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杰克·韦尔奇《商业的本质》10天才、流浪汉与小偷
杰克·韦尔奇关注三类特立独行的人,他们分别是天才、流浪汉与小偷。因为,这三类人管理起来特别具有挑战性。
1、第一类,是“天才”。
“天才”是指从事尖端、复杂的技术工作,比如程序员、分析专家、工程师等。有的时候,对你而言,这帮人的大脑简直就是一个“黑盒子”,你根本看不懂他们的世界。但是,我们经常会听到某个工程师带走了公司的数据,某个程序员带走了公司的代码,从而导致公司损伤惨重甚至被毁。
天才也是人。他们可能只关心技术事务,比如项目的最后期限、盈亏线和产品线的问题。而你只关心公司的盈亏。如果你们的使命和价值观一致,都明白哪些活动有利于公司提高收入和降低成本。那你们就是同一类人。
管理“天才”的方法其实和其他的员工一样,采用互利共赢的方式即可。接着还是探求真实和建立互信。其实相互之间的的工作,并没有什么神秘的地方,大家可以相互提问、相互交流、相互尊重,所有工作的核心其实都是一样的。
管理“天才”,需要多向他们请教,提出自己的问题,不断深入探讨,同时也要让他们知道你关心他们,理解他们。
2、第二类是“流浪汉”。
“流浪汉”是指在家工作的人、自由职业者或合同工。
“流浪汉”在国内的企业应该不算太多,属于比较少数的范畴,但也不是不存在。我的理解,更多的应该是充当顾问、指导、规划等等范畴内工作的兼职人员。我也曾经当过别家公司的产品技术顾问,要么没有薪资拿点小股份合伙,要么拿点小工资没有股份兼职。
整体来讲,这一类人的责任心和主观能动性比较强。不仅稀缺,岗位、职级和能力也是偏高,这些人所带来的价值,往往比全职工作的人员还高。
最近,我们公司准备换一个新的办公场所,公司有位孕妇就提出了需要居家办公,理由是害怕新办公场所会有甲醛危害。我们其实是拒绝的。
管理“流浪汉”,要借助通信工具与他们保持联络,采用各种流程和技术实现公司使命的社会化。
3、第三类是“小偷”。
“小偷”是指经常导致你浪费时间和精力的员工、业绩不佳的员工和经常制造矛盾的员工。
管理这类员工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直截了当的:大声地、严厉地、公开地斥责他们,然后将其扫地出门。比如差异化考核(2比7比1),业绩差的(10%)那一部分人就应该果断解决。
开会时,总有些人会提出异议或者反对意见,这个很正常,可能还会给团队带来不一样的视角和思考。但是如果会议当中的每一件事情,他们都会提出反对意见,似乎他们的工作就是提反对意见,似乎这就是他们性格的一部分,而且往往还带着消极和戾气。这样的员工往往很容易“偷走”他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每个团队成员都有可能受到他们的影响,那么就该和这个人说“再见”了。
管理“小偷”,则要用坦诚和勇气坚决回击。
最后,探讨下如何克服“恐惧”?
如今,一直处于外部的竞争日趋加剧、经济停滞不前的新环境之中,再加上自家公司的业绩不佳,还经常充斥着需要裁员的恐慌,讲不恐惧那是假的。
富兰克林·罗斯福说过:“我们唯一应该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如果员工对一切问题都无知,就会陷入长期的恐惧,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所以,要想消灭恐惧,无论公司的经营是好还是坏,都要不断地探求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