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军:从此只有眼前路,再无身后身。

2020-07-04  本文已影响0人  连山888

导读:

古人给破军取名为破军,

就意味着它必定与战争息息相关,

脱离了这样的背景而去论星,

那与纸上谈兵有何区别呢?

只是当今有诸多流派不知此节,

标新立异者之多,

多如牛毛,

但皆是舍本逐末之说。

以至于现今斗数看似枝叶繁盛,

但实则都是无根之木、无水之源。

亦行今做此篇论破军,

旨在溯本追源而已。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连山亦行,更多紫微斗数干货,敬请关注。

连山亦行 | 文



两军对垒之际。

各自军中跳出一员大将,

在阵前互喷一番之后,

提刀驾马杀将过去。

等到将领武艺交流结束。

双方的大军才如潮水般冲向敌方阵营。

胳膊对胳膊,

兵刃对兵刃。

难解难分。

直到一方人数所剩无几,

便开始败退。

战争至此结束。



如果你以为这就是古代作战的真实写照,

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肯定是《三国演义》看多了。

那都是演戏!!!


兵者,诡道也!

真正的战争,

总是比这复杂得多、也残酷得多。




不动如山。

年轻时读孙子兵法,

一直不明白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什么是不动如山?

为什么要不动如山?

很多年之后才恍然大悟,

其实看不懂也没关系,

这部奇书原本就不是为普通人准备的。

孙武著兵法十三篇,

其对象是伍子胥、是是吴王阖闾。

国之能臣,国之君王。

与常人何干?

并且军事学一道向来为禁学,

为国之重器、存亡之道,

常人学不懂很正常,

学懂了才是麻烦。


不动如山的真正含义,

也是军事学中最大的秘密。

事实上每次战争,

事后奏报消灭敌军“多少万”之类的,

多半是吹牛逼。

你当是杀猪么?敌人站在原地让你砍么?

但,即便这样你也砍不动啊!!

刀难道不会砍卷刃么!!

一般来说“尽歼敌十万余”,

可能真正砍死的,

不会超过一万。

其他的,

要不就一哄而散,

要不就装死逃匿。

一旦战况不利,

身边的战友被屠杀,

你确定心态不会崩溃么?

是人都会如此!

所以但凡交战之际,

双方军队都会有一个阈值——自己方的伤残人数比例。

一旦这个这个死伤人数到达一个比例,

整个军队的心态就开始崩溃,

战斗力瞬间从85%直接降低到0%。

对,你没有看错,

战斗力瞬间为零。

忙着逃命的士兵是没有战斗力的!!

兵败如山倒。

所以才要不动如山!!!




真正的名将可以不注重其徐如林、侵掠如火,

但不能不注重不动如山。

这个是一支军队的基础素质

(基础的总是最重要的)。

先立于不败之地而后求胜,

这也是所有名将追求的终极目标。

而要做到这点,

只能想尽办法提高自己军队的阈值。

通常有一个很好的办法。

上阵父子兵,

就是确保亲人被砍翻之后,

第一个念头就是想着去报仇,

而不是逃命。

阈值提升+30%。

同时名将们还要想法设法降低敌方军队的阈值。

夜间骚扰成功,敌方阈值减少-3%;

截断支援部队,敌方阈值减少-5%;

反间干掉主将,敌方阈值减少-10%;

奔袭烧掉粮草,敌方阈值减少-20%;

……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但凡你能想到的阴招,

对方也能想得到然后加以防御。

所以最有效降低对方阈值的方式,

只能是双方胶着之际,

事先部署好的一只奇军杀出来,

撕裂对方的防线。

敌军阈值瞬间减少-50%。

军心瞬间奔溃,

各自逃命。

而这一只奇军,

完全靠自身能力扭转战局,

它被称之为破军!!

破军是出奇制胜的终极方案,

也是整场战役的关键所在。


破军一曜,

有通天彻地之力,扭转乾坤之能。

不然如何委以重任?

