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金庸
香港文汇网10月30日报道,武侠小说泰斗金庸(原名查良镛)30日下午病逝于香港养和医院,享年94岁。金庸先生是著名作家、杰出报人。他博学多才,继承古典武侠小说精华,开创新派武侠小说先河,被誉为当代武侠小说泰斗。
我读金庸的作品始于1992年,那是一次偶然接触。记得当年我所执教的初中一次班上作文练习课。当时有一名叫宋平涛的同学多半节课的时间总是低着头,作文本放在桌上没有写一个字。我走到他的跟前发现他正聚精会神地看着一本书。我从书桌下面拿过来,一看是金庸的《射雕英雄传》。我对他说,“你赶快写作文吧,我倒要看看这本书怎么叫你这么着迷?”他对我说:“王老师,我保证今天完成您布置的作文。书是我在校门口书铺租赁的”。他的言外之意,担心我没收。下课后我回到办公室,不久他也到办公室交上作文本。我对他说:“这么短的时间你肯定是应付,写不好,作文本你先拿回去,明年早上大课间交给我并且拿走这本书”。下班后,我回到家中,用整晚的时间一气读完“射雕英雄传(上部)”晚饭也忘了吃。转天我直接到教室把书还给这位同学。真没想到他笑着交给我作文本的同时又拿出“射雕”(下部)给我,并说,“我就知道您还想看下一部”。从此我对阅读金庸的武侠小说一发而不可收。图书馆、书铺借阅不到,我就去地摊上买。几年的时间里终于备齐了金庸的全部十五种武侠小说: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外加一部《越女剑》(都是盗版书)。并且将学校图书室藏的上百部武侠小说全部读完。
感谢金庸为我敞开了另一个神奇世界。此前对武侠小说我存在着一种偏见,总认为它除了娱乐之外,沒有什么认识价值。要读就读象《红楼梦》那样的“纯文学"。读了金庸以后才知道他的小说不仅故事性极强,让人手不释卷,而且深蕴民族大义和家国情怀。他的武侠系列作品广泛地涉及了政治经济、民族宗教、军事文化等众多领域。在更广阔的历史空间,为我们展现出江湖的翻覆,权利的争斗,民族的兴亡,人性的美丑。以及英雄侠客的侠肝义胆、爱恨情仇。其背景涉及之广阔、现实再创造之深刻堪比一部《红楼梦》,而毫无逊色。这是真正的雅俗共赏的优秀文学作品。著名红学家冯其庸认为:金庸小说的情节结构,是非常具有创造性的,“在古往今来的小说结构上,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是当代第一流的大小说家。南开大学教授陈洪评价金庸是“空前绝后的 、成绩卓著的、青史留名的 、伟大的通俗文学家”。“金庸小说的出现,标志着运用中国新文学和西方近代文学的经验来改造通俗文学的努力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如果说‘五四’文学革命,使小说由受人轻视的‘闲书’而登上文学的神圣殿堂,那么,金庸的艺术实践又使近代武侠小说第一次进入文学的宫殿。 这是另一场文学革命,是一场静悄悄地进行着的革命,金庸小说作为20世纪中华文化的一个奇迹,自当成为文学史上光彩的篇章。”(严家炎语)
金庸先生小说的读者众多,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都非常喜欢他的作品。邓小平会见他第一句话就是:“我读过你的小说。”蒋经国的床头终年放着一套金庸小说。宋人在评价宋词大家柳永创新“慢词”时说,“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可见柳永的词在当时获得了的广大声誉。金庸也是这样,“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一定有金庸的武侠小说。”;如今的金庸武侠粉丝更是遍布全球。早在2004年,时任法国文化部长德瓦布尔为金庸授勋时曾说,“有法国人的地方就会有金庸的作品”。可见金庸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著名武侠小说家,与金庸、古龙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的梁羽生说:我顶多只能算是个开风气的人,真正对武侠小说有很大贡献的,是金庸先生。他把中国武侠小说推到一个新高度,有人将他比作法国的大仲马,他是可以当之无愧的。”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的武侠小说,真正地百读不厌。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金庸大师虽然驾鹤远去,但神雕大侠的形象却永远地留在读者的脑海里。
我读金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