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往事22:课堂上的那些囧事
俗话说:“台上一刻钟,台下十年功”。但凡当过老师的,必定深有体会。但无论如何做足功课,上了台仍可能出现意外。
相对而言,传统学校的老师在学生面前有种天然的威慑力,而作为企业讲师,对象是客户,可都是公司的“上帝”,不被客户投诉已是万幸,你就甭想着收拾学员了。而且永远面临的一个挑战是,极有可能学员水平比老师还高。
在H公司初期,谨记“水平可以差,但态度一定要好”,一直勤勉学习,尽最大的努力,虽不致被客户投诉,但因通信背景基础较弱,实际经验有限,仍然险象环生。
这里,就讲述两件教学过程中的囧事。
第一个故事:“郝老师,这课应该这么讲。”
这次是给国内客户上课,我讲授的课程是移动交换机的用户数据配置。该设备采用表格式操作,涉及表格众多,表格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颇为烧脑,在备课前很费功夫才算理清逻辑。
自己觉得这堂课讲得不错,但当讲完课,有个学员对我说:“郝老师,这课应该这么讲。”
他开始讲述移动通信呼叫流程,流程中都有什么命令,命令带什么参数,对应设备中的哪个表格哪个参数。
这么一讲,如醍醐灌顶。原来,通信设备看起来相当复杂,但都是依据标准的通信协议,弄懂协议,就可以轻松玩转设备。
这名学员早已参加过欧美厂商的培训,功底深厚,经验丰富。自然是万分感谢这位高水平学员。之后,我更是花费数月,埋头研读规范协议,到现在对ISUP,Map,Cap,A接口,Abis接口,主叫流程,被叫流程,位置更新流程,切换流程等等依然记忆犹新。只是如今已进入5G甚至6G时代,那些知识早已退出历史舞台了。
第二个故事:没内容可讲了
这期班来自海外客户,我讲授的内容是网管服务器的操作维护。这个服务器采用Unix操作系统, Sybase数据库。课程设计上有半天的Unix与半天的Sybase简介。
在开班前都例行的学员背景调查。当我拿到问卷时,发现学员都非常精通Unix。那原定的半天课程完全是多余的。用什么来填补?
通常,在与客户签订设备合同时,培训方案是其中一个服务项目。方案中会包含若干个培训项目,针对每个项目,都有课程设计,具体到课程内容、课程时长、授课方式等都有明确描述,培训交付时得按合同进行交付,因客户是按天支付费用。
上午一边授课一边就在琢磨如何填充下午的时间,灵机一动,决定让学员来安装网管服务器,虽然这种工作在实际维护中基本碰不到,但一时别无他法。
等到上午一下课,我就钻到机房,想先自个儿试装一把,因为我还从未安装过服务器呢。
想着公司资料开发部有安装手册,按照上面的步骤来安装,应不是难事。
哪知公司的安装手册漏洞百出,到处都是坑。熟悉Unix的都应知道,Unix命令包含很多符号,稍一错误,就不起作用。而我的Unix基础其实很有限,颇费周折才能辨识出问题所在。每操作一步都相当费时费力。午饭都没来得及吃,可仍未安装完毕,服务器还瘫在那里,眼看下午的上课时间又到了。
硬着头皮上台,心存侥幸,海外学员Unix基础不错,没准他们能搞掂呢?
学员按我的要求开始安装服务器,我则佯装镇静,看似老师在一旁指导,实则是偷师学艺。真是天助我也!真如我所料,这些学员功底深厚,他们极易辨识出安装手册的错误,顺利安装完毕。
这节课算是成功对付过去了,学员从头到尾将服务器给安装起来,还颇有成就感,培训满意度还挺高的。
这堂课并不能说是我的问题,只能说是常会碰到的一种场景,需要老师有预判并做好充分准备。
具体来说,这堂课,反映出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培训针对性的问题。
何谓“培训的针对性”?讲授的内容正是客户需要的。
在我外派欧洲后,才发现欧洲的客户可真够严谨。比如,上面提到的网管服务器的操作维护培训项目标准时长是5天,客户会结合课程内容与学员背景确定课程时长,若只需要2天,那就只购买2天的培训。
相对而言,来自亚非的客户却没有这么规范。曾有北非的土豪客户,本来十天的课程,要我们按两个月交付。
二是随机资料质量问题。
那期培训到了周末,我也顾不上休息,专程来到公司机房加班,自个儿重装了一遍,同时将每个步骤完整纪录下来,再制成文档发给公司资料开发部。
因为都在无线产品线上,资料开发部的主管自然相熟。我对这主管也不客气,直指资料的实用性、正确性太差了,不用不知道,一用就上当,可坑人了。
又道,若是要写清楚如何增加局向增加中继等任务,涉及场景复杂,比较难写,但这UNIX操作系统,只需将安装步骤如实记录下来,并没有太大的挑战,为啥不能写好?
这资料开发部主管告知,所有资料初稿都来自研发工程师,但他们写得很简略,甚至有纰漏,而资料开发人员不懂技术,只是起一个编辑角色,将资料汇编整理成册。看似印刷精美,实则质量堪忧。他也很清楚很头痛,正在设法优化流程招聘人才来加以改进。
记得资料开发部后来还给我颁发了一个“资料改进奖”,在新版的资料手册,直接就将我写的内容更新上去了。
又过了些年,公司资料的质量才得到根本性的提升,那是另外的话题了。
但坦白地说,国人太不重视资料的质量,相对于欧美,差距仍是明显的。近些年旅居国外工作生活多年,着实领教了国外对于资料的重视,小到买一个家用电器,都能看到相当详尽实用的操作维护手册,委实让人叹服!
后记:
因为当过几年老师,深知老师站台不易,但凡后来参加任何培训,不管老师讲授如何,在课后满意度调查时,我都不会给低分让老师难堪,尤其是那些新老师,他们的成长需要给予信心鼓励。通常,若比较满意的,就给满分;若不满意的,也会给出八九十分。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