其能力之强,

往往令人瞪目结舌;

但其破坏力之强,

也往往令人瞪目结舌。

破军化气为耗,

便是如此。

既消耗敌人,

也消耗自己。

破军出动之后,

只有眼前路,再无身后身,

若不成功,便会成仁。



王亭之先生曾将破军喻为先锋,

此点稍微有些不确。

我们在玩DOTA之时,

破军往往是DPS英雄,

他们可击杀敌将、可摧毁炮塔、可威慑敌方,

是全队的火力输出所在。

是当之无愧的破军。

而有的时候。

以防为攻的肉盾英雄,

却也可以冲入敌方防线一顿乱砍,

生生撕裂防线从而带领全队获胜。

那么肉盾英雄也能是破军。

即便向来是辅助位的法师,

只要技能丢得恰到好处,

一瞬间扰乱敌方部反而赢得先机。

那么,法师也可以是破军。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先锋天生是破军,

但破军又不仅仅是先锋。

只是破军之所在,

必是全军资源之所在。

执最锋利的兵刃,

着最坚固的铠甲,

骑最飞快的骏马。

它是整个军队的灵魂所在,

所有人的依仗。

即便是,

面对的最难攻陷的山头,

最严密的防线,

最难解决的问题。

有的时候,

甚至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1、2、3、4、5……

也要如同阿汤哥一般,

目光坚毅,虎躯一震。

迎难而上。

成者便为万众瞩目的英雄,

若不成则身死赴国。


又,何惧之有!!!


破军向来刚毅果决而又杀伐果断,

能忍常人不能忍之事,

是故能成常人不能行之功。

破军素来有勇有谋,国士无双。

其勇又不为匹夫之勇,

而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勇。

匹夫一怒,

不过血溅三尺;

破军一怒,

却可以让对方伏尸百万,血流成河。

而破军的谋略又不同于文昌文曲。

昌曲二曜精通文墨、重科名,

所以略显浮华。

而破军的谋略却在于审时度势,

抛弃所有无关的操作,

寻找一击而中的机会。

这是在万千次战役中通过生与死的历练,

掌握到的生存法则。

冷血而残酷,

但却有效。



只是古人对破军的成见甚深,

这大概与破军行世之法不无关系。

《全书》中指出破军化气为耗,多为不吉。

于此,明澄派张耀文先生更是将破军喻为商纣,

挥霍无度、亡国之君。

这里恐怕错误的理解了全书中“化气为耗”含义。

须知破军之人从来不坐享其成,

他们热衷于开创功业,解决问题。

一将功成万骨枯,

势必要消耗大量的资源。

只是事情是否能成,

既需要个人的能力、毅力,

又需要天时地利与之配合,

缺一不可。

然而改革之路、创业之道,

向来九死一生,

甚至十死无生。

再厉害的人都逃不过这概率。

花什么时候开,

是有季节的。

但创业什么时候能成功,

就没人知道了。

世人皆以为破军为耗,

便是因为破军多事无成之际,

大家便错以为以为破军白白消耗了资源,

却不明白这个世界需要这样的先行者。

虽然这个世界对先行者可能并不友好,

其最终所得甚至还不如跟随者,

但是破军从不为意,

路在脚下,

虽千万人吾往矣。




道家歌颂无为,

万物为刍狗;

儒家讲究遵循天理,

所以要去除人欲;

只有破军率性而为、从不认命,

与人斗,更与天地斗。

当个体行为与主流文化格格不入之时,

便会迎来无穷无尽的非议。

破军深受其害。

在古代若是男命还好,

大不了可以背井离乡,

运气好还能有所成。

但若是女命就更为麻烦,

受缚与家庭而才能不能施展,

与人斗便成了婆媳角力,夫妇之争。

所谓女命破军,刑夫克子,

便是因为如此。

而今社会大有不同,

行业日新月异,

企业争先恐后,

机会处处皆有。

而破军最擅长与开拓进取,

于万千蛛丝马迹中嗅到机会,

是以如今破军功成名就的概率,

远甚于其他时代。

有古语断诀,

武曲破军难显贵,

往往在于武破之人爱专研专业技能,

即便研究得再好,

在重视科名的古代都没有显贵的机会,

但如今以一技之长而扬名立万者,

比比皆是。

所以这句论断,

现在来看便不符合实际了。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这大概是一个对破军最友好的时代!!


古人最为重视的科名诸曜,

现今又变得不再那么重要,

毕竟时代已变,

再无科举之贵。

而破军之能也有了用武之地。

有道是,

天道好轮回,苍天绕过谁。

哎!!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