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相亲:中国父母应该如何放手
01
最近《中国式相亲》这个节目很火,这是一个父母陪同孩子相亲的节目,周末闲暇我也看了两集。里面有几个情景让我印象比较深。其中一个环节是一位40岁的美女上台相亲,因为年龄问题没有任何的家庭或者男孩为她亮灯。
女孩真的非常漂亮,有些像许晴,但漂亮不亚于许晴。
在最后一秒,一位23岁的男孩为她爆灯,并跟妈妈说要向女孩表白。
如果从头看这个节目,应该知道这个男孩的妈妈是一位对孩子关爱备至的妈妈。妈妈有些控制欲,要求未来的儿媳不能手凉,因为手凉的女孩容易宫寒,影响下一代的健康。
男孩真诚地向这位比他年长17岁的女性表白,镜头之下他的妈妈也真的着急了。
她直接跟女方说:“你知道我的孩子心地很善良,他看不得你难受才亮灯的。”
站在一边的男生还有些懵懂,但这一幕多像很多小说里的情景。
有更多阅历的父母觉得自己的孩子找的对象不适合,就会找机会与对方沟通,让对方离开自己的孩子。
作为一个母亲,我能理解这位妈妈的心情。确实,从实际情况来说两个人并不合适,这位妈妈才51岁,接受一个40岁的女性做自己的媳妇有难度,在她看来,自己的孩子还很小,而对方是一位成熟女性,年龄差距巨大,还带着一个11岁的孩子,经历比较复杂,单纯的儿子能否处理这些复杂的关系不得而知。所以,她心情很迫切,直接出手了。
反过来说,直到23岁仍然没有恋爱的儿子,行为处事仍然还比较幼稚,这也是与母亲对他生活的干预和控制不无关系,三集结束,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对象。
我也在想如果以我的阅历,明知道孩子所选择的是一个火坑,会不会冲出去把孩子拉回来?毕竟父母所有的出发点都是为孩子好,总不能看着孩子往火坑里跳吧?
02
最近认识的小悦妹妹也碰到了类似的问题。
个性独立,喜欢闯荡的她,大学毕业之后自己来北京找了一份研发的工作。虽然很苦很累,自己却觉得很值得,也很快乐。
但是个性保守的父母只希望她回到家乡的小县城,守护在自己身边,考一份公务员的工作。
双方经过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小悦的父母安排了庞大的亲友团进行说服工作,轮番轰炸,小悦的妈妈还拿出了杀手锏:“你出了这个门,就不再是我的女儿。”
在他们看来,回县城工作和生活,女儿会轻松很多,找份稳定的工作,找个靠谱的人结婚生子,这一生不会那么辛苦。
我问她在北京的状态,她月收入八千元,租房两千,吃饭一千五百,交通费五百,日常交友和购物两千,最终攒不下什么钱,更谈不上买房。生活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但小悦还是想回到北京发展,在县城里她甚至找不到一个可以交心的朋友,因为她看过不同的世界和天空,她喜欢快节奏和城市的风景,与这个县城格格不入。虽然目前钱不算多,但她不怕困难,也愿意拼,她相信自己会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最近再问她,她说父母的态度有所松动,被她坚决的言行所感化。她在为自己积极的做各种准备,包括求职的准备,生活的准备,总之她要再回来。
中国社会这样的父母非常多,他们会为孩子规划设计未来的道路,因为他们吃过的盐比孩子多,走过的桥比孩子走过的路还多,他们更相信自己的判断,不愿意让孩子受苦,更希望孩子能走一条他们觉得的坦途。
小悦很坚定地说:“这是我自己选择地道路。父母以为按照他们的想法我就能绕过那些坑,但是如果不经历那些困难我就不可能真正地成长。”
是这样的,撞到南墙自然回头,父母不要总是不放心孩子的选择,没有经历过挫折,看上去顺遂,但过的都是父母的人生,又有什么意思呢?而很多人虽然接受了父母选择的道路,但碰到不顺的时候,就会将压力都推到父母身上:“都是你们替我选的。”看上去振振有词,其实是对自己不负责任。
无论谁选的,这都是孩子自己的人生,再也没有重来的机会。
03
同样是《中国式相亲》里,外交官夫妇对儿子的支持却让大家拍手叫好。
从国外留学回来自主创业的女孩让男孩一见倾心,个人素质也让外交官父母很快做出了选择。
为了支持孩子的决定,外交官以自己的语言表达和外语优势帮助孩子赢得了女孩的芳心。
无疑,外交官父亲也是深爱自己的孩子的,但面对孩子的感情选择,他们更多的支持孩子自己的决定,在孩子做出抉择后去支持孩子。
这是与前面那位妈妈的不同。
23岁男孩的妈妈反对孩子的决定,并且直接干预,挑拨女孩对男孩的判断。
这多像琼瑶剧里富家子弟母亲的戏码:
约见穷人家女孩,告诉女孩儿子并不是真心爱她,只是同情她。
而没想到在现代生活里,也能看到这样的戏份。
与此同时,两个家庭孩子的自主性也是不同的。外交官的儿子见到女孩就被吸引,并随着节目的推进,他越来越确定自己的判断。而23岁的男孩在了解女孩的年龄之后,与其他男孩的反应是一致的,本来觉得并不合适,但在最后突然亮灯,改变自己的抉择,确实让人感觉不太成熟。虽然他一再强调自己很喜欢这个漂亮姐姐,但下一个女孩上场之后,他的表现是已经完全忘了那个漂亮姐姐,全力去争取下一个女孩了。
父母帮助决定,还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因为从未自己做过重要决定,做决定都不知道需要了解哪些信息,需要考虑哪些方面内容,自然也就不敢做决定。
反正有妈妈帮他把关,做决策就很随意,决定错了反正有人纠偏,决策错了反正自己不用承当责任,这才是父母帮孩子做决定最坏的后果。
04
其实我也是一个在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下长大的女生。
上什么大学,找什么样的工作,甚至能不能参加舞蹈队这样的决定都是父母参与意见。不可否认,我这看上去顺遂的人生,是父母辛勤浇灌的结果。考北邮,进世界五百强,读MBA , 都与父母对我的要求有关。
不过随着离开父母的时间越来越长,我已经越来越习惯自己为自己的人生做主,而随着自己的独立自强,父母也越来越尊重我自己做出的选择。
在三十几岁,即使女儿还非常小,我为自己做了一个重大决定,离开工作十年的稳定的大公司,放弃自己多年的积累和职位,跳槽到了一个创业公司重新开始奋斗。
父母并不赞同我的决定,但依然支持我。因为我与他们有充分的沟通,我讲了我对利弊的分析,对结果的预判,他们了解我的决心和对可能后果的承担。他们还是会担心,但是他们愿意相信我。
从控制到放手,是我走过的路,逐步获得了他们的信任。谁愿意总是为儿女担心呢?父母的心,不过是希望儿女过得好,如果儿女自己能过得很好,不需要他们操心,他们才是最开心的。相信儿女的判断力和选择,这本身就是双方都需要努力的结果。
父母一方调整自己、愿意放手,儿女一方努力变得成熟和担当。才会形成良好的、健康的成年人的亲子关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