是孩子能承担的,那么父母就不用马上干涉和解决,除非孩子请求父母提供帮助。

大部分的孩子在一开始都无法认识到这些小后果的重要性,但是,随着不断承担后果,他们会有内驱力自己去解决这些小问题。如果父母太着急,在孩子还没有承受后果的时候,就急忙出手干涉或帮忙,那么孩子其实是意识不到这些问题的,以后也不会有内驱力来解决这些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孩子大量补课却没有效果的原因,因为这些补课对孩子来说,是没有意义的,他没有觉得这是自己的责任。

总体来说,凡是孩子自己能承担后果的事情,父母一定要学会等一等、忍一忍,让孩子先承担后果,产生想要解决问题的内驱力,实在有必要父母再提供帮助和支